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会长、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周宝兴在会上致辞。图片由清华大学提供

杭州8月20日19日,清华大学第12届公共管理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会长、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周宝兴在会上说,城市化进程从硬件上讲是在祖国土地上铺设钢筋混凝土的过程。如果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建筑和基础设施错位或导致恶性循环,就像美国的城市化造成了城市的蔓延,后果至今难以解决。因此,周宝兴认为,健康的城市化必须坚持五条底线。

底线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仇保兴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均衡协调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按照惯例,大中小城市的数量应该呈金字塔式分布,一两个超大城市,下面很多大城市,再多一些中小城市。在形成这种金字塔式分布的地方,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基本能够得到保证。今天,长江三角洲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典范。上海与周边城市之间的生产要素双向循环,造就了该地区的均衡发展。

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认为,小城镇建设必须在人居环境中努力。生活环境中必须有规划管理制度;必须有必要的基础设施;一定要有非常好的绿色建筑,能节能减排,让人生活舒适;公共服务质量应该和大城市或者大中城市差不多,这是四大需求。领先国家10万人以下城市非常简单的行政模式,就集中在这四个方面。

底线两个互补,城乡协调发展

周宝兴表示,当城市化率超过50%时,传统的农村乡土文化、田园风光、农业景观将成为稀缺资源,农村将成为一部分人返乡的热点。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可以造就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三农”问题解决得越顺利,城乡关系就越健康。

然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协会主席也对过度的城市化预期提出了警告。西方的“新世界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以移民为主,90%以上的城市化高峰。但在有传统农耕历史的原住民国家,当城市化率达到一定水平,就会有一部分人返乡,城乡之间的人口就会双向流动。这些国家的峰值城市化率最终会稳定在65%~70%,而不是90%。

目前,50岁以上的农民工数量急剧减少。50岁以上的考虑回国,55岁的基本回国。国务院出台文件,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际问题,这也是过度城市化预期击中的“止痛针”。

同时,他反对盲目的“生态移民”,将农村变成城市社区,导致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古村落消亡。

“把城市建设模式搬到农村是最糟糕的事情,”仇保兴说。

底线3紧凑城镇之间的密度空

邱认为,城市化必须高度警惕城市蔓延。如果城市化在土地制度和规划管理方面犯了重大政策错误,就会出现城市蔓延。很难想象城市扩张的后果。因此,应该建立一个功能混合、居住环境良好的紧凑城市。

这种紧凑的模式包含了人居的品质要素,即100%的居民可以步行500米到公交车站,100%的居民可以步行500米到学校和医院。同时,要防止工矿建设用地粗放,纠正小产权房问题。更重要的是,有必要防止私人汽车导向基础设施的过度建设。高架桥不能在城市里过度建造,这将使公共交通无法进入。有必要建设一个步行友好、街道充满活力的城市。

底线四:预防空城市

仇保兴在会上透露,内蒙古某市只有40万人,但建成的新区可容纳140万人。

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还有一个原因是中期城市化后,决策者误判农村人口还有很多需要转移,但实际上并没有更多,所以出现了“空城市”和“鬼城”。

仇保兴强调,没有产业支撑和可靠的人口来源,打着城市化的旗号盲目开发房地产,最终成为“空鬼城”,是资源浪费,是生态破坏,需要特别警惕。

底线5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

仇保兴说,中国大部分城市位于山水环绕的优美环境中,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保护和传承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不仅是保存和展示城市特色、改善人居环境、恢复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城市整体价值和文化自信空的必然选择。今后一定要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用城市修复和生态修复的微更新取代过去的大拆大建、大挖大填。

他指出,领先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两种资源属于不可再生和绿色先进资源。只要保护得当,就能为后代留下取之不尽的宝贵资产。

仇保兴说,健康和谐的城市化是政府和市场合理配置和合作的结果。如果一个重大的决策失误触及了上面的底线,那么失误的后果不堪设想。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决策是持久的,要考虑下一代的生活空。其实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1.《仇保兴:健康和谐城镇化必须坚守五类底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仇保兴:健康和谐城镇化必须坚守五类底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80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