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泰国国家石油公司(PTT)和中国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公司合资,将负责接受委托生产中国电动汽车(EV)。PTT的EV部门负责人透露,正与中国的新兴厂商进行谈判。PTT方面计划与销售业绩较好的EV公司合作,为实现2024年启动生产的目标创造条件。日系厂商主导的汽车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的气氛日益高涨。
PTT的EV业务子公司阿伦普拉斯公司董事总经理伊可猜接受了日本经济新闻社采访。
PTT于2月与鸿海精密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在泰国东部建设总投资额达10亿至20亿美元(约合1230亿至2460亿日元)的EV工厂。伊可猜说:“我们将在2022年年中着手推进建设计划,在2024年初做好生产准备。”
该合资企业旨在利用鸿海精密正在开发的EV底盘和软件,接受多家制造商的整车生产委托,将鸿海精密用智能手机建立的商务模式应用到EV上。
与中国公司签署备忘录
伊可猜强调:“(汽车厂商)通过共享生产设备,可以节约制造费用和时间。”
伊可猜表示,作为接受委托生产的第一波,该公司正与总部设在中国浙江省的新兴EV厂商合众新能源汽车公司进行谈判。据麦柯莱依斯信息咨询公司统计,合众汽车2021年EV销量约为7万辆,居世界第18位。合众汽车与PTT于2021年11月签署了销售业务等相关的备忘录。
合众汽车正探讨在泰国生产右驾驶座汽车,目的是扩大在中国以外国家和地区的销售。在中国是右侧通行左侧驾驶,而在泰国是左侧通行右侧驾驶。合资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右驾驶座EV的生产基地,以向与泰国一样左侧通行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出口产品。
合众汽车品牌公关负责人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社采访时表示:“我们确实有(与PTT等公司的合作)计划,正共同努力实现它。如果有具体进展,我们会公布。”
PTT参与EV业务是响应泰国政府的减排政策而采取的行动。泰国政府提出了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PTT也计划在同一年实现集团整体的净零排放。PTT还于2021年8月推出了中长期计划,包括扩大引进可再生能源和利用氢能源。
其中主要是EV相关业务。泰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国产车3成是EV的目标。不过,生产和销售份额约占9成的日本车应对迟滞,PTT作为泰国最大的国有企业发挥向EV转变的先导作用。
PTT还负责通过集团企业生产EV电池和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其构想是,敦促生产汽油车零件的当地企业加入EV业务,“建立从上流到下流全覆盖的生态系统”(伊可猜语)。
在能源业务方面,泰国湾气田趋于枯竭,PTT有必要开拓新的收益来源。在中长期计划中,PTT提出了包括EV在内的新业务利润占公司总利润30%的目标。
影响日系车优势地位
在泰国以外的东南亚国家也是如此,当地企业与中韩厂商联合参与EV相关业务的动向显著。在马来西亚,生产棕榈油等的当地企业菲尔德曼集团1月宣布设立中国长安汽车公司的EV装配工厂。跨行业参与EV业务的动向也已出现。
关于中韩企业在东南亚国家扩大业务一事,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山本肇指出:“日本车在东南亚优先重视混合动力汽车(HV),关于EV业务投资和合作方面的决断迟滞,产生了影响。”
日本车从数十年前开始与零件厂商一起进入东南亚,建立起垂直统一型的供应链,维持了高市场份额。EV与汽油车相比零件数量减半,组装更加容易。产业结构或将变成水平型分工,日本车的优势可能瓦解。(编译/马晓云)
来源:参考消息网
1.《【中国汽车出口东南亚】引发“鲶鱼效应”?日媒关注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东南亚建厂》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汽车出口东南亚】引发“鲶鱼效应”?日媒关注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东南亚建厂》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3350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