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保险呢,我有话要说清楚,为什么呢?因为我在车上,所以什么时候下车,什么时候话题结束。
上篇文章呢:保险行业主要靠谁来赚得收入?,巴拉巴拉说了很多,其实说白了,就是说了保险公司靠谁来赚得收入的问题?
今天呢,我就在说说保险行业怎么赚钱的问题。
保险公司怎么赚钱呢?
其实没那么复杂,咱们就抓两头就行了。
一个是承保端,一个是投资端。
所谓承保端,最通俗的大白话其实就是收你的保费。而投资端呢,就是把把这些收上来的钱在想着投资点别的,赚点钱。
简单总结为: 保险公司盈利=(投资收益率-负债成本)*投资资产规模。
这个负债成本就是,保费具体来说比如,你买的一些理财保险,公司承诺给你4%的收益,那这个负债成本就是把保费和这4%给投保人的收益也算上了。当然这个只是比较简单的假设,真实情况比这要复杂的多。
就这么简单的一个事,你们咋就搞不明白呢。
你在换位思考一下啊,假设你开了一家保险公司,你要是想利益最大化是个情况?
是不是就是在承保端方面,最好你们这些投保的人都没事(健康险),健健康康啥事都没有,这样我就不用给你理赔了,你好我好皆大欢喜。而在投资端,我把你们这些人收上来的钱,都投资出去,尽可能的获得最大的收益率。你要是老板,你当然是希望这样的了,对不对。
这就是保险行业的商业模式,也没那么复杂,别搞乱了。
如果细分的话呢,大家一定要抓住保险公司的主要矛盾:三差。
这个我相信你不懂至少也是听过的。
(注:我这里说是寿险公司特有的)
所谓三差其实就是:保险精算假设与实际经验之间的差(利差、死差、费差)
这样说你可能不明白,我在进一步说明。
假设你买了一份保险,这份保险在你买入的时候给你约定的利率是4%,但是保险公司在这期间通过投资,拿上你的钱获得了5%的收益,那么利差就是:5%-4%=1%
这个有点类似银行,把钱从储户中收上来,然后再投资,赚中间的差价。
中间商赚差价,买家少花钱,卖家多赚钱.....
同时呢,你这钱保险公司收上来,肯定得管理吧,还有运营,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花钱呢,自然会产生一定的费用,那比如说保险公司一开始预估差不多这笔费用是50万,最后实际却才花了30万,那么费差就是50-30=20万。多出来这20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就是赚来的钱吗?
接下来呢就是死差,这个话题比较沉重,但咱们不能不提,所谓死差呢,就是保险公司雇一堆精算师,算出一个预期死亡率,假设这个死亡率是10%,也就是说100个人可能有10个人死亡,但是呢,实际情况,却只死了6个人 那么这个死差就是10-6=4。这剩下的不好意思,就是我赚的。
具体来说,就是下面这张图:
别小看这三差,它们可是保险公司的盈利来源。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三差都为正。
所以呢,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去研究保险公司的思路,从他的三差占比来看公司。
反正呢,保险公司的收益来自于三差(死差、费差、利差),而目前国内大多数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利差,占比高达 7,8 成,甚至有些保险公司仅仅靠利差吃饭,死差费差处于亏损状态。换句话说,大多少公司主要还是靠利差来增加收入,利差才是其收益的最主要来源。
这里面很有意思啊!
你想啊,本来这个保险行业的盈利来源是这三个方面,但是你却只依赖其中一个(利差),甚至把他当作是利润的主要来源,这从一方面说是过度依赖,另一方面呢,其实是公司能力的体现,因为你没有办法去其他两个方面去获得收入。
最关键的是什么呢?
利差这种盈利模式,大家想一想,其实和银行大同小异,都是从老百姓手里低成本吸收资金,然后自己在对外不管是投资呢还是借款,反正就是赚中间的那点差价。
可是,这保险能和银行比吗?银行有天然的低成本吸取资金的优势啊,另外现在各大金融app,如支付宝,理财通这些的货币基金的出现,银行为了生存利率也在上调,吸取资金的成本也在上升。
那你说保险,你在厉害,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在资金的吸收端,压力其实是很大的。吸取资金的成本上来了,这时候就会对投资端有很大的要求。因此我们会看到最近这几年有部分保险公司盈利已经出现下滑,就是这个原因。
这种情况呢,短期来看可能不明显,你也感觉不到,但是长期来看反而对于一些保险公司是受限制的。
所以说,保险公司太依赖利差,不是啥好事,反而未来可能会带来不小的冲击。因此最理想的状态其实就是三差的平衡。也就是说,我都能捞点钱,这样才不至于把公司自己置身在尴尬的境地。
另外,如果我们去看保险这些个公司投资端的统计你就会发现:
他们还是比较偏保守的,固定收益类安全稳健的产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各位想一下,在资金的吸收端呢,成本逐年上升,而在投资端呢,公司又主要投资稳定的收益率相对不高的产品,所以其实如果严重依赖利差盈利的公司其实压力挺大的。短期内可能看不出啥,但长期来看公司要不改变,业绩其实是有压力的。
就比如说2013年中国人寿开放日的材料公布了三差中“利差”的占比,可以看到在某些年份中国人寿的利差比例超过100%。(虽然数据有点老,最大的原因是各大公司对他们避而不谈)
这从另一方面就说明中国人寿的死差和利差是亏损的,承保利润是负的,利润完全靠投资收益。
因此呢,未来保险的在利润方面的大趋势,绝对是三者的平衡。比如说中国平安,其实已经做的很好了。
我们在中国平安的18年年报中就可以发现,其利差只占34%
这已经可以与 友邦保险相媲美了:
数据是16年的,但就目前来看,两家公司差别不大。
三差的平衡对于公司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好的象征,也更加趋于成熟的占比。
ps:友邦是一家注册在百慕达(北大西洋某群岛),总部在香港,业务范围在亚太的独立上市公司。甚至呢,你如果去看各大研报的话,你就会发现友邦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标尺来衡量其他公司。
坊间号称中国寿险行业有两个标杆:平安人寿和友邦保险,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寿险公司学习的对象。
就比如说17年底发布的“134号文“对18年寿险行业来说还是有不小的冲击,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弱化保险产品投资属性,当然长远来看是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的,所以依靠利差的公司招架不住了,我们从18年整个全国的寿险保费收入来看呢,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下滑,但尽管如此,中国平安的寿险业务依然同比增长20%左右。
这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这个三差的披露你要去翻看各大保险公司的年报中你很难找到他们的情况,而唯独平安这几年有意无意已经开始公布其寿险保单的三差数据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平安在侮辱其他的保险公司,因为其他的公司基本靠利差来获得收益,其他2差基本无望,而平安三差结构优质而且还可以盈利,这从某种程度上我绝得就是“调戏”,有本事也披露呀,但是他们不敢~
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坐的同行你们都是垃圾~
很早之前,我有幸拜访了一位资深大佬,他有个习惯呢就是每天看新闻联播,我当时还嘲笑他这有什么好看的,结果他是这样回复我的:
不管是看新闻联播,还是看报纸,说什么,写什么统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没说没写什么。
如果你能做到这点,那么你看《新闻联播》就会比别人看的更深。比如说:国家领导人与美国总统就XX问题达成了某种协议/取得进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取得建设性进展/取得成果/取得有效成果......,同一件事可能有十几种表达方式,那么到底这个谈判的结果是什么呢?其实都和你说了,只不过你没有识别出来。
这个分析公司也是如此,我们总把关注点放在了年报里说了什么,而不想想为啥它不说什么?
总得来说,三差均衡的模式意味着险企利润释放更加稳定,盈利也相对较强,未来必定是保险公司发展的大方向,因此我们从结构上来说平安的这种结构很优质,当其他公司准备要转型的时候平安已经在这条道路上深耕多年。
至少从成熟国家的寿险行业来看,这是未来的大趋势,比如现在日本,美国的寿险行业的盈利就主要依靠死差和费差。
可惜,正因为众多公司藏着掖着,我们没有办法把这项数据全部拉出来好好给各个公司客观的评判个一二三,但我们可以证明平安之所有成为平安并不是靠其他的花里胡哨的,还是靠的实力。
今天最主要的是我们了解了寿险的主要盈利模式。这个“三差”可是保险行业中最重要的概念,你如果今天把三差搞明白了,你今天就不白看这篇文章。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我从始到终说的都是寿险,最大的原因呢就是因为目前我国的保险行业呢,主要还是依靠在寿险来运作的,就拿最出名的中国平安来说,尽管它是名副其实的金融综合类集团,但是寿险业务依然占据主营收入的一半以上,所以说我们谈保险,就必须要谈寿险。
至于财险这个小分支是个什么情况呢?我们以后不定时的在慢慢说,因为我只要一说保险,肯定不如说其他行业看的人多,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不愿意了解。
最后,我毫不吝啬的可以告诉大家,这个行业我个人很看好,并且在年初到现在一直在布局,这个老朋友应该知道.....只要我不下车,这个保险话题就不会终结。
回答一个热门问题吧!
最近很多人问我平安贵不贵,我告诉你:不贵,至于便宜不便宜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尽管估值的方法一样,依然不妨碍每个人的评判结果都会有细微的差别,每个人的认知,能力圈,价值观的不同都会影响你的判断,因此,投资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反正我个人是长期看好......
更多分析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价值成长。总有你想要的
1.《再谈保险行业:说说保险的盈利模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再谈保险行业:说说保险的盈利模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05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