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缓型崩溃

大脑中的神经元将长时间看到的基本视为想象中的东西。例如,把云或墙上的污渍看作成人脸,是大脑的“脸”神经元做出反应,下意识地识别脸。另外,大脑中也有类似于面部神经元的汉字神经元,长时间看汉字会使汉字神经元疲劳,影响感官功能。这时熟悉的字对其形态产生怀疑,感觉不像不知道一样。这就是缓型崩溃。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现象叫“破窗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房子的窗户破了,就没人修了,不久其他窗户也莫名其妙地破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心理学名言》)墙壁,如果出现一点涂鸦,不洗,很快墙壁就会被乱七八糟的覆盖,满是看不见的东西。(威廉莎士比亚,《泰姆派斯特》,《读书》)在干净的地方丢垃圾是不好意思的,但一旦地上有垃圾,就毫不犹豫地扔出去,不感到羞耻。(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这真是奇怪的现象。

3、巴纳姆效应。

人们经常认为一般和一般的人格描述准确地体现了自己的特征,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事实上,很多所谓的心理测试都应用了巴纳姆效应!

4、峰端定律

高峰法则: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记忆仅限于高峰和结局,事件过程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最高峰后终点出现得越快,这件事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就越深。所以网络上出现了“人们应该在最美的时候离开”的话,那就是“凤种法则”。

5、峰尾值理论

峰尾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经历事后给你带来的快乐并不取决于所有事情的持续平均体验,而是取决于它给你的经验高峰和收尾的平均值。(大卫亚设)。

当被问及你的假期过得怎么样时,你会把脑子里有关假期的片段都搬出来重组,并作出总体评价。(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度假名言》)但有趣的是,不回顾假期的所有过程,不可能得到所有经验的平均值。(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休假名言)事实上,你只需要非常简单地记住最幸福的时刻(peak value)和旅行最后一天的感觉(end value),并把这两件事平均为最重要的参考事件,来评价你的整个旅行。(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快乐)更有趣的是,快乐和痛苦经历的持续时间并不影响你度假的分数。就是这样。

6、海马效应

cle.detail&_iz=31825&index=8" width="640" height="427"/>

“我好像在哪见过你”这种搭讪方式已经俗到家了。那为什么还是有人偏要用呢?也许是诚实吧。因为有些人的确给另一些人一见如故的感觉。 “这个场景好熟悉!”有时会听到有人惊叹。很多人也有过这种神奇的体验。是在梦里?前世?还是掉进了时间的漩涡?心理学家把这叫做海马效应。

记忆的碎片在脑海里自由组合,一不小心排成了一个形状,跟眼前的场景类似,就被我们认错了。事实上是那个人和我们认识的某个人的五官或气质有些相似罢了。


7、耳中的旋律

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情况:邻座的童鞋哼同一首调调持续了整个上午,磨得你耳朵都要起茧了,更让人抓狂的是这旋律已经悄然在你的脑中萦绕,挥不去赶不走。


8、沉睡效应

心理学家们发现无论什么信息,它的可信度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语言“沉睡效应”,指一个人在接受某一条信息之后,随时间的推移,记忆里面只留下信息的内容,围绕信息的其他信息就会逐渐淡薄。

有一天,男孩突然对相识不久的女孩表白了:“你真漂亮,我喜欢你。”面对男孩子的突然表白,女孩十分局促———“他是不是对任何人都能说出这样的话呢?才认识多久啊,就说这样的话,是不是太轻浮了点?”再后来,男孩再一次对女孩进行赞美并且表白时,女孩答应做了男孩的女朋友。 为什么女孩对男孩之前的负面印象消失了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孩面对男孩的第一次赞美时,“谁说的”、“怎么说的”、“在哪里说的”等等因素都会被遗忘,而留在女孩记忆里的“我喜欢你”、“你太美了”等等这些核心词语却很清晰。这些记忆会给女孩带来单纯的喜悦和愉快。当男孩再次对女孩进行赞美时,她就会想起“他以前也是这么说的”,赞美之人不会被人轻易忘记。此时此刻,她想到的不是“这个人说的话还是不可靠”,而是“上次夸得我美滋滋的人就是他啊!”这样一来,女孩给男孩的好印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9、沉锚效应

沉锚效应,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他哪怕再坚持那么一点,或许就成了。”“他的邀请如果再明确一些,我就陪他去。”这话是不是听起来特别耳熟?或者,你也有过类似的想法?

接着,你发现,身边不少女孩拒绝男伴,理由都很奇怪——“拒绝好像很自然。”“答应倒显得太主动。”比如,对方问,“出去玩好吗?”女孩当下的反应会是“下次吧”,而不是“好啊”,即便她内心并不排斥。但是如果说:“出去玩玩吧,逛街或者逛书店,随你。”那么,女孩很可能选择一个她比较喜欢的“节目”陪男士出门。

有点儿匪夷所思?如果你知道“沉锚”,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出去玩好吗?”这句邀请中,“去”与“不去”是“沉锚”,女孩很容易因为矜持而选择“不去”;但是如果说:“出去玩玩吧,逛街或者逛书店,随你。”在这里,“逛街”或“逛书店”便是“沉锚”了,女孩无论选择哪一种,男士的目的都达到了。

显然,第二种问法更有利于邀请者,这就是“沉锚效应”在起导向作用。


1.《【海马效应是什么意思】心理学知识:你需要知道的九种心理效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海马效应是什么意思】心理学知识:你需要知道的九种心理效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93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