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IQ 160+ (sd=15)的陈文锦,小万也相信他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
不过,鉴于高智商的人也是人,他们共同的特点,仅仅是在某种智力测验中获得了较高的分数。这并不妨碍他们具有不同的个性与思维习惯,所以这篇文章仅仅是从我个人的经验,讲一讲作为一个在智力测验中获得较高分数的人,我思考问题的体验是怎样的。
很简单,就是一个字
「快」
比如说,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道很简单的IQ题(非常简单,几秒做出来的不要喊)
一个生日派对上,准备了五顶帽子,两顶红色,三顶蓝色。ABC三个人排成一列,A后面站着B,B后面站着C。他们三个人头上都戴着其中一顶帽子,剩下的两顶帽子被藏了起来。他们都只可以看到前面的人帽子的颜色。但是看不到自己的。他们都很聪明。
这时有人问C:“C,你的帽子是什么颜色?”
C:“不知道”
再问B:“B,你的帽子是什么颜色?”
B:“我也不知道”
这个时候,谁的帽子都看不到的A,却说“啊!我知道了~”
请问,A的帽子的颜色是什么?
这个问题最详细的傻瓜解法是这样的:第一个给出的信息是,C不知道自己的帽子是什么颜色。显然,五顶帽子中二红三蓝,如果C看到AB两人的帽子都是红色,那么他便可以马上知道自己头上是蓝色帽子。
所以,我们可以排除AB双红的情况,换言之,AB中至少有一蓝。这时,AB两人剩下的情况一共有三种:
蓝蓝
蓝红
红蓝
然后第二个信息是,B在知道以上信息后,仍然无法判断自己的帽子是什么颜色。这时,由于AB必有一蓝,如果B看到A的头顶是红色,便马上可知自己头上是蓝色。
这时,AB两人剩下的情况一共有两种:
蓝红
蓝蓝
无论如何,A的头顶不可能是红色,所以A的头顶是蓝色帽子。
整个分析过程中,一共需要想到多少层逻辑呢?
帽子的分布是二红三蓝→所以如果看到两顶红帽子,C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帽子颜色;
C不知道自己的帽子颜色→所以AB不是两顶红帽子,至少有一顶蓝色;
B很聪明,知道前面的信息→B知道AB至少有一顶蓝帽子;
如果A头顶是红帽子,B就会知道自己头上是蓝帽子→B不知道,所以A头上不是红帽子;
A头上不是红帽子→A头上就是蓝帽子了。
以上的这几层逻辑,写起来可能有些麻烦,甚至有点绕,但是在高智商的人脑中,这个过程甚至用不了几秒,几乎是瞬发地完成的。
在这几秒的时间内,他们的观察力迅速地提取题目的信息,然后迅速地在脑海中构造了清晰的模型,然后对着这个模型开始迅速地推理,最后行云流水般得到了答案。
而在一个普通人的体验中,他们可能要花上一段时间来解读信息,在看起来太简单的信息前懵逼一段时间,尔后才好不容易发现【C不知道,所以不可能二红】的突破口,然后开始分析B的反应,分析A的反应。
在这之间,他可能由于工作记忆空间太小,hold不住放入的信息,便又要从头推倒从来;又或者记忆衰减太快,中间的某个环节变得模糊乃至产生怀疑了,便又要重新检验一番,待到确信度足够高之后,才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又或者连抽象的整体模型都没有建成,只能在一个个分情况下慢慢地钻。
总之,各个方面能力的不足,都会让他们的思维变得磕磕绊绊,从而降低效率。
而高智商人士相对普通人的优势,很大一部分便是来源于这一个个环节的增强——他们迅捷的反应速度保证他们能快速提取信息。
他们敏锐的观察力能让他们迅速完成模式识别,找出最可能的突破口;他们宽阔的工作记忆空间让他们能hold得住复杂的抽象模型;他们稳定的记忆让他们脑海中的逻辑链得以存续。诸如此类一个个环节的优势,最终导致了高智商人士快而准确的推理。
@韩迪
的回答中提到诺依曼的故事,便需要一个强大的工作记忆空间来存放无穷级数求和的复杂逻辑链。
@DestinyMo
的回答中,这个人便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来实现极速的模式识别,来发现522→1314的潜在规律。
再比如著名的高斯发现等差数列公式的故事,便是用敏锐的观察力在诸多可能组合中,迅速缩小可能性空间,识别出1+100=2+99……的同类模式,再凭借强大的工作记忆容纳了从同类模式到5050结果的逻辑链,最后得出答案。
人类与其他动物思维之差别,便在于可以讨论一些非具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而高智商的人士之高,就在于他们除了可以讨论抽象概念之外,还能根据已知的信息迅速构造一种逻辑理论模型。并且去验证这种模型的正确性。
并且,在这样一件事情的各个环节中——从提取信息到模式识别,到建立模型,到推出逻辑链——他们的效率更高。从而对问题有了更快的求解速度;有时这个效率的差异过大,以至于达到了质变,便不仅仅是速度之快慢,还产生了会与不会之分了。
但是,说了那么多,如果只是表达高智商人士比普通人士强在哪,那未免也太简单肤浅了。我想说的还不止是这个。
更有价值的信息是,通过观察高智商人士相比普通人的厉害之处,我们发现,其实在这里面相当一部分的能力,是可以被后天训练所代偿的。
譬如关系到模式识别的观察力,即使普通人并没有高智商的加成,其在某个领域的相关经验更多了,遇到新问题时能从经验储备中找到相关参考的概率就会增加,便更能“figure out”问题的模式,从而代偿了观察力。比如高考的高分学霸,其解题能力多是同题型高强度训练而来,鬼才相信他们都是是仅有基础知识看到题目马上观察出套路;
譬如建立模型与维持逻辑链的记忆力,对于一个掌握了表示技巧的人,便能轻轻松松地用纸笔来记录下问题的模型和逻辑链,我们平常演算画图等方法就是出于于代偿工作记忆的原理。现在纯心算的场合已经不多了,更加勤于动笔的人并不会在这一方面输给高智商人士;
譬如关系到信息提取的反应速度,也能用更多的时间来弥补;关系到知识利用和迁移的知识提取能力,也能用更高的熟练度与更细致的笔记系统来弥补——高智商人士与普通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当然存在,但是可能会比普通人想得要少得多。
「高智商」这一属性,其实更类似于冷兵器时代的「天生神力」。拥有更强健肌肉的人在同等的条件下自然会比普通人战斗力更强一些,但是赋予一个士兵战斗力的,更主要是他的武器盔甲以及他掌握的战斗技巧。
同样在知识极度丰富与专业化的现代,从每一个具体的专业问题到最基础的逻辑问题之间,都叠满了无数层对常人陌生的逻辑和概念。一个人的智商再高,单凭智商给他的初始加成去解决一个具体专业的问题,就如同一个赤手空拳的壮汉挑战全副武装的士兵一样困难。
所以,智商高虽好,但也需足够的后天训练将其潜力挖掘出来。毕竟天生神力之人,也需流血流汗的锻炼才能成为武艺高强的猛将,否则可能连最普通的士兵都不如。
点击【阅读原文】wanmen005,让小万带你与IQ 160+ (sd=15)的陈文锦,中国高智商协会(胜寒)创始人,并担任会长腾讯视频《脑力男人时代》出题组专家顾问零距离接触。了解聪明人的思维模式究竟是什么?
1.《高智商160+以上的人是如何思考问题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智商160+以上的人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