不久前,著名艺人王力宏讲述了一段关于宋朝叫卖商品的故事,网上发布视频后,引起了网上一阵热议。众所周知,宋朝经济繁荣,百姓们安居乐业,由此催生了“吆喝”文化,商贩们不仅个顶个的好嗓子,还有即兴填词唱作的本领。

大家一定好奇,商贩们是如何叫卖的呢?其实不同行业的小贩,有不同的唱词,卖包子的唱的就是“包子令”,卖糖水的就是“甜水令”……想象一下置身于宋朝坊市之中,简直堪比音乐节,周围个个都是全能唱作人啊!

不过走街串巷的小商贩可不仅仅只是吆喝,正如南宋风俗宝典《梦粱录》记载:“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商贩们为了售出吃的喝的玩得,其使用的促销方式不外乎“歌叫关扑”。

“歌叫”,顾名思义,就是前文提到的叫卖,不过此叫卖非彼叫卖,不同于现代生活的是,宋朝的商贩都是用唱腔来叫卖的,经过旋律的加工,吆喝都如同唱歌一般,想象一下,不能不赞叹一句:美!

所谓“关扑”,就彷佛现代商场的有奖活动。比如像,抽奖转盘。小贩们会把货物摆在街头,旁边放一个特制转盘,转盘上画着各式各样的小动物,代表不同的含义。小贩转动转盘,顾客呢,则可以用飞镖去扎,扎到特定的动物,就能获得折扣。

说回吆喝,北宋风俗宝典《东京梦华录》有记载,饭店的伙计报菜名也像唱歌般吆喝:“行菜得之,近局次立,从头唱念,报与局内。”顾客点菜后,伙计转头就唱歌般报与后厨,厨师们立马颠起大勺,给顾客做菜。

走街串巷的吆喝不难理解,这伙计唱菜名又是为什么呢?说到底,还是为了吸引顾客啊!一方面,唱的语速慢,报菜单的时候方便顾客听清;另一方面,唱的声音响亮,以便顾客听清有无错漏,造成麻烦。最聪明的,还是解放了伙计的双手,不用捧着小本本奔来跑去。

市井到处充满着说唱声,皇宫里又怎么少得了呢?宋仁宗年代,有个宫廷艺人性杜,创作了一套乐曲《十叫子》,专门收录了街巷小贩和饭店伙计的唱腔,以供皇帝欣赏唱腔优美的“吆喝”。

《武林旧事》原文写道:“京尹预择华洁及善歌叫者谨伺于外,至是歌呼竞入。既经进御,妃嫔内人而下亦争买之,皆数倍得直,金珠磊落,有一夕而至富者。”没想到,吆喝得好还能致富呢!

令人惊奇的是,宋朝的“唱”并不全是像我们想象的一般和缓悠扬,还有节奏明快的“古代版嘻哈”,当时的嘻哈,被叫做“口号”。

虽然叫“口号”,但绝不是现代激昂的鼓励话语,而更接近于平民化的诗歌,简单来说,就是顺口溜、莲花落。

比如,乞丐去店铺讨钱时这么唱:“正在走,抬头看,老板开家大商店,大商店,生意好,一天能赚俩元宝。”宋朝大户人家办婚礼、寿宴、上梁宴,都有专业的司仪说口号,词儿当然很俗,但是很吉利,讨个彩头。

结语:古代的说唱啊,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而宋朝盛行的此种叫卖,往后追,一直到清朝都很流行,往前溯,在唐朝寺庙里也不少见。可见,从市井到皇宫,从夏朝到现代,哪儿都少不了轻快的叫卖声,场面实在是热闹,令人欢喜不已啊!

这不正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啊,由此,现代商家们也该下点功夫在吆喝里了,我们怎么能输给古人呢?

1.《谈文清风_宋朝街头叫卖的场景,堪比音乐节 ,个个都是歌手,真是热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谈文清风_宋朝街头叫卖的场景,堪比音乐节 ,个个都是歌手,真是热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8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