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天子脚下有很多规则,老北京的礼仪儿确实不少。你从炕桶里站起来关灯休息的话,都不能隐藏规则两个字。

如今有些北京的老礼儿,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是却对北京人意义深远。今儿咱们就从一个“怹”字聊聊,北京那些已被遗忘、正在消失的规矩、老礼儿!

怹,这个字儿读tan (摊),是老北京人对“他”的尊称,主要是用在对长辈、上司或尊敬的人的称呼上。根据“您”转化而来,因为第三人称无敬语,给礼仪交往带来诸多不便,故用“他您”合并,造了这么一个字。可见当时有多重视规矩和礼节!

在过去的北京城里“怹”字和“您”字一样是被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称呼。也可以看出老北京人对于“规矩和礼儿”的注重。从小就给孩子们立规矩。在长辈们眼里,凡事得有个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得就是这个理儿。

饭桌上的规矩老礼儿

民以食为天,老北京人在饭桌上立的规矩很多。这些规矩却反映出老北京人朴素的心理和几百年来养成的风俗习惯及饮食文化。您家现在还有这些规矩么?

1、一桌吃饭要让长辈或者地位尊贵的人先动筷子。

2、饭桌上的座位要按着年纪辈分,长辈坐主席。不过有个例外,孙子辈儿的若受偏爱,可以挨着长辈坐。夫妻一般并排坐。如果专门招待客人,客人可席于主人左右。

3、吃饭不能吧唧嘴、喝汤不能出声儿。喝汤要用勺一下一下轻轻地喝,不能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喝,如果声音过大,被视为对旁边吃饭人的不尊敬和没有教养,像猪吃食。

4、夹菜不许乱翻菜碟儿,只夹眼前的。在盘子里乱翻会被大人敲手!

5、吃饭时不许筷子插在碗里。祭奠死者时,才把筷子竖插在碗里,所以家里长辈最忌讳这个。

6、饭桌上不能用筷子敲盘敲碗。旧时讨饭的乞丐上门造响动,常敲讨饭瓢、拍打牛胯骨。

7、客人碗里的饭吃没了,不能问“还吃吗”(有嫌弃之嫌),也不能问“还要吗”(有乞讨之意),应说“再添点吧”(添与多相伴,多多益善)。

8、吃饭时不能端着碗满处跑,也不能换位子。只有街上的乞丐才是要了一家又一家,不断变化“位置”。

9、不能用筷子直接指人。用筷子直接指人,有骂人的意思。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

说话叫人的规矩

如今北京城里汇聚着五湖四海朋友,大家穿衣打扮都差不多,乍一瞅北京人还真不好认。但在茫茫人海里,您兹要叫我一声儿,从这称呼中,我立马就知道您是北京的!

1、北京人说话爱带个“您”。一个“您”字,是习惯,也是北京人特有的恭敬用语。把你放在我心上,便是个“您”字。在公交车上就算是两位六七十岁的老兄妹,称呼对方还是会用“您”…对别人也总是用您这个词儿!

2、北京人重礼数,跟人说话、请人帮忙都是:劳驾、麻烦您、谢谢不离口。

3、纠正个错误,“吃了么您nei ”确实是老北京人礼节性经常用的词语,不过也不是什么点儿都说。您饭点儿这么问没毛病,要是在大马路上、茅厕旁边儿上也这么说,那可真真是二百五了!

真正走在大街上,

二位见面是先道吉祥后请安。

“呦!大哥您吉祥,

我这儿给您请安啦!您家都挺好的呀?”

“挺好挺好,让兄弟您惦记着,

您家也都挺好的呀?哪天我去府上瞧老爷子~

您瞧瞧,这听着多舒心儿。

不像现在大街上有些孩子,

一见面打老远就喊:

“孙贼~原来是他*的你丫挺的!”

根本是“野调无腔,缺少家教”!

4、北京的“京骂”也是一种文化,透着雅致和睿智。绝对不带脏口儿!把人损得无地自容,你却听不到脏口儿,被骂的琢磨过味儿来,面红耳赤还说不出话来反驳,这才是真正的京骂。那些张嘴你丫,闭嘴孙贼的,还是趁早儿回家刷刷牙再出门儿吧!

走亲访友、接人待客的规矩

1、北京人走亲访友不能空手儿去,好歹拎点水果,是个礼节。

2、老辈儿讲究送“京八件”,京八件分为酥皮大八件、奶皮小八件、酒皮细八件三种。过去,遇到女儿回娘家,给长辈拜年等,都要去糕点铺买一盒大八件提在手中,大方而漂亮。

3、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平日走访亲友,装点心盒子或者果篮儿,其种类要为双数,四样儿、六样儿或八样儿。如果送酒,要两瓶为一提溜儿或四瓶为一提溜儿。

4、送礼有忌讳,注意礼物的谐音。比如送水果不能送梨、桑葚等。梨与离同音,意为分离,不吉利。也不送钟表,“送钟”与“送终”谐音。

5、别人给您斟酒倒茶,应金鸡三点头致谢。别人给您斟酒倒茶,懂礼儿的人就会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轻叩三下,以示谢意。

6、做客时不能进没人的房间。进了没人的房间,如少了东西,自己没法说清。

7、不能随便翻主人家的东西。随便动人家东西,毫无教养,惹人厌烦。

8、做客时主人动筷子后客人才能动,客人先动筷子则对主人不尊重。

9、待人接客有这么一讲儿:“酒满敬人,茶满送人”。进一步的说法是:“茶七,饭八,酒十分。”即劝酒时要斟满,倒茶要倒七分,不能倒满,满了就是在逐客。盛饭到八分满,过了叫“碰鼻梁”,对客人不尊重。另一方面,讲究的客人一般也不“回碗”,也就是一碗之后不再添饭的意思。吃饭的时候不论主客,应该用手平端碗底,如果碗放在桌子上,您也得用手扶着碗沿。“

10、不能当着人的面儿泼茶水,碗里的剩茶倒地上,这里轰人走的意思。

11、倒茶水时不能壶嘴对着人,被视为不礼貌,有对别人撒尿的嫌疑。

12、不反手给人倒酒或倒水,这是对人的不尊重和粗鲁,表示看不起人家。

13、“七十不留饭、八十不留住”。指的是够这岁数的老人来串门,一般是不留饭或留下住宿的,万一吃着半截儿或第二天一早穿不上鞋,纵有千张嘴也说不清了。

行立坐卧的规矩

日常行住坐卧的规矩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习惯,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1、坐着不抖落腿;站着不倚门;说话不高声;不压别人的肩膀;

2、不许斜眼看人。斜眼看人,对人极不尊重,看不起别人。

3、不许抖腿。抖腿给人的印象不好,有点吊儿郎当的样子。

4、不许叉着腿儿站立。叉着腿儿站立,让感觉这个人很轻浮。

5、不许当众嘬牙花儿。当众嘬牙花儿,显得这个人不庄重,缺教养。

6、不许罗着锅儿走着;

7、穿衣不许掳袖管儿;穿裤不许挽裤腿儿。

8、出门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

9、单独和异性在办公室要开着门;

10、自己东西放过道的;要为别人留出通道;

11、买猪、羊肉先买羊肉,后买猪肉,绝对不许提着猪肉进羊肉铺子;

现如今,老北京的这些规矩老礼儿大多被人们淡化,但还依然保留一些精髓,为父母教育子女的家训。然而,在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同时,有不少人迷失了方向,忘了初衷。

15年火了一部老炮儿,不少小辈儿人把《老炮儿》当做真正老北京文化,让人十分不敢认同。老北京讲的是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不是流氓地痞无赖混混。单就老炮儿这个词汇,在父辈时代家长是绝不会让子女接触这样的人的。

这也从侧面说明,如今的八零九零后虽然思想新潮,好像与上一代许多方面格格不入,但其实内心对一些老北京优秀的传统是心存认同的。小编也希望,能够有一部真正反映老北京精神文明的电影出现,让更多年轻人认识老北京的精髓。

内容源自:IN京城

编辑:老娘不想上班

更多精彩关注头条号:老北京故事

1.《怹在爱情里代表什么、HN在爱情里代表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怹在爱情里代表什么、HN在爱情里代表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0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