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

“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北京时间8月7日将迎来立秋节气。岁月吹响更迭的号角,生命走过灿烂的夏天,成熟的气息扑面而来。

2022年8月1日,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县直第三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吃西瓜“啃秋”。

立秋是“四时八节”之一,“立”有开端之意。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实际上,我国多数地方立秋至处暑这时段还是很闷热,并没有“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等现象。在二十四节气中,立秋并不代表暑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处在暑热时段,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

立秋时节,江西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村民用竹晒匾将收获的农作物晾晒在徽式民居的晒架上。(资料图)

立秋,意味着谷物开始成熟了。《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说文解字》中“秋”之含义更加明确:“秋,禾谷熟也。”立秋过后,大自然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从秋野之上眺望,玉米扬花、大豆成荚、棉花结铃,农人们翘首盼望入秋过后雨水充沛,农事兴旺。俗语说:“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望着密密匝匝的作物抽穗生长,农人内心的喜悦洋溢在脸上,又是一个金黄的时节,又是一个收获的秋天。

“立秋”不仅是重要的节气,还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民间有“贴秋膘”“咬秋”“啃秋”等习俗。《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京津等地立秋之日大家喜爱吃西瓜或香瓜,被称为“咬秋”,一个“咬”字将人们挽留清凉秋意、告别炎炎夏日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浙江一带地区,则流传着立秋之日同食西瓜与烧酒的习惯,据说这样可以预防疟疾。无论是啃西瓜、香瓜还是玉米,都是为了对大自然的慷慨馈赠表达喜悦之情。

立秋这天,北京市民忙着“贴秋膘”。(资料图)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从养生看,立秋时节人体代谢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宜以养收为主。秋季主燥,可适量进食香蕉、梨、胡萝卜、莲藕、荸荠、芝麻、蜂蜜、银耳等,养血润燥、调理脾胃。平日里建议以“平补”为主,尤其胃肠功能虚弱的老人和小孩,可以喝点清淡易消化的养生粥,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立秋以后,暑热尚未褪去,过早过多地增添衣物,一旦气温回升,大量出汗后很容易着凉感冒,故俗语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意思是让冷空气对人体进行适当的刺激,提高机体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秋冻”。青壮年或体质较好的人可以适当“秋冻”,对于年老体弱人群来说,一味“秋冻”反而会诱发疾病。建议适时增添衣服,重点保护好肩颈、肘膝关节等部位,防止寒气入侵。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曲欣萍 综合人民网、中新网、百度百科等)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1.《感秋的意思是什么意思、秋瑟瑟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感秋的意思是什么意思、秋瑟瑟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47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