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谢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命题组专家

选自博雅小学堂精讲《课本里的古诗词》第91讲

今天我们来讲杜牧的《山行》。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题目是钥匙

读诗一定要注意题目,题目是钥匙。

山和行放在一起,就告诉我们,不是坐在那里看山,也不是一定要登到山顶。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果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去登山,去爬山的话,那可能就不会出现这首诗了。

这首诗重点不是我要去做什么,而是就是在山中行走。

不像我们现在去玩,一定要去什么景点,景点,是别人给你看的东西。如果自己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观察力,这个旅行才是属于你自己的。

杜牧在这首诗里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一次非常自由,非常散漫,属于自己的一次旅行。他是自由自在走在山间,不是静观,也不是登山,而是有探索,有发现的。

不仅是一幅静态的图

还是一幅动态的图

“远上寒山石径斜”,第一句就写的很美,请注意“远”,“上”,和“斜”。

“远”,从近到远的纵深感。“上”,是一种空间的感觉。“斜”,小路是曲曲弯弯,倾斜着,绕上寒山的。同时,“寒”,告诉我们这个季节应该是秋天。

这几个字,构成了一幅有空间感,构图非常丰富的画,是一幅冷色调的画,而且走的远,走的高,走的曲折,所以这第一句里面交代的信息量,图画感是非常丰富的。

“白云生处有人家”,第一句信息量丰富,第二句他的步履就放慢了,只写了两样东西:白云和人家。

有时候,“生”会写成“深”。哪一个好呢?

第一句已经把纵深感写出来了,没必要再重复一遍,用“深”的话,白云幽深的地方,那不就是寒山的幽深的地方吗?

揣摩一下山的整体的气象,一种意境,不管这白云在哪出现,飘飘荡荡,散扬出来的时候,那个地方隐隐约约有一个人家。

古人对山上的白云有一种想象,认为山石之间,仿佛有一个能孕育出白云的地方。所以古人对于高山上的石头有一个美称,叫做“云根”,云的根基,生根的地方。

于是“生”字,让这幅有纵深感的静态的图,变成了一幅动图,有白云飘飘荡荡的生出,而那里有户人家。

还有句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时候会把“生”写成“升”。“升”是个机械的动作,是死的,而“生”是活的。

跟这里类似,“深”是死的,“生”是活的。

秋天不凄凉

秋天包含着一种傲骨风姿

“停车坐爱枫林晚”,第三句要卖一个关子了,为什么要停下来?因为看到了一幅景象,晚秋时候的枫林,那一定是红色的海洋。

在冷色调的寒山中,突然有一片红彤彤枫林,让人欢喜,让人欣赏。

这枫林到底有多美?最后一句最精彩的出来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跨季节的联想,跨季节的比较。就把他的惊喜感很传神的传达出来了。

咱不妨想想别的诗人有没有写过这样一种,跨季节的联想呢?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冬雪比喻成春天的梨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韩愈的《春雪》也有这样的一种联想,“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雪花穿梭在树间,就像飞花点缀在树间一样。

枫叶,尤其在唐诗里,经常会引发一些比较凄凉的感觉,因为这是深秋的景色。

张继的《枫桥夜泊》,“江枫渔火对愁眠”;杜甫的《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不是一个鲜艳的红色,而是一种凋残的样子。

还有白居易《琵琶行》,“枫叶荻花秋瑟瑟”,《西厢记》里,“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很多诗人看到秋天的枫叶,都会觉得那个红色不是生命的象征,而是凋落的象征,凄凉的象征。

而杜牧在这里写出了秋天的傲骨风姿,不仅是颜色胜过二月花,比花还要鲜艳,而且精神气质也胜过了二月花。

这就好比刘禹锡《秋词》所说的,“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是我跟你们不一样,“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杜牧这首也有这样的气质,写出了霜叶的红色,霜叶带给诗人的惊喜,而且写出了诗人自己内心对于秋天的感受:秋天不凄凉,秋天包含着一种傲骨风姿。

感受杜牧

总的来看这首诗,也是写秋天,但是不像很多诗人写秋天写的那么凄凉,哀婉,而是非常的俊爽。古人经常用俊爽形容杜牧。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又帅又酷。读起来让人觉得精神一振,带来一种很深远的,积极向上的一种激励,一种审美的震撼。

所以咱们不妨再多读几首杜牧的诗,找一找,杜牧的诗里面还有没有这样一种又帅又酷的诗呢?

中国诗词大会命题组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谢琰

1年100讲

精讲小学教材100首古诗文

每周一、三、五早7:00更新

点击原文,了解详情

1.《杜甫的三行是什么 杜甫三次被贬的地点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杜甫的三行是什么 杜甫三次被贬的地点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88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