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鑫是农业历史的一部分
——西北A&F大学
农业历史专家组
在西北A&F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活跃着一批人。他们坚守中国农业的圣地杨凌,开创中国农业史的学科,并不断发扬光大。他们是西北A&F大学农业史研究专家组。谈到中国农业史,像辛弃疾、石声汉、夏魏莹这样的先贤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他们不仅在中国传统农业历史文献的收集和整理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提出了“古代农学”的概念,开创了农业史学科建设的先河。
基础文章
开创农业史学科建设的先河
辛书志:努力是唯一的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生物学家、农业历史学家辛树之,一生致力于科学教育,有着强烈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思想。他两次执掌西部农民,为西北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而奋斗,创办西北农学院和兰州大学,贡献突出,成为中国农业史的奠基人之一。
因为从事农业教育已经大半辈子了,辛淑芝觉得整理祖国农业遗产的重要性。所以他早就想集中全国研究农业史的人才,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农业10多年的辉煌成就。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农学的伟大,绝不逊色于中医。
1952年,辛树之在西北农学院发起成立古代农学研究小组,组织石胜汉、夏、、严宇恒、翟等经验丰富的基础教授积极开展古代农业文献的整理研究。他在全国政协三次发言,积极提出水土保持、整理农业古籍、开展古代农学研究等建议,引起了农业学者的反响。
1955年4月,农业部召开整理祖国农业遗产座谈会,辛树志参加了座谈会。会后,“古代农学研究室”在西北农学院正式成立,主持并参与研究和安排工作。辛树之国学功底深厚,涉猎广泛,勤于探索,对整理研究我国丰富的古代农业科学遗产和农业史,有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他个人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性研究,对农业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农业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在祖国的农业遗产中,浩如烟海的古代农业书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据统计,从公元前3世纪到清末共有376种。那么,收尾工作应该从哪里开始呢?他们在研究了辛叔治和石圣翰之后,认为农书的发展一直在以某种方式波动。有过高峰,也出现过一些大型的整体农书,但在高峰之间,一般都比较安静。所以要先集中精力捕捉几本代表某个发展阶段的大型整体农书。完成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后,道路将会打开,其他困难应该很容易解决。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当时确定的课题有夏的《吕氏春秋·商农》等四种校释,以及石声翰的《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和《农业行政百科全书》。辛树之还前往华东、华南、东北等地,与全国著名古代农学家联系,开展中国古代农业文献的整理研究。
1957年,辛淑芝应邀出席中央召开的第十一届最高国家(扩大)会议。会议期间,他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就古代农学的研究计划发表了讲话。毛主席听了很高兴,笑着说:“他讲得很好。辛淑芝一生勤奋,在学术上独树一帜……”他表示支持和鼓励整理祖国的农业文化遗产。
古农学研究室成立后,设立了一个办公室,设在一个有土木结构的小房间里。房间里只有两张桌子和三个书架。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辛淑芝联系了中科院西北分院筹备处,得到了支持。160元,安和康被聘到办公室工作。
在非常恶劣的条件下,由辛树之主持,古代农业研究室研究、整理、出版了数百万部关于古代农业书籍的专著和论文。辛树之在古代农学研究中首先强调“古为今用”。他在古代农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龚宇新解》、《易传解析》、《中国水果史研究》、《中国水土保持史研究》、《农政书159种栽培植物初探》和王佐斌主编的《救野本草》。《中国果树史研究》根据西周至唐末各种书籍中的相关记载,系统分析比较了我国最早的果树栽培成就,认真研究了这一时期果树的种类及其名实关系,探讨了我国这一时期的果树栽培技术。以充分的论据表明,中国本土果树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世界果树栽培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本书成功地考察了我国早期古籍中记载的基本果树资料,为后人研究果树史提供了线索,也为研究各专业的农业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尚书·龚宇》是中国先秦典籍中关于古代地理的著作。全文只有1800字,但含义深刻,难以理解。辛叔治站在现代科学的高度,从水、土、贡入手,想出了新的解决办法。关于龚宇的成书日期,新解释提出了15个论据,被考证为西周著作,并详细反驳了近代盛行的“战国学说”;从现代农业科学的立场重新探索龚宇,提出土壤、土地税和农业地理的历史问题;他高度评价古人“平整水土”的历史功绩,并结合现代水土保持进行研究,为他后来研究中国水土保持史奠定了基础。顾颉刚称赞为“深思”,得到了朱克真和石念海的高度赞扬。
除了主持和亲自参与研究项目外,辛淑芝还在组织协调研究工作、出版研究著作等“杂事”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常常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研究工作和休息时间为人们写信、修改文稿,这体现了他“愿为人民当梯子”的可贵精神。尤其是对《编辑徐中南药》、《中国农业遗产概论》、《中国古代农业图书评论》、《农政书注》等史圣翰最后手稿的加工整理,更体现了他认真、负责、严谨的学术精神。80岁的辛书志,刚从南方学艺归来。现在是仲夏。他风尘仆仆,不顾酷热,不休息地埋头完成工作。把原来的60卷带回家,特别是复习石胜汉先生的“校”、“注”、“案”,部分地方用红蓝铅笔标注,尽量保留精华,以保持作者的初衷。在这样的大热天里,辛书志用了30多天的时间复习了整本书。作为史胜汉先生的老师,学生去世后,辛叔直努力使自己的遗作符合当时出版单位的要求,付梓尽快问世。最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77年10月24日,辛淑芝因病去世,享年83岁。他那种兢兢业业负责任、乐于为他人做阶梯、治学严谨、乐于当配角的高尚品德,无愧于“努力、独树一帜”的精神,将永远是中国学术界和科学界的楷模。
石胜汉:春天的蚕会织到死
石胜汉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植物生理学家和古农学家。他在西北农学院古农业研究室致力于中国古代农业科学遗产的整理和研究,先后完成了《今日齐民舒窈解》、《农政书注》等14部巨著,是中国农业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古代农学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创造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整理农业古籍不仅需要广博的现代农业科学知识,还需要深厚的古代文学和文献学修养,很少有人能承受。1955年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成立后,石胜汉毅然开始了除了繁重的教学科研之外的艰苦的古农学研究。他认为:“回顾过去,研究古代农学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今天农业所基于的优良传统,寻找更广阔的途径,促进祖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整理农业古籍不仅是石胜汉的个人愿望,也是一种强烈的国家责任感。他年轻的时候读《齐民舒窈》,被一些古奥字和怪字挡住,不敢通读。经过几年的努力阅读,我意识到了这本书的价值。当时我希望有有志之士,有古代农学方面的文采,把这本书整理好,让大家看看。同时,这本书也是世界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在国际上被称为“薛佳”。当时好几个国家的学者都在搞研究,嘲笑中国人不研究薛佳,很可惜。当时因为国民党政府的黑暗和腐败,根本就被忽视了。史胜汉对鄙视农家苗圃、看不起祖国的“儒生”义愤填膺,愿意“忘祖”而高谈阔论,于是他依然投身于“古代农学”这个“冷门”学科。
史胜汉学习古代农学的第一个主要目标是校对《齐民舒窈》。这本书是后魏贾思勰写的,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农书。它被称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专著之一。经典、历史、书籍、藏书等图书近200种,内容精美丰富。但是,在过去的一千年里,许多错误和不正确的词被混在一起,使它成为一本难读的书。
石胜汉的工作效率惊人。短短三年间,他写了97万字的《今日齐民舒窈释义》,5.8万字的《今日氾胜之书释义》,7.3万字的《从齐民舒窈看古代农业科学知识》。同时,他将后两本书翻译成英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在国外发行,重印四次,影响很大。此外,他还写了八篇论文。
自《齐民舒窈》一书问世以来,许多外国学者对其研究给予了关注。六七位日本著名汉学家和中国农业科学史上的专家,如西山竹一、天野之弥等,都主动与史胜汉建立了联系。日本研究《齐民舒窈》的权威西山武史教授读了《齐民舒窈》第一卷和第二卷,称赞其为“贾学智的幸福”。他写信给史胜汉,告诉他在与熊代兴熊一起翻译的《齐民舒窈》日文译本第一卷末尾郑重声明,“取消国内无人研究《齐民舒窈》的文字。”西山武夷还提议成立“中日祁门舒窈研究委员会”,设在西北农学院。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没能实现来中国的愿望,并写了一封信表示极大的遗憾。熊代兴熊在信中写道:“当我得到我所希望的珍贵作品时,我几乎高兴得跳了起来。昨天,我花了一天时间阅读昂贵的书籍。我激动得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给我的印象让我刻骨铭心。”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史上著名的专家李约瑟博士,很早就认识了施圣翰,两人的通信更为密切。他还高度肯定和重视《齐姚敏疏释金石》。他认为:“因为他(石声翰)的两本书——一本是关于前汉农书的作者,另一本是关于六朝时期北魏的不朽之作齐书,他在西方世界已经很有名了。”李约瑟在两卷《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扉页上写下了“献给陕西省武功张家港西北农学院的史圣翰教授”,并在后来的一封信中说,“中国科学史农业卷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史圣翰先生的帮助。”
从1962年开始,石胜汉的第二个主要目标是校对和解读《农政全书》。这本书由明代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徐光启编撰,是17世纪以前中国农业遗产的总结。当石胜汉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十年的时候,他夜以继日地努力着。除了教学和培养研究生,他还完成了200多万字的《农业行政百科全书注释》、《农业桑纪注释》、《中国农业遗产纲要》、《中国古代农业图书评论》等。在整个整理过程中,石胜汉兢兢业业,表现出高度负责的精神。有时候,对于一个比较难的句子或者单词,他经常会花上四五天时间,甚至查阅上百本书。
史生汉研究古代农学的过程是曲折而艰巨的。1958年《齐书》发行完毕,史生汉遭遇了“反旧疏,屡立退步”的极左思潮,遭到了错误的批判,古代农学研究室被关闭,研究工作受挫。但批评过后,石胜汉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立即投身于《农业行政百科全书》的研究工作。世事无常。就在《农政全书注》完成后,石胜汉遇到了“文革”,无缘无故被贴上了“牛鬼蛇神”的标签。但是他白天轮番批评,晚上一直写。工作成了他的习惯,也成了他的第一次人生。
在史胜汉的古代农学研究过程中,有必要与疾病作斗争。哮喘、肺气肿和心脏病一直折磨着他,尤其是冬天,他只能躺在桌子上或床上拼命喘气。但只要稍微呼吸一下珍妮弗,他马上就去伏案工作,经常写几个小时,每天晚上熬夜到半夜两三点,一个月就通宵。
文革之初,施胜汉只有59岁,这是学术成就的黄金时代。然而,体育运动剥夺了他的工作权利,他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1971年春,石胜汉腹痛,确诊为晚期胰腺癌。众所周知,胰腺癌是极其痛苦的,但是石胜汉以不屈不挠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即使汗水大到不停地冒出来,也从来没有哼过一声。即使在弥留之际,他仍在思考自己的工作。他说:“希望手术后再有两三年时间校对《农政书校注》,争取出版。我还打算再搞两本农业古籍。”1971年6月28日,施胜汉因病在天津韶山医院去世,享年64岁。
石胜汉学识渊博,刚毅正直,豁达幽默,待人真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数百万字的古代农学研究著作和论文,为祖国的科学教育,特别是农学的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有效地促进了中外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始终值得铭记和尊重。
承气篇
致力于恢复发展西方农业的农业历史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极大地冲击了古代农学实验室的正常运转。石胜汉等人相继去世,走出“牛棚”的辛淑芝已年近八十。辛树志主持西北农学院古代农学研究工作计划,得到胡耀邦等领导支持。辛树之选后,李风启、马宗申、冯友全参与了古代农学的研究。他们从事农业古籍整理、农业科技史研究和农业史学科建设。他们招募人才,奖励学生,并一起从事农业历史研究。同时,他们根据自己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经历选择了不同的研究领域,促进了农业史研究范围的扩大、学科的完善和理论方法的成熟,为文革后西方农业史的恢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各有各的成就和丰硕的成果
李风启
李风启,1915年生于河南荥阳。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园艺系。解放后长期从事农业科研和管理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对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博大精深的技术体系有了真切的感受。同时,由于科研与管理的关系,他与辛叔直、石胜汉有很多过往的经历,深受启发。
主持古代农学研究室工作后,认为古代农学从遗产整理到农业史研究的发展是学术发展的大趋势,西农古代农学研究室应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前提下,继续拓展研究领域,将农业史研究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为此,他在负责办公室管理的同时,积极参与或主持了国家和省级部门组织的大型农业史著作的编纂项目。他是《中国农业科技史手稿·明清卷》的主要负责人和撰稿人,《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史卷·中国农业发展史分支》的主编,承担了历代农业发展的全部写作工作,还担任过《中国百科全书·农业史分支》的副主编及相关条目的撰写和审核。
李风启的科研和管理经验使他对中国农业科技史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看法和认识。他在深入研究周人农业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西周时期中国传统农业的科技要素已大致具备的观点,并高度评价了周人的农业成就。他敏锐地意识到农业历史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性或中介性特征,在秦州明清农业史研究中,对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李风启也是最早注意到区域农业史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强调,西部农业的古农房要立足西北,面向全国,重视西北农牧业史的选题,根据农业生产的区域特点,加强区域农业史的研究。他特别重视关中农业区在中国农业史上的重要地位,先后发表了《游泰与后稷》、《西周关中农业》等十多篇论文。由李风启主编的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陕西古代农业科技》是第一部全面反映陕西古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学术著作。本书在对甘肃中部沙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首次从农业历史的角度考察了这种独特耕作方式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他从现代农业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看中国农业的优良传统,充分肯定了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和生物循环的优良传统。李风启60岁时转入农业历史研究,这激励了年轻一代的农业历史工作者。
马宗申
马宗申,1917年生于山东省巍山县,1945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解放后在农经系和马列教研室任教,1960年调入图书馆。马宗申从西农图书馆丰富的古籍收藏中受益匪浅。1971年恢复古农学研究室的编制,马宗申成为辛淑芝的助手。他从自己的言行中学习,很快进入房间,展示了他在农业历史文献整理方面的才华。
1984年,马宗申校对出版了黄的《应天。《应天瑶姬》是我国两千年农耕经验的总结,也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最系统、最完整的一本书。马宗申的校释得到了梁嘉勉、胡道静、刘、李长年等学者的充分肯定,认为校释细致入微,博采众长,文笔通俗。1985年,马宗申发表《蜀农政四记》。完成以上两本书后,马宗申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另一本大型农书《给时间通过考试》的校对工作中,“并长期坚持下去”。校注“给时间通过考试”是辛淑芝和石胜汉的夙愿之一。石声翰生前绘制的农业图书系统图,将该书置于传统农业图书的地位。1957年,蒋易安先生被要求开始探索这本书的基本文献。1972年,由辛树之主持的古代农学研究室的工作计划也把“教学时间和考试”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如愿。马宗申用七十岁的年纪完成了这个浩大的工程。马宗申、蒋易安主编的《教学时间与考试及格注疏》四卷均已出版,全书100余万字,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扬。
马宗申还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合同,完成了《元刻大字农业桑吉笔记》的翻译工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科技文献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马宗申对农业古籍的注释和翻译积累了近两百万字,凝聚了他半生的心血。他发表的学术论文大致与农业历史文献整理和中国水利史研究有关,在很多问题上都有精炼的见解。关于水利史,有《中国古代防洪与大禹探讨》、《中国历史上的水土保持》等。马宗申还承担了《中国农业科技史稿》中关于农田水利的写作任务。在农业历史文献的整理方面,有《齐民要术引农业谚语的注释与序》、《齐民要术农业谚语之辩》、《先秦农业史料的整理与注释》、《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考略》、《陆春秋农事四论》、《徐中南草形态及其真伪》等。马宗申还以其深厚的农业经济学专业知识研究了历史上的土地制度和税法,并发表了《西周农业税法考》、《雷区理论解析》、《历史时期中国农业税制的演变》等论文。
风油泉
冯友泉,1918年生于河南省叶县。1944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园艺系,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进入马列主义中央学院,1954年返校担任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从此,他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研究。1958年,哲学家张文发表的《农业八字宪法的辩证关系》受到学术界的称赞。文革后期调任图书馆馆长,主持恢复初期的古代农学实验室的组织工作。他是《中国水土保持概论》编撰组成员,《中国农业科技史稿》编委会成员,参加过多次编撰会议。在讨论中国农业科技史的分期和内容时,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了农业科技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发表在《中国农业史》第一期上,显示了他作为理论工作者的优势。冯友泉的主要研究领域仍然是马列主义的政治理论,但他可以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农业史的研究,这对于确定西方农业古代农业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和培养新的学者大有裨益。
继承遗产,早早迎接新年
辛淑芝去世后,冯友泉和李风启分别担任古农学研究室主任和副主任。他们继承了辛弃疾、史圣翰的遗志,并继续致力于辛弃疾、史圣翰遗志的整理出版工作,出版发行了《农政全书注》、《汉代农书略》、《中国古代农书评论》、《中国水土保持概论》、《农桑记要注》、《徐中南草事集》等传世著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辛弃疾、石声翰遗作的整理工作基本结束,李风启、马宗申、冯友全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农业史接班人的培养。
李风启在主持古代农学实验室时牺牲了宝贵的研究时间,同时又对新农业史家的寻找和培养寄予厚望。邹修德在20世纪60年代向校方建议,希望给辛淑芝和石胜汉提供助手,协助他们工作,继承他们的事业。文革后搁浅。而邹修德出于对古代农学的兴趣,一直是古代农学实验室的亲密合作者。和有权关注邹的特长,主动选择农业史研究项目提交给邹,并联合发表多篇学术论文。1979年,冯友泉独具慧眼,将张博从陕北调到牯牛市工作。李风启和冯友全非常重视张博的培养和提高。李风启不顾张博年事已高,多次带领他去访问。在室里人员紧张、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冯友泉、李风启毅然派张博到北师大学习音韵学、训诂学、古文字学,为张博今后的农业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李风启、马宗申、冯友全指示学校人事部去兰州大学选拔范志民到顾农室工作。范志敏基础好,愿意努力学习。在他们的启发下,他很快长大了。1982年,冯峰被调到顾农室从事文件管理工作。她是冯友全的大女儿。在冯友泉的影响下,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她很快熟悉了文学,并承担了农业史专业研究生的农业历史文学教学任务。冯友泉父女为中国农业史事业鞠躬尽瘁,成为农业史领域的著名故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李风启、马宗申、冯友泉不仅招收农业史研究生,而且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指导论文等方面都做了细致入微的前期工作。根据他们的研究领域,李风启教授《中国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发展史》,马宗申教授《中国传统农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冯友泉教授。招收研究生也促进了古农氏的学术发展,拓宽了研究领域,加强了农业史队伍,扩大了学术影响力。在他们的带动下,古农氏先后申请了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专业史、硕士学位项目,农业史研究生培养被公认为全国所有农业史院校中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单位之一。
1979年,国家在郑州召开会议,召集全国农业史界专家,讨论《中国农业史稿》的编写工作,被誉为中国农业史研究春天的来临。但大家惊讶地发现,西方农民的农业史研究起步早,文革后取得了巨大成就。辛叔治和石圣翰创办的古代农学实验室不仅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生存下来,而且李风启、马宗申、冯友全还在为辛叔治和石圣翰的未竟事业而努力。他们很早就迎来了农业史的春天,为农业史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来源:新闻网
角色:王学丰
网络编辑:刘泽华
1.《华东承启 丹心一片为农史:奠基与承启|致敬西农奋斗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华东承启 丹心一片为农史:奠基与承启|致敬西农奋斗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862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