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中,何监所住的地方叫“乐游原”,我们隐约能够感觉到所谓“乐游原”应该是一片静谧高雅之地。

《长安十二时辰》第17集截图

那么“乐游原”在唐代到底存在与否?古代的“乐游原”有什么发展历程?唐代文人眼中的“乐游原”有什么特殊意义呢?今儿来说说这个千古名胜——乐游原。

一、乐游原的地理位置

1.“乐游原”的具体位置

唐代的长安城有108坊,其中“东市”正南边的第三个坊叫“升平坊”,“乐游原”就在这里。

这个地方是现在西安市的什么地方呢?大概就是今天西安市大雁塔东北部、曲江池背面的黄土台塬。

2.“乐游原”的名称由来

乐游原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有记载说“神爵三年,起乐游苑”,就是说,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在原上建立了乐游苑,并且建了一座乐游庙,成为汉代长安城东南郊的一个游览场所。所以说,“乐游原”源于“乐游苑”,因为谐音,所以后来被传为乐游原。唐代有名的“青龙寺”就在这里。

3.“乐游原”上“青龙寺”的演变

唐代有一座有名的寺院叫“青龙寺”,电影《妖猫传》中对青龙寺有大量的描写。

《妖猫传》中的青龙寺

唐代的文人也有很多对于青龙寺的描写和记录,比如朱庆馀的《题青龙寺》: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

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仁方。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关于青龙寺地址的起源和演变,给大家梳理了一个表格:

自制图表01

二、乐游原的周边环境

《雍录》“宣帝”条亦曰:“乐游庙在杜县曲池北,因苑为名……曲江之北又为乐游原及乐游苑及汉宣帝乐游庙也。庙至唐世迹基尚存,与唐之曲江、芙蓉园、芙蓉池皆相并也”。

隋唐时期的乐游原与南面的曲江池、芙蓉园、杏园、大雁塔形成了长安城东南部最大的一处园林风景区。

《长安十二时辰》截图

曲江池与乐游原南北相望,位于乐游原原下,长安城东南角。长安城内有很多处园林风景,有皇家园林、有私人园林、有公共园林,但多数是人工雕凿,缺乏天然灵气,而唯独乐游原集人工与自然于一身,成为长安城著名的游览胜地。

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

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

自制图表02

由于乐游原上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城中景色,可尽收眼底,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灵感,所以作于乐游原上的应制诗境界也较为开阔,物象阔大壮美,展现了盛世气象。

三、帝王寻欢的乐游原

在乐游原,帝王们除了像上面说的声势浩大的公开游宴以外,还经常微服出游至此。

《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孟阳(左散骑常侍潘孟阳,居于升平坊)盛茸第舍,妓媵用度过侈。宪宗微行,至乐游原望见之,以问左右,孟阳懼,不敢治”。

自制图表03

另外,权位高极一时的太平公主也非常喜欢乐游原的景色,因此在乐游原修建了山庄别业,经常在内举办宴会,邀请一些朋友或大臣到山庄赏景游玩。为了显示她的尊贵和地位,修建的山庄规模非常宏大,设宴场面极尽奢靡。

韩愈在《游太平公平山庄》中描写山庄之大:“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闉。欲占前边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四、诗人慨叹的乐游原

唐代文人登上乐游原、藉景兴情,常常感怀古今,抚今追昔。

可以说,俯视可见长安,远眺可见汉阙唐陵,乐游原连接着过去和现实,透析着古今兴亡盛衰之间的联系。登临乐游原,远眺俯视,两相对照,自然兴起抚今追昔之叹,诗人们站在“乐游原”上缅怀历史,也因此而创造着历史。

因此,诗人所做这一类感慨诗就很多,举例如下:

自制图表03

乐游原上伴随着这份萧瑟秋意的,常是一抹残阳,夕阳光辉渐趋黯淡,已不再只是惋惜的感伤,而是凄厉的悲怆了。

《长安十二时辰》截图

1.《乐游原古诗里的两个地点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乐游原古诗里的两个地点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97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