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的微型养老院是什么样的?浙江省率先试水的桐庐走出了自己的模式。
“所谓微型养老院,就是引入社会资本,护理不到50张床位,让附近有需要的老人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原籍赡养老人。”桐庐县民政局养老指导中心主任刘晨说:“这种新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和医院的结合。家庭-医院一体化模式是将居家养老中心与民营农村微型养老机构进行整合,优化资源,让老年人得到更专业的照顾和更温暖的服务。”
桐庐有推动微型养老院建设的真正政策保障。近日,《桐庐县关于加快发展微型养老机构的实施意见》出台,县财政每年设立1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补助微型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农村微型养老机构床位10张以上的,给予县级床位建设补贴,具有“机构居家型”的微型养老机构可同时享受居家养老中心的运营补贴;同时,还增加了示范乡镇养老补贴、消防改革补贴、公私和连锁经营补贴、人才补贴等。,大大减轻了微型养老机构的运营压力。《桐庐县关于进一步优化部门服务促进微型养老机构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专门成立了由民政、消防、发展改革、国土、房建、市场监管、环保等单位组成的县级微型养老机构工作协调小组,这意味着微型养老机构引入社会资本,步入规范化道路。
2015年4月,桐庐县阳光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查李梅获得首个在农村微型养老院设立养老机构的许可。
阳光养老服务中心虽然只有21张护理床,但有老人食堂、棋牌室、阅读区、小公园等各种常规功能区。即使是残疾老人,房间里也闻不到任何异味,这离不开护士的专业护理。据了解,这里的三位护工都是当地村民,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他们每天带领老人在花园里播种、施肥、采摘,让老人做一些农活,丰富他们的生活。经过一年多的运营,现在21张床位已经满了。查李梅说,过去农村老人住养老院总觉得丢人,现在那些曾经有过抵触情绪的老人成了“宣传员”,邻村很多老人都来看望咨询。
“我们刚刚率先出台了推进全市微型养老机构规范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多部门并联审批、微型养老机构分级、推进微型养老机构连锁经营等措施,将对其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桐庐县民政局局长丁友利表示,桐庐县正在全面加快推进“以家为本的制度模式”,探索公共建设和私营经营,实现市场化运作。
目前,桐庐已建成5家农村微型养老院,其中军山之家为老服务中心,承接了3家升级的微型养老院,实现连锁经营。
1.《农村小型养老院图片 10张床位也可以办个微型养老院 浙江桐庐探索农村居家就近养老新模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农村小型养老院图片 10张床位也可以办个微型养老院 浙江桐庐探索农村居家就近养老新模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490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