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陈秀人,40多岁,大湖南省南山县人,年轻时曾留学日本,完成学业回国后在大湖师范学院任教。
大革命时期他与很多进步青年一样,毅然掷笔从戎投身革命,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北伐开始时他在何应钦率领的第一军担任连长,战斗中屡建战功,由连长升任营长,后来担任团长。陈团长到达白沙洲后,在训练场地视察了部队的训练情况,重点检查了射击、投掷、格斗、列队等主要训练项目。然后又去营地检查了营房、防务、内务等情况,最后才来到伙房。
一进伙房,陈团长看到了蹲在那剖鱼的老六。
陈团长:“仕贤!你怎么在这里?”
老六一愣,抬起头来,吃惊的望着陈团长,高喊一声:“大舅!”随即扑进陈团长怀里,止不住哽咽起来。
待情绪稍稍平静,老六将自己这次行船遇险,又如何得救的经过一五一十全告诉了陈团长。
舅甥俩意外相逢,彼此间有说不完的话,从伙房一直到营地指挥所聊个不停。了解到老六这两年的情况后,陈团长劝他在军营中锻炼几年,日后再图谋新发展。
与大舅的不期而遇,带给了老六一段军旅生涯,也造就了他一生更多的坎坷经历。
在陈团长的关照下,上过中学的老六留在团部,成了团部的一名文书。文书也是军人,也要参加常规的军事训练,包括队列、擒敌、战术和体能训练等。
队列训练包括单兵队列、班排队列等;擒敌训练项目有姿势、步伐、拳法、腿法、防击打技术和擒敌拳等;战术训练内容主要是单兵战术,包括卧倒、持枪卧倒、低姿匍伏、高姿匍伏、侧身匍伏、高姿侧身匍伏、滚进、瞄准、射击、刺杀、投弹、爆破等;体能训练的内容有蛙跳、俯卧撑、单腿伸登、组合体能练习,还有百米冲刺、五公里越野等等。
军营生活规范而紧张,老六除了每天的文案工作外,清晨军号响起时,必须迅速起床出操。晚上还要轮岗值班放哨,平时的防空演练、野营拉练、夜间作战等军事演习一项不落他全得参加。
一年后,陈团长奉命到国防部特种军人培训学校任职,在特训学校担任后勤处主任(上校),老六随陈主任一起也进入了这所军校。
特种军人培训学校(简称特训班)设在大湖省西南山区的七峰镇,这是个位于三省交界之地的偏僻山镇。山镇坐落于七座山峰中间,相传这些山峰是由七个仙子石化而成。
远古时期这里本是一片海市蜃楼,一次玉皇大帝率众仙出游至此。随玉帝出行的七位仙子,因迷恋其美景不肯离开,玉皇大帝一怒之下令雪神青女降了七七四十九天暴雪在这里。巨大的雪堆形成了雪峰山山脉,不愿回天庭的七位仙子也被石化成七座山峰,这便是流传于七峰镇的神话。
由于沾了仙气,这里出产的茶叶清香四溢,茶汤微苦后甘,沁人心脾,雪峰毛尖成了闻名遐迩的特产。
唐朝时期这里还仅仅是茶马古道的一处驿站,到了唐末宋初,驿站已成为这一带茶叶、山货的交易地,变成了通商集市。随着商品交易量的增加,集市越来越热闹,渐渐演变成为一个小山镇。到了清康熙年间,小山镇成为了周边各县山货、土特产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七峰镇的名气越来越大。
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几百年来,战火从未蔓延至此,七峰镇的商贸地位没有受到过冲击。小镇繁荣昌盛,热闹非凡,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
客商们为小山镇带来了全国各地的风俗习惯,留下了各种风格的建筑物,形成了这里复杂多样的多元文化,具有“小南京”之称。
因其大山的屏蔽,位置的隐秘,环境的特殊,人员的复杂,文化习俗的多元,这里成了国防部“特训班”最理想的培训基地
1.《【雪峰毛尖】第十四章 军 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雪峰毛尖】第十四章 军 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86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