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生活

若松孝二 从早年间《追捕》到近年《妖猫传》 中日电影有何互鉴与影响?

2018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其中之一就是中日关系的解冻和升温。围绕中日邦交正常化46周年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开展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让人充分感受到今年中日关系的“小春天”。久违的日本电影不仅重返影院,还在今年的北京和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展出了日本电影。围绕日本电影大师专场放映,还在进行的是小西天电影资料馆的“黑泽明电影主题展”。4K复辟后,大师级电影通过多年的观影让熟悉他们的影迷再次呐喊。很多比赛都挤得水泄不通,门票也很难拿到,这让主办方更有信心把一线拉到明年。对此,中国电影人也积极参加了今年的东京电影节,他们的作品受到了频繁的关注。

《黄土地》改编自珂兰的小说《深谷回声》,由陈凯歌执导

通过电影相互了解,相互借鉴对方的艺术短板,这种潜移默化的精神交流方式,已经在中日之间铺设了一条长长的历史线。与人民的沟通已经并将继续在其他媒体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电影又增加了一个内容,就是中日两国政府签订了合拍电影的协议。

历史上,中日电影有哪些让对方印象深刻的。未来会联合制作哪些适合中日两国人民口味的电影,促进彼此更深入的了解?

11月底,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清华大学东亚文化讲座共同举办的第十二届SGRA中国论坛,以“中日电影交流的可能性”为主题,邀请两位经历过中日电影交流过程的人士,梳理中日电影40年来的相互学习和影响,以及未来合作的各种可能性。

王众一电影,作为传递心象风景的载体

王忠义先生精通日本电影,与许多著名的日本电影制作人有密切的个人联系,并有许多电影翻译。他2018年的最新译本是《日本电影110年》。他还在北京主持翻译了作者四方天·颜泉先生今年的日本电影讲座,他精彩的内容也发表在4月26日的《人文》版上。

我工作的《人民中国》是一本介绍中国基本情况的日本月刊。是外宣期刊方阵中的老品牌,已有60多年的历史。多年的文化交流实践让我意识到,以电影产业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在展现一个国家人民的内心世界——用日语更形象地表达“心如风景”——以及在情感、喜怒哀乐等方面,发挥了更深刻、更长远的作用。

中国有句话叫“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在于人民”。两国国民如何接吻?在我看来,电影真的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心如风景”的载体。

战后中日电影交流与中日关系史密切相关。在这里,我用我参加的电影活动的例子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如何看待日本电影元素在中国的作用和影响?无非两点:一是从电影技术上刺激中国电影观众和电影人,二是靠电影本身感动我们。

早期中国电影当中的日本要素

新中国电影开始的时候,有一部分还在使用的日本电影工作者参与其中。这段历史是中国国家电影博物馆特别介绍的。比如《6号门》和《白毛女》,日本编辑、灯光工程师、摄影师都曾深入其中,但当时都用了化名。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分属两个不同阵营的中国和日本开始了初步的经济、贸易和文化接触与交流。日本的一些进步人士,包括从事中日友好运动的爱好和平的人士,曾经以独立放映的方式,巡演过《白毛女》、《铁血战士》等新中国电影。日本著名纪录片导演土本典昭曾参与过此类活动。电影《白毛女》曾刺激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创作芭蕾舞剧《白毛女》。后来影响中国排演了60年代的芭蕾舞剧《白毛女》。

日本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也可以从常颖和尚英的风格中看出。上影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发展而来的一种风格,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更大。然而,由于历史的因素,常颖的许多作品从风格上来说都具有很强的特色。比如大量真实场景的拍摄,穿插的运用,人物的群像描写,人物“等尺寸”的生活描写等。,都标注在了《长影》这部电影里。

还包括一些纪录片的影响。在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一些负责任的纪录片导演拍摄了一些不朽的作品。虽然小川绅介关于农民反征地的“李三墓”系列尚未在中国全面展示,但很多人在《时事通讯》上看到了一些片段。另一位纪录片大师土本典昭拍摄了《水俣病患者及其世界》,讲述的是公共危害。导演想把这部电影免费放映给中国。他认为,日本在发展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可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由高仓健主演的电影海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后的中日电影交流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日本电影周拉开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序幕。在中国上映的几部电影中,《追捕》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首先,它给我们带来了70年代的日本时尚。当时中国艺术家设计的《狩猎》海报,夸张了高仓健高领风衣。通过这部电影,中国观众首先看到了战后日本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看到了日本当时面临的问题。狩猎在日本被视为双重转型的产物。首先,高仓健从一个愤怒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沉默的中年人。另一个是整个日本社会,从非常激进的社会运动到合法化的过程。作为一部普通的商业电影,它在日本的评价相对没有那么高,但在40年的历程中,许多与亨特有关的元素一直是中国电影人难以舍弃的,不时借用一些是必要的。

我们可以在日本电影研讨会上看到1980年制作的《戴手铐的旅行者》的影响。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和亨特中的人物相对应。比如高仓健和杨宇的通信,还有《狩猎》里“四人帮”的爪牙和长冈的通信。《非诚勿扰》拍摄于2008年,位于北海道。影片中,葛优扮成一只熊在草地上与舒淇嬉戏,向《亨特》中的故事桥致敬。2017年,吴宇森再次翻拍亨特。可以说这种影响持续了40年。

中国人有北海道情结但山田洋茨电影显示,日本人的原乡是濑户内海

中国人的北海道情结与《狩猎》和《狐狸的故事》有关,但最好的例子是《远山的呼唤》和《快乐黄手帕》。这是关于山田佑司的。北海道为什么在山田佑司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山田由纪出生于大阪,一岁时去了沈阳,后随父母去了大连和哈尔滨。少年时期,他没有固定地点的生活成为他后来的电影中反复提到的主题和创作灵感——对家乡的怀念和流浪到异乡的主题,是他一直想表达的。山田佑司的代表作《家》告诉我们,北海道不是他的起点,而是他的家。真正的起点是濑户内海。在《东京家族》中,老两口也是从濑户内海出发去东京的。濑户内海是山田佑司的精神故乡。

在山田佑司的《家》里,有一个背着父亲的儿子。几年后,中国导演霍建起拍摄了《那座山,那个人,那个狗》,类似的场景出现了。估计日本观众看到这个地方会想到山田佑二的《家》。不久前,我见到了导演霍建起,问他是否看过山田佑司导演的《家》。他回答说没看过,是自己的想法。从这个角度来说,中日导演在作品中表达东方风格的情感时,内心是一样的。

2011年,我陪同霍建起导演在日本考察电影外景。在濑户内海,竹原和山田洋二不期而遇。当时,导演山田佑司正带着宇澳去看东京家族的所在地。濑户内海的温暖吸引了两国的导演,无意中促成了他们的相遇。

也许在中国人眼里,北海道是一个有异乡情调的地方,很有日本味。但在日本人心目中,并不是原生风景。日本人的内心风景应该在濑户内海。中国人对濑户内海的关注似乎还不够。未来中日合作拍片时,濑户内海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潜在地点/[/k0/】。

土本典昭纪录片《水俣病患者及其世界》剧照

谈到中日电影文化的深入交流,那几天也参加了一些活动。从80年代中后期到整个90年代,中日电影交流达到了电影作家的水平。90年代中期,深作欣二、若松孝二、冢本晋也等非常有个性的导演多次来到北京电影学院进行交流。记得当时还在电影学院读书的贾·,坐在台下听这些导演。有一次放映谢晋的《鸦片战争》和吴的《变脸》时,日方带来了《我准备拍》,是早年在拍摄,新宿街头体育设定的。若松孝二被朱旭在《变脸》中的表演感动得热泪盈眶,谢晋兴奋地对若松说,你的作品和中国人民的勇敢精神一样,应该在中国展示。

中日影视剧合拍是中日影视交流的一个独特之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双方都有通过电影合拍来促进相互认可和追求区域电影市场建设的愿望。影视合拍的起源是1980年栗原小卷主演的电视剧《故乡的星》。这部电视剧的片名是请邓小平来写的,正面反映了日本的侵略历史,主张中日和平。1982年,为了纪念邦交正常化10周年,因执导《狩猎》和《见证》而在国内声名鹊起的佐藤俊雅率先拍摄了《一盘棋》,再次以直面战争与和平的主题而备受瞩目。

1992年是中日关系全面成熟、即将迎来拐点的时刻。谢晋导演的《梁青寺的钟声》讲述了一个战争孤儿的悲欢离合。1995年,日本迎来战后50年,日本广播协会NHK与中国合拍电视剧《地球之子》,由中代tatsuya和朱旭联合主演,再次打动了日本观众。2012年,日本导演蒋钦民拍摄了另一部电影《第一次抵达东京》,由白寿·切科主演,讲述了一名中国学生来到东京学习围棋的故事。似乎也在向《一盘没下完的棋》致敬。白寿节子的开幕让人想起《远山的呼唤》和北海道记忆的辐射效应。

当然,合拍电影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日本电影的演员受邀在国内演出时,由于缺少相应的配角,主要演员的紧张演技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近年来,好莱坞风格在中国开始流行,很多导演认为只要你邀请著名演员过来,找一些三流演员甚至临时演员陪你,这恰恰是日本演员不适合的表演方式。日本电影中主角和配角之间强烈的张力互动是电影成功的关键。

温家宝总理被日本电影《创业教师》感动了。后来,这部电影的导演泷田洋二郎告诉我,这部电影首先在中国引起了关注,在蒙特利尔获得了奖项,然后在日本获得了票房。这也是日本电影影响中国,然后在中国影响下影响日本的案例。

另一个巧合是,日本演员树木希林和中国演员朱旭这两位在对方国家打动观众的老人,在同一天去世。在我看来,中日之间似乎有着不可分割的缘分。

濑户内海之滨的竹原,山田洋茨导演与霍建起导演不期而遇 王众一摄

两国现在已经签订了中日合拍协议,应该说合作空比较大。但是如何克服过度娱乐化和商业化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事实上,20世纪的中日文学作品都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岛敦的《山月》等。今年夏天,野村万在中国给表演,字幕是我翻译的。在与野村万斋交谈时,他还提到他在舞台剧《上海月亮》中扮演鲁迅。由此可见,中日合拍的空电影,可以在比商业片、娱乐片更大的空电影中展示。

刈间文俊日本观众的中国电影记忆

自1977年中国电影节以来,齐建文君先生从事中国电影字幕翻译多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多部电影了。他还多次参与策划中国电影回顾展,致力于向日本人民介绍中国电影。

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日。安倍首相于10月访问了中国。两国元首的互访被视为一次破冰之旅,两国合作的新时代已经开始。这也促进了人们的交流。尤其是人文交流。我这里还有一个可喜的消息。最近的一份报告称,今年中国赴日游客数量预计将超过800万人次。也就是说,每年有七八百万中国朋友来日本直接交流,直接交流会产生新的认知。

《老井》由吴天明执导,梁玉瑾、张艺谋等主演

中国游客来日本会去哪里旅游?电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王忠义先生在这个话题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比如中国游客来北海道,日方认为受《非诚勿扰》影响。但其实还是比较早的,受《狩猎》《快乐黄手帕》等作品的影响。一对情侣和一个男人开车经过北海道,这是《非诚勿扰》的故事结构,出自《快乐黄手帕》。福克斯的故事里北海道的风景也有影响。可以说,中国观众对日本电影的记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那么,日本观众对中国电影的记忆是怎样的呢?从历史轨迹来看,它与中国形势的发展密切相关。1977年,第一届中国电影周在东京举行,1978年,日本电影周在中国举行。在日本上映的中国电影主要是纪录片。当年,日本最著名的作品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其次是《亲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这两部电影对日本影响深远。而中国呢?是《狩猎》《望家》《狐狸的故事》。高仓健热始于中国。

对当时的日本人来说,看中国电影是观察中国的一个窗口。感受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不能通过新闻感受到,只能在看电影的时候感受到。我就是其中一个通过看电影了解中国的。当我没有机会出国留学的时候,我通过电影了解了中国的一切。此外,我通过翻译中国电影来学习。我从1975年开始翻译电影字幕,现在已经翻译了大约100个片头。看中国电影的时候,感觉很新鲜。像1981年的《田芸山传奇》一样,谢晋导演的这部电影直接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还有《中年》《红姑娘》《地方口音》《生活》等。,这一点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可能记不太清楚了。但我印象深刻,因为我翻译了《人生》、《人到中年》,知道“人到中年忙”。

当时,在中国电影中,中国人漂泊的人生轨迹和主人公强大的生命力给日本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括吴1987年执导的《老井》,该片曾获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作为演员,张艺谋获得了最佳男演员奖。此外,1988年的《芙蓉镇》打破了日本的一项纪录——在东京一家观众水平较高的影院上映近半年,说明中国电影在日本艺术电影市场上已经确立了一定的地位。

这两部电影给日本观众的记忆是,中国人生活在一个非常艰难的环境中,他们是诚实的,充满情感的。还有一点,都是农村的故事。这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为农村的形象太重,无法打开当代题材的市场。比如陈凯歌导演的《搜索》已经翻译了,但是还没有上映,可能来得早了一点。

至于中国电影,我一直不赞成用第五代、第四代这样的概念来划分。因为,单就世代而言,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只有顺序而没有质的区别,我愿意用“新浪潮电影”这个词,这个词和60年代的法国新浪潮是一个概念。我认为,中国新浪潮电影的诞生,就像日本松竹公司的新浪潮电影一样,是基于其在电影视觉艺术上的突破,确立了中国电影在日本的地位。我特别介绍了《黄土地》的优点——1986年在东京新宿的一家艺术电影院放映这部电影是一个突破。我没赚钱,但也没亏钱。这说明中国艺术电影可以在日本进行商业发行。《黄土地》上映的成功,带来了1987年的“中国电影周”,集中放映了《大阅兵》、《马贼》、《黑炮事件》。这些电影给日本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是通过画面说话。它具有很强的影像表现性,刻画了复杂的意蕴,在中国电影中被认为是作家的电影。尤其是日本影评人看了这四部电影,觉得不理解就没资格写,对日本影评人,包括导演Nagisa o shima的影响很大。

导演Nagisa o shima是日本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1995年,他拍了一部纪录片《日本电影百年》,对了解日本电影很有帮助。在这里,他说:“我觉得过去的日本电影在受害者意识上过于僵化,比如战争、贫穷、家庭、社会。当然可以理解,普通人难免是受害者,但作家也觉得自己是受害者,那又有什么用呢?作家要探索人类自由之路,哪怕很难很容易伤人。”

大岛的话是针对50年代的日本电影。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有两个代表人物,黑泽明和小津安二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代被日本军国主义压制的导演,在50年代陆续拍出了一批释放晚辈青春力量的电影。他们之后,年轻导演该如何突围?他做出了自己的思考——“突破贫穷、封建、战争的受害者地位,思考自己的责任。”

1986年《黄土地》上映时,导演陈凯歌来到日本。我曾经参加过陈凯歌和Nagisa o shima两位导演的对话,并在一个电影杂志上发表。我做过翻译。陈凯歌说:“上一代的电影感伤,是受害者的心理。”第四代导演确实拍出了这类受害者感很强的作品,有点像二战后日本导演的感觉。当然,这个第四代导演的特点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后来的导演是如何突破的。大岛渚认为,日本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应该从这个角度切入历史。陈凯歌导演在对话中说:“我一直认为电影是关于灵魂的。不一定是技巧的问题。所以我看过的唯一一部电影,大岛先生的《青春虐杀记》,是让人感动的。大岛先生的电影有一种力量,我希望我们的电影也有力量。我们的工作是有争议的,因为人们不习惯我们的表现。因为我们主要打破了故事的格式,我们不想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故事。”在我看来,《黄土地》是一部有画面暗示和象征的电影。一个形象下,还有一个故事,是多层次的作品,这是新浪电影的一个特色。

陈凯歌导演从拒绝讲故事开始,再回到讲故事,如何讲好故事。1993年由他执导的《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首次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大奖。这部电影是海峡两岸三地电影人合作的结果,但也要提到日本电影人的贡献。录音工程师神保小四郎,曾在日本大营等公司工作,享有“声音传神”的美誉,曾参与《罗生门》和《雨月故事》的录音工作。导演张艺谋和他在巨豆合作后,发现他很厉害,就推荐给陈凯歌。沈宝先生在台湾侯孝贤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霸王别姬》《蓝风筝》等影片中做过声音的最终合成,是一位非常厉害的电影工作者。

根据以鉴真·杜东为主题的《天平的弯曲》剧照,中国制作的第一部日本电影应该是熊井启导演了80年的《天平的弯曲》。有趣的是,37年后,陈凯歌拍了《妖猫传》。也是唐朝,也是日本僧人来到中国。有什么区别?这部电影1980年的前30分钟,主人公还没有到达中国。历经千辛万苦,我终于来到了中国。这象征着当年两国恢复外交关系的艰难,也暗示着当年日本人对中国已经形同陌路。《妖猫传》完全不一样。开场不到十分钟,海和白居易就认识了,成了一对搭档。这样两国观众都能接受。这是过去40年的变化。两国电影人合作过,还有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天空》,由日本NHK电视台和中国联合拍摄,讲的是清廷的故事。《西太平洋》由日本演员田中代子扮演,他的原作是日本小说家浅田次郎的作品。有中国观众形容慈禧是个普通人物,曾经评论说找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演员演戏可能会有好处。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这不是日本和中国的问题,而是如何描述历史人物的问题。如何抛开脸谱化,如何给历史人物添加现代人的感觉,如何通过当下的人文观察重新解读历史人物,都需要我们去思考。我很佩服梅兰芳先生的醉贵妃。由于梅兰芳的塑造,杨贵妃的形象焕然一新,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戏剧人物的突破口。

Nagisa岛与陈凯歌会谈,译者为齐君,照片由在三人当中提供。如果从合拍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看到,自吉川英治以来,日本文学有着丰富的中国历史题材。他将历史题材现代化,通过现代人的感受进行改写,然后让现代人接受。他的三国作品是日本三国演义,也影响了日本的漫画、漫画、电子游戏。山冈庄八的《德川家康》畅销日本,在台湾省也有很大影响。如果我们把台湾省的武侠小说与这个德川家康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德川家康的一些影响。还有一个作家,宫城谷昌光。他的作品有学术渊源,很有说服力。再有就是浅田次郎,他对中国的研究,尤其是西太平洋和李鸿章之后的研究,非常深入。这些日本小说的积累应该是新合作的潜力股。

2018年中日合拍协议签署后,中日合拍必将取得巨大成功。希望以后中日电影合拍,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好好发展。岩井俊二导演的新片最近在中国上映,日本导演首次在中国环境下拍摄,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随着中国电影业的快速发展,两国的电影合作与交流必将有一个更大、更令人满意的未来。

1.《若松孝二 从早年间《追捕》到近年《妖猫传》 中日电影有何互鉴与影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若松孝二 从早年间《追捕》到近年《妖猫传》 中日电影有何互鉴与影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14589.html

上一篇

正方体的面积 五年级下册长正方体表面积应用题专项练习

下一篇

英语a级考试成绩查询 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安排

陈坤林志玲 林志玲和陈坤演的一部电影叫什么

陈坤林志玲 林志玲和陈坤演的一部电影叫什么

  林志玲和陈坤主演的电影名字叫《幸福额度》,除了他们两个人之外,廖凡的加盟也让很多人十分期待。在电影中林志玲一人分饰两个角色,出演了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姐妹,姐妹两个人有着不同的信念,她们经历也十分精彩。  晓青和晓红是一对...

徐峥获金马影帝 徐峥获金马影帝 获奖感言:我相信中国电影一定会越来越好

17日晚,Xu zhng凭借《我不是药神》获得第55届金马奖影帝。被问及获奖感受时,Xu zhng说:“其实挺紧张的。我现在回想起来,我失去了一大群人。”他还说:“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演戏,到现在已经工作35年了。我也想以此激励别人。如果工作年龄够长,总会有成绩的。”...

出租房2完整版电影 电影《出租房2》登陆伦理片年度排行榜

出租房2完整版电影 电影《出租房2》登陆伦理片年度排行榜

近日,反映农民工生活的《出租屋2》在国内各大视频网站上线,反响不错。登陆各大视频网站年度伦理片榜单,被评为“100部伦理片”之一,晋升14位。 无论是农民工、白领,还是打工皇帝,“打工族”的定义都是无法回避的。毫无疑问,农民工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惊人的调查数...

蚁人2斯坦李 斯坦·李去世 他的这些客串成了漫威电影的标志

  • 蚁人2斯坦李 斯坦·李去世 他的这些客串成了漫威电影的标志
  • 蚁人2斯坦李 斯坦·李去世 他的这些客串成了漫威电影的标志
  • 蚁人2斯坦李 斯坦·李去世 他的这些客串成了漫威电影的标志

电影诗人 电影《诗人》导演、能侃的中年大叔刘浩:朱亚文宋佳都可以当导演

  • 电影诗人 电影《诗人》导演、能侃的中年大叔刘浩:朱亚文宋佳都可以当导演
  • 电影诗人 电影《诗人》导演、能侃的中年大叔刘浩:朱亚文宋佳都可以当导演
  • 电影诗人 电影《诗人》导演、能侃的中年大叔刘浩:朱亚文宋佳都可以当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