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是中国式读书法,自古以来,汉诗文就是这样读的。它有一定的规矩,通过吟诵规矩中的“高低长短”可以让人们体会古诗词的声韵之美,快速理解古诗文本身的含义。同时吟诵也是汉诗文的创作方法,所以今天就让我们用吟诵来还原《定风波》本来的声音,解读其中的涵义。


吟诗图-宋 梁楷 太白行吟图

吟诗图-明 徐渭 驴背吟诗图


在用吟诵解读这首词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定风波》这个词牌名的特点,它共有62个字,上阙五句,三平韵,二仄韵;下阙六句,四仄韵,二平韵。这样的调子是一种比较谐婉、婉曲的曲调,以隔句或者三句一谐韵为标准,韵味均匀,又多选平声韵部字,呈现“纡徐为言”的一种姿态。苏轼的这首词是此调的正体,上下阙以平韵为主,分别是“声”“行”“生”“迎”“晴”,上阙第三、四句的“马”和“怕”,下阙第一、二,四、五句又渐入仄韵,为“醒”“冷”“处”“去”。整首词押的下平八庚韵,这是一个矜持而悠长,清静而淡泊声情的韵。“马”是 “马”韵,“怕”是“祃mà”韵,词可以上(三)去(四)声通押,有率真、豪放之感。下阕的“处”和“去”,押的都是 “语”韵。宋词大致都是这样填出来的。


吟诗图-苏轼吟诗图

这首词是苏轼在“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所作。词前小序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这里的“沙湖”在黄州东南30里,有一天苏轼在去沙湖路上遇到下雨,本来是有雨具的,但途中以为不需要就让人带走了,结果后来竟下起了雨,同行的人一下子就被雨给打乱了,衣服湿了、鞋子脏了,心就乱了,只有苏轼认为,不管心乱不乱、紧张不紧张,雨始终要打到身上,又何必觉得狼狈呢?所以他说:“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就是苏东坡之所以为苏东坡了——他有一种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狂风骤雨总会过去,紧张和狼狈也于事无补。“已而遂晴”,果然没多久,就雨过天晴了。苏轼想到自己的遭遇,“故作此”了这首词。

词的吟诵方法和格律诗一样,适合运用吟诵规则中的“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短韵长”,即平声读的长而低、仄声读的高而短、入声字读短促、韵字拖长读。古代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平声对应现在的一声、二声;上声对应三声;去声对应的四声;入声字目前基本消失,可以查对入声字表。“平上去入”四声中,除了平声是平声,“上去入”都是仄声。

“—”代表平声,即1、2声;“∣”代表仄声,即3、4声,“<”表示仄声韵,“!”为入声字

我们先说上阙: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中的“莫”是入声字、“听”古音是去(四)声,所以都是仄声,要读高,表示强调,强调不要理会、不要在乎“穿林打叶声”,虽然雨水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马上就要打到我身上了,但是我就是不理会它。“穿林”是平声,要拖长读,因为雨水穿林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打”是仄声、“叶”是入声,要读的高、速度稍快,表现力量很强烈,雨点打在叶子上清脆、急速。“穿林”低而长、“打叶”快而高,徐疾有致,用字特别讲究。“声”字拖长读,一是韵字,二是表示雨声连绵不断,下得好大的雨,耳边似乎听得见噼噼啪啪的声音。这一句里,“穿”和“打”两个字把打击的力量写得那么强,但是“莫听”一下就把它们全都否定了。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儒家最起码的修养。这里的疾雨不只说的天气情况,还象征他一生所经历过的迫害。

第二句“何妨吟啸且徐行”, “何妨”两个平声,拖长读,表现出诗人的潇洒与从容!我不在乎外界的打击,我选择的路我仍然要走下去,而且我过去怎么走现在还怎么走。“吟啸”要读高,“啸”是仄声要比“吟”稍高,“吟啸”就是大声的吟诗唱歌,代表了一种乐观的心态。“且”是仄声,强调我不只要“吟诵”还要“徐行”,“徐行”都是平声、拖长读,“行”是韵字,要比“徐”拖的更长,用声音的拉长来表示慢慢行的速度与状态。

所以,这两句表面上写的是途中遇雨,实际上是写苏东坡面对人生打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境界。苏轼晚年被贬海南,作了《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里面就有一句“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所谓一个人,不仅不能被外界恶劣的环境打倒,还要能够观察、欣赏、体会这个世界。人,不只是在顺利的环境之中能完成自己;在困难的环境中,也同样能够完成自己。这里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从容而潇洒的乐观的心态。

第三、四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竹杖”是仄声,读的高而短,表强调; “芒鞋”是平声,拖长读,带些感叹之意,这四个字连在一起“竹杖芒鞋(呀~)”何等的潇洒。诗人接着说“轻胜马”,“轻”是平声,读的比“胜”要低一些,因为“胜”是个仄声字,但是比“芒鞋”稍高一点。“胜”是第三句里最高的,强调“比马好”,实际生活中“竹杖芒鞋”是抵不过骑马的,但是在这里作者却说“轻胜马”,为什么呢?这是词人独特的主观感受。“竹杖芒鞋”是老百姓的一种着装,而“马” 是做官的一个标志,古代做官叫“走马上任”,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写道“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这个“轻”是什么,他联想到“无案牍之劳形”啊,所以“轻胜马”,内心是闲适轻松的。所以接下来第四句说“谁怕”,“谁”是平声,拖长,“怕”是仄声,读的高而短,很坚决,强调我才不怕。

第五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一”是入声,读短促,“蓑”是平声,拖长读,“蓑”是一种雨具,但是诗人并没有雨具,所以这个时候其实由实到虚了,“一蓑”感觉就是整个世界。“烟雨”读高,“雨”最高,一是因为“雨”是仄声,二是强调风雨之大、之强。“任”读高,强调诗人的洒脱,“任性”,“任意”。“平生”两个平声,都拖长,“生”是韵字,拖的最长,这就是苏轼的一生,有起有落,让他能够抵挡风雨的是他内心坚定的信念,是他强大的内心,阔达的胸怀,和随遇而安、泰然处之的生活态度。

苏轼在作《定风波》的同一年还作过《渔父四首》、《调笑令·渔父》,这些诗歌意象用的都一样,可以拿来作为参考,去理解《定风波》。辛弃疾有两句词说:“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意思是我们不要为了逃避春天的阴雨而不肯出门,否则,春天经常是阴雨天气,难道我们就把整个春天都放过去吗?有的人老抱怨我没有马骑,所以不肯出门。那如果你永远没有马,难道就永远不出门了?苏东坡现在虽然没有马,也没有雨具,但是他有竹杖,还有芒鞋,所以在风吹雨打之中他依然吟啸徐行,走自己的路。这是多么强有力的自持、自立和自信!


“√”代表三声的韵,“\”代表四声的韵,韵字不用竖线标记

下面我们来说下阙,第一、二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料峭”两个仄声,读高,表强调,“料峭”指的是春天乍暖还寒的寒冷,对应后面的微冷。“春风”平声,拖长,“春风呀~~”。“吹”平声,稍拖长,风吹来有一个过程。“酒醒”两个仄声,要读高而短,强调酒醒了。“微”字,拖长,“冷”字稍高一点,人在醒觉之后,会有一点儿冷的感觉。

第三句“山头斜照却相迎”,“山头”是平声,拖长,空间上的延展。“斜照”读高,“照”是仄声,读的最高,强调照过来的那些温暖的光。“却”是入声字,要读的短促,有几分惊喜。“相迎”两个平声,拖长读,“迎”是韵字,要比“相”拖的更长,温暖的光由静转动,当你刚刚从寒冷的风雨中经过,忽然一抬头,看到了山头西斜的太阳,心中马上升起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在这个时候,你就更加确信雨后终究会晴,会对宇宙间的循环有一种感悟,也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

第四、五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回首”中“首”是仄声,读高,强调回头看。“向来”的意思就是我们过去所在的地方。“来”平声,拖长,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延展。“萧瑟”表示不好的,“瑟”是入声字,要短促,顿一下,把“萧瑟”的感觉体现出来。“处”是仄声,读的短而高,强调“这就是那个萧瑟的地方呀”。“归”是平声,拖长,体现时间感,“去”是仄声,读的短而高,坚定的感觉,“归去”,表面是说归去的路上,或者说回到住处,实际上也指归隐江湖,苏轼现存的诗词中,“归”字出现了一百多次,例如《行香子 述怀》中的“几时归去,做个闲人”。

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是仄声,读高,表示强调。“无”是平声,拖长读。“风雨”读高,“风”比前面的“无”高,“雨”是仄声,读的最高,强调风雨,强调不在乎外部的打击。“晴”是平声,也是韵字,要拖长读,“晴呀~~~”,这是苏轼的感慨。我们都知道天气,不是风雨天就是晴天,既不是风雨天又不是晴天,那是什么天?所以这句不是实指,“风雨”是外部的各种打击,是一种不幸;“晴”是一种温暖,是幸。“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意思是,无论不幸,还是幸福,对我的心都没有干扰,都不能转移和改变我。风雨是外来的,我还是我;晴朗也是外来的,我也还是我。我现在悠然自在地走我自己的路,在我心中,既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这是一种超脱于风雨阴晴之上的阔达。

所以《定风波》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词,他最大的作用在于生命观的培养,不畏艰险,乐观向上。


1.《定风波中的徐是什么象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定风波中的徐是什么象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342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