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鹏(1935-2012)
杨学鹏教授指出:“三阴三阳是阴阳概念的进一步细分。”[6]遗憾的是,杨教授生前并没有时间对三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摘要:在杨教授阴阳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十二经脉的分布,分析了三阳空的内涵,用现代数学语言重新解释了三阳空的分布,促进了中医阴阳理论的现代化。
1 .《黄帝内经》中的三个阳相关概念
发生频率统计
《内经》阴阳和三阴三阳概念的出现频率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阴三三阳”这六个具体概念的使用频率并不比《内经》中的“阴阳”一词少,但作为这一系列概念的总称,“阴三三阳”在苏文的《阴阳离合大论》、《热论》、《天元纪大论》中只出现了3、1、4次,而在《灵枢》中则没有出现。
“三阴三杨”共有九个概念,分别是《苏文》和《灵枢》的1023倍和705倍。考虑到《苏文》约有10.9万字,《灵枢》只有7.8万字,两本书使用“三阴三阳”的相对频率基本相同,“三阴三阳”的综合概念主要在《苏文》中解释。
2.杨空之间的定位
构成三个阳的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是什么意思?“三阴三阳”概念的明确界定来自于“苏文阴阳离合”;
“圣人立于南,前曰光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谓少阴,上曰少阴,谓孙。太阳,其根始于阴,止于命门,在阴中称为阳。身体中间,叫光明。光明之下,称太阴。太阴以前叫阳明。阳明起源于里道,阴中称阳。厥阴之表名少阳,少阳之根始于银翘,在阴中称为少阳。”
这段话虽然字数不多,但是涉及到很多概念,包括光明、太冲、、地、前、后、上、下,都是方位概念。
首先,贤者面对南站时,前面叫光明,后面叫太冲。如果以人的纵轴为坐标原点,人可以分为两个象限(图1),其中太冲象限的“地”叫“少阴”,少阴的上半部叫“孙”。
人的前后象限很清楚,但“地”代表什么?阴天顶看哪里?按照平时的理解,会有很大的混乱和迷茫。
在这里,我们需要借助实际的三个阴三积极立场来纠正上述内容。
图1。圣徒站在南方形成的坐标系(俯视图)
《苏文阴阳离合论》中的三阴三阳代表十二经脉,因为三阳的根是三阳经的井点,是足三阳经。同理,后面说的三阴就是脚三阴经。人体内这六条经络的循环位置是已知的,但针灸模型上通常描绘的经络位置只是经络在体表的投影,实际位置要根据灵枢经络的描述来确定。入腹属于脾络胃。脾经在腹部的路线投射到足阳明胃外的体表,但仍属于腹部区域,所以对于人体坐标系来说处于“前中”位置。
足少阴肾经的以下行为是“表里贱,大腿上贱,属肾络膀胱”。肾经到达躯干水平后,经过脊柱,位置大概在腹壁背侧。但现代针灸经络模型是在腹部任脉两侧画足少阴肾经,这里却明确指出是“冲”
可能是“古空伦”有“冲脉者,从起,少阴者,侠肚脐上胸散”,但黄龙祥指出,文中“少阴”为后人所改[7]。我们知道肾位于背侧腹膜外棘的两侧,正是足少阴肾经经过的地方,而膀胱经与之相邻,表里经在解剖学上是相对应的。
足厥阴的肝经“贱在腘上,沿股阴流入发中,绕阴器,达小腹,挟胃属肝络胆,经膈,铺胁肋”。我们可以看到,肝经“达腹”后也进入腹腔,否则不会“挟胃”、“穿膈”,但其在胸腹腔内的循环是“散肋”。在躯干侧,其在体表的投影靠近胆经。所以这三条阴经和对应的三阳经是一内一外,一表一内的关系(图2
图2。人体躯干足六经分布示意图
图为观察者站在南面时的俯视图
明确足六经的位置,再看苏文阴阳离合论对三阴三阳位置的描述。根据图1,太冲是人类的后半部分。我们认为观察者从人体内部向外看,靠近观察者的地方就是“地面”。所以“太冲处”应该是后半部靠近观察者的地方,也就是足少阴肾经经过的地方。在《苏文阴阳离合论》中被命名为“少阴”。
用同一个坐标系,“少阴之上”通过“少阴”从身体向外看,远离观察者的方向是“上”,即足太阳子午线所在的位置,“阴阳离合论”称为“太阳”。
后者的“中上,名为光明”相当令人费解,因为在“光明”被定义为人类的前方之前。如果把“中上”理解为人的中部,那么“中上”就是人的上半身,这里也叫光明,这与前面光明的定义相矛盾。所以需要旋转坐标系,使人的站立姿势可以沿矢状面旋转90°,变成仰卧位,那么,“中间上”仍然是身体的前半象限——光明,而“光明下”则是指前半象限靠近人体内部的地方,也就是太阴,也就是腹部前面脚的脾经循环的部分, 而与观察者相比,“太阴以前”,即脾经之外,正好是足阳明胃经。
最终的《厥阴表》并没有先定义厥阴,厥阴的位置是在阴三后来的论述中提出来的,而足少阳的胆经是在人体一侧。阳明前后,厥阴在少阳,可得厥阴之位。上述三位杨的立场描述可以用图3来说明,这与等人的观点[8]不谋而合。
图3。根据“苏文阴阳离合理论”
阴三三阳的位置由三阳的内容决定
图为圣女面朝南时的俯视图和仰卧时的内视位置
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三阳经之间的关系,后面是对阴三的特别描述:
”皇帝说,“我愿闻三阴。齐伯曰:“外为阳,内为阴。”。不过中间是阴,叫太阴。太阴根始于隐白,名为阴中之阴。农历后称少阴。少阴起源于涌泉,在阴中称为少阴。少阴之前叫绝阴。"
这一段进一步解释了三阴。首先是太阴的位置。“外者为阳,内者为阴”强调观察者在体内的坐标系。「中间一个是阴,冲下来」是什么意思?
王冰注:“冲动在脾下,故言在下”,但本文从未涉及到冲动,《苏文聚通论》有:“冲动始于关元,直上腹部”,伴随足少阴肾经在腹部的循环,而与足太阴脾经无关,可见理解有误。
笔者认为,这里的“冲”指的是太冲,即“其(太)冲而下”。如前段所述,“中体上,名为光明”不应指上半身。考虑到两个地方的“光明”指的是同一个区域,只能用仰卧姿势来理解。这里“其冲而下”也表示圣人目前是仰卧姿势。"
明白一切都是相对于圣人自己的坐标系,就很容易理解“农历月之后,叫做少阴”。虽然贤者仰卧,但前后的相对关系并没有改变。无论站着还是躺着,少阴总是在太阴的后面,也就是人的后面,而厥阴在边上,也就是在它的前面,也就是“少阴之前,叫厥阴”。阴三的位置如图4所示。它们与描述三阳时阴三的位置(图3)和足阴三经的位置(内)有关
图4。贤者仰躺时观察到的三个阴位
a是人体左右轴的侧视图
b是从人体的垂直轴向看去的剖视图
3.用准极坐标系统确定三个太阳的位置
为了解释三个阴三太阳的位置,我们首先建立一个准极坐标系,它由以下部分组成:
首先,人体被近似为一个圆柱体。圆柱体的中心轴是人体的垂直轴。一个X轴从轴上的一个点(极点)发送到人体的面部,相当于人体的矢状轴。站着指向南方,躺着指向天空空。极坐标的极轴OX与此轴重合。还有一个穿过垂直轴并垂直于X轴的平面mm,命名为中体平面,相当于穿过垂直轴的冠状面。它把人分成前半部和后半部,形成前光明和后太冲两个区域。
从人体顶部向下看,形成人体水平面的俯视图,图中任意一点到极轴的距离称为极径(ρ)。根据图2,人体分为两个区域:内部和外部。在外区运行的称为阳经(三阳经),在内区运行的称为阴经(阴三经)。
我们使用一个抽象的极径1作为边界来区分人体的内外区域。小于1的点构成内部或内部区域,而大于1的点构成外部或外部区域。外部区域的外边缘是人体的边界。假设它的极径是2,超过2就在人体外面了。
人体水平面上任意一点的直线与o极和OX极的夹角为极角(θ)。使用这个坐标系,我们可以用数学方法描述由三个阴三太阳组成的区域(图5):
图5。用准极坐标系描述的三个阴三杨位置
A.只考虑三阴三杨的立场;
B.杨考虑了一下的左右位置
农历:(0 < ρ < 1,300 < θ < 60)
阳明:(1 < ρ < 2,300 < θ < 60)
少阴:(0 < ρ < 1,240 < θ < 120)
孙:(1 < ρ < 2,240 < θ < 120)
厥阴:(0 < ρ < 1,60 < θ < 120)
和240 <θ<300)
邵阳:(1 < ρ < 2,60 < θ < 120)
和240 <θ<300)
此外,可以通过角度来区分左右,以形成12个区域(图5b)。
左月:(0 < ρ < 1,0 < θ < 60)
右月:(0 < ρ < 1,300 < θ < 0)
左阳明:(1 < ρ < 2,0 < θ < 60)
右阳明:(1 < ρ < 2,300 < θ < 0)
左少阴:(0 < ρ < 1,240 < θ < 180)
右少阴:(0 < ρ < 1,120 < θ < 180)
左太阳:(1 < ρ < 2,240 < θ < 180)
右太阳:(1 < ρ < 2,120 < θ < 180)
左厥阴:(0 < ρ < 1,60 < θ < 120)
右厥阴:(0 < ρ < 1,300 < θ < 240)
左少阳:(1 < ρ < 2,60 < θ < 120)
左少阳:(1 < ρ < 2,240 < θ < 300)
分左右的好处是保留了原有的左右厥阴-少阳地区,不用“和”增加数学描述的复杂度,而太阴-阳明和少阴-太阳地区又分为两个,分为左右,这与实际经络有左右分支是一致的。但《内经》并不强调左右之分,三阴三阳之分是根本。
与笛卡尔坐标系不同,该坐标系将一个360°的平面划分为三个120°的区域,即太阴-阳明区域、少阴-太阳区域和厥阴-少阳区域,其中厥阴-少阳区域在两侧被划分为60个不连续的区域,而笛卡尔坐标系将一个平面划分为四个90°的象限,两个变量X和Y的正负值为(X. x<0,Y > 0;x<0,y < 0;x>0,y<0 ).
此外,现代数学的象限与该坐标系的三阴三正区域也有一些区别。前者是有边的无限区域,后者是极限直径限制的有限区域,位于人体内。实际人体是前后平坦的近似椭圆,其角度分布与圆柱体略有不同。
4.建立“站在南方”的圣人坐标系
在上述准极坐标系中,站在圣人南侧的X坐标轴和MM平面似乎已经失去了作用,即只能用极坐标的极角和极径来完整划分三个阳,而X轴和MM平面所显示的光明、太冲等方位信息,以及用于定位的“太冲之地”、“光明之下”、“太阴之前”,与三个阳都没有关系,无法充分体现《内经》的原意。
因此,我们尝试用半笛卡尔坐标系和半极坐标系来描述三阴三太阳的区域。
半笛卡尔坐标系只有一个X轴(或Y轴),不考虑另一个坐标轴,而半极坐标系只考虑极径,不考虑极角。用R代替ρ作为半极坐标的极径,R分为3个极径范围:1、2、3。X轴按照“南”南北。以人体中间的纵轴为0点,确定正、负象限。前者为光明,后者为太冲,使X=1,2,3,-1,-2,-3,产生和mm。
图6。通过半笛卡尔坐标系和半极坐标系统
由“圣人坐标系”组成
r < 1的区域代表胸腔和腹腔的内部
农历:(1 < x < 2,1 < r < 2)
杨明:(3 < x < 2,2 < r < 3)
少阴:(-2 < x
Sun: (-3 < x
厥阴:(-1 < x < 1,1 < r < 2)
邵阳:(-1 < x < 1,2 < r < 3)
这个坐标系在描述厥阴-少阳地区时省略了“和”的说法,形式上更简单。这个坐标系中的半笛卡尔坐标系主要定义南北前后,半极坐标系统主要定义内外上下。这两个坐标系在概念上有一定程度的重叠。比如“天地”可以是从笛卡尔坐标系原点往外看时靠近原点的区域,也可以是从极坐标极点往外看时靠近观察者的区域,两者也可以称为“上下”,即地面向下,天空向上。而太冲和光明是笛卡尔坐标系专门定义的,所以“太冲之地”是a-2 < x
半极坐标系主要区分表里,在确定厥阴-邵阳地区时尤为重要。
首先,厥阴定义为少阴之前和太阴之后的半笛卡尔坐标,所以厥阴应该在太阴和少阴之间。所以定义太阴和少阴离原点一定距离(太阴:x > 1;少阴:x
邵阳位于厥阴面,不能用半笛卡尔坐标来定义。这时半极坐标起作用,少阳定义在厥阴的表面,即厥阴的外环位置。就这样,杨三个都靠自己了(图七)。
图7。三阴三阳经在四肢的位置
左右手脚合拢,内侧向外弯曲后,
与躯干经络位置相比
坐标系定义的三个负区域连续相连,而三个正区域有一定程度的分离,与实际情况相符。人体的三阳经跨度很大,阳明在前,少阳在外,太阳在后;三阴经分布在四肢循环中的臂、腿内侧,两臂或腿并拢,再将内侧适当向外弯曲。此时所有的阴经都回缩到体内,而外界则被左右三条阳经所包围,与图2所描述的躯干层面的阴阳经分布完全相同。因为坐标是由“站在南方”的圣人建立的,所以被命名为“圣人坐标系”。
Sage坐标系有两个观测点,一个是向南睁眼时半笛卡尔坐标系的原点,一个是闭眼时的半极。因为上下的具体含义是天地,“中体上,名光明”,“冲下”暗示圣人此时仰卧,中体位面前的“光明”由前变上,太冲由后变下。
贤者对三阳位置的描述会采用不同的姿态,在半笛卡尔坐标系和半极坐标系之间切换,给我们的理解带来困难。但也许这就是实际情况:圣人是通过内证看经络的,这叫内反射。有时候,他会睁开眼睛,去确定人与天地的关系。有时需要将意识沉入腹部,仰卧位用元神观察经络。
5.从圣人坐标系的角度
十二经脉水的位置及阴阳属性
《灵枢·水镜》中有一段描写十二经脉相对位置的话:
“足阳接近清水,属膀胱,但水道不清。足少阳与卫水有关,但属于胆。足阳明属于胃,而足阳明属于海和水。足太阴贴湖外,属脾内。足少阴外与乳水同用,内属肾。足厥阴与水结合,属肝。手太阳是外淮水,内属于小肠,但水路是外的。手少阳与罗水同用,属三焦。手阳明贴河外,属大肠内。月手外贴河,内属肺。手少阴,合于水,而属心。手掌属于张水和心包。.....所以,海之北为阴,湖之北为阴中之阴,漳州之南为阳,江之北为阳中之阴,江之南为阳中之阳。阴阳也在这一隅,所以人和天地也在其中。”
上一段描述了十二经脉与自然界十二江河的对应关系,省略号下一段提到的阴阳属性如果用自然界的江河就很难理解了。
中国的海在东面,海的北面在哪里?有许多湖泊。湖的北面在哪里?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如果我们把海、湖、张三者翻译成经脉的名称,再参照圣人站到南方所形成的参照系,我们就可以明白下面的关系:
"所以,海北(《足阳明经》)是阴的." alt="极径 《内经》解证 |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概念的空间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