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著名文作家叶永烈在上海逝世,享年80岁。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叶永烈先生去年做了前列腺癌手术,此后一直住院,但术后恢复不好,死于器官衰竭。目前,叶永烈的儿子需要从国外回来,再隔离14天。上海作家协会将与家人讨论是否公开举行告别仪式。5月15日,叶永烈先生的很多亲朋好友哀悼、惋惜,追忆往事。

勤奋和宽大:

在美国玩了一个多月,经常记录深夜看到的和感受到的

叶永烈先生的侄子、温州商会会长杨芳芳听到这个坏消息后非常难过。“我计划今年去看望我的父母,但我再也见不到我的叔叔了。虽然是骨肉至亲,但世界的每一面聚少离多。叔,侄儿千里之外,夜宿仰望空,向神祈祷,愿叔安息。”。杨的脑海里浮现出许多往事的点滴。

“1993年11月,我住在洛杉矶。舅舅舅妈去美国探亲,基本都住我们家。来之前,我去了几家百货公司给我买布鞋。他在我家住了一个多月,帮我割草,收冬瓜,逛跳蚤市场……我开车送他去旧金山、拉斯维加斯等地参观学习。因为美国公路比较长,他一上车就睡着了。他在美国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和他在一起。中国媒体对他的采访大多是在我家进行的。”杨模仿叶永烈先生勤快、细致、谨慎、宽大,有着温州人特有的对新事物的敏锐感觉。

当时,杨帆帆热爱写作,在《世界日报》上发表了很多文章。“我叔叔在美国期间也很勤奋,经常在半夜用电脑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当时我家只有一台电脑,他经常和我争夺。晚上他坐在电脑前写字,我仿佛被“灵感”附体,渴望用电脑写字。他一离开电脑,我就迅速坐在电脑前。后来我一个朋友送我一台电脑,让我和他解决了‘电脑矛盾’。”杨芳芳说,当时,叶永烈先生在他的电脑上安装了一种中文输入法,这是他第一次用电脑输入中文。回国后,叶永烈先生于1994年出版了《星条旗下的中国》。全书分为《我眼中的美国》《星条旗下的中国》《美国之旅》三个部分。

1995年,杨模仿20岁的年龄,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美国月亮》,作者是叶永烈先生。叶永烈先生写道:“他迷恋文学,已经到了迷恋的地步。没有这样的努力追求,文艺“少女”是不会被它感动的。我相信,如果他一直这样追求下去,总有一天,他会‘娶’那个文艺的‘姑娘’。”“他的性格影响了我的一生。”杨的摹仿说。

深情而正直:

当有家乡的邀请时,他会尽量去温州

“叶先生的离去,是中国文坛的一大损失。他是温州人的骄傲。”资深媒体人惠今先生非常遗憾地表示,他曾于2006年8月8日在上海采访过叶永烈先生,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叶永烈先生家住上海徐家汇。房子很大,300多平米,三层楼,在徐家汇繁华地段不容易。认识叶老师很多年了,听他说他家顶楼有个游泳池,后来改成了图书馆。那是我第一次去他家,他带我参观了这个特殊的图书馆。当我们登上屋顶时,我们看到了一座玻璃房子。抬头,我们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轻轻地飘在玻璃外面。但是玻璃房子还是被2米高的游泳池的墙围着。进图书馆就像走进游泳池,走下台阶。书柜排列得像图书馆,一米多高的书柜上放着几盆花草。”惠今先生说,图书馆占地32平方米,藏书5万多册。每个书柜里的书都是分两层放的,但还是放不下。“在他家里,他有很多书柜,我看到用来存放采访录音资料的铁箱堆得那么高。”

叶永烈先生的工作室在二楼,只有十平米,电脑占据相当的位置。但他的书陈列室也不小,有几个书柜,包括他大学时写的《十万个为什么》和《小灵通漫游未来》,从初版到新出版的版本,等等。他还摆了一个书架,上面有很多假书,都是以他的名义出版的,很多都是关于名人的,多达45种,都是近几年饭后在他家门口的小摊上买的。之后,惠今先生撰写的《焦点访谈作家》在温州都市报“温州学者对话”专栏发表。叶永烈先生在报道中说:“我在上海43年了,但对温州的依恋真的很深。因为那是我的家乡。我老婆也是温州人...在北大读化学是我爸爸的话。她化学很好,毕业后会做香皂和雪花膏。其实我的爱好是新闻,很想像你一样跑新闻。虽然从北大毕业后,我做过电影导演,上海市科协的领导,但我还是坚持写作,回到了最初的起点。所以,我非常感谢《浙南日报》副刊编辑杨本先生,是他鼓励我扬起文学的风帆。人能忘本吗?”

惠今先生多次来上海拜访叶永烈先生。2018年4月13日,由惠今和温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组成的代表团拜访了叶永烈先生,起草了《我与温州模式》一书。叶永烈先生讲了他家三口关于温州模式的文章。“叶先生既多情又正直。每次我去拜访,他都热情地接待我,尤其是在他的家乡温州。不过,每当温州有活动邀请他参加,他都会尽量来。”惠今先生说,叶永烈先生很勤奋,有温州人的性格,就是“短而快”。他看起来像一个作家,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对社会高度敏感的记者。“他经常从新闻的角度展示人物和事件,反应迅速,富有成效”。

爱是无限的:

“私人档案馆”免费捐赠给上海图书馆

叶永烈先生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建立了完善的个人创作档案,对各类手稿、信件、照片、采访录音、笔记、剪报、评论、样书等进行分类保存。叶永烈先生长期从事当代中国重大政治题材的纪实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档案和口述史料,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叶永烈创作档案”,成为研究中国当代历史的一批原始文献。2014年,他将这些采访录音和资料免费捐赠给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数字化给后人听。上海图书馆以“叶永烈特藏”的名义收藏这些文献,这是上海图书馆第一次向中国当代作家的命名文献捐赠特藏。

叶永烈先生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说:“因为我觉得我是历史的记录者,我记录的历史不属于我,所以全部捐给了上海图书馆。我死后,我想我应该在我的墓碑上刻一个:请到上海图书馆来找我。”“我们已经将叶先生对上海图书馆的采访录音数字化。前年他亲自来看我们的转录站点,对我们的转录设备和管理流程非常满意。”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说,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非常难过。“今年一月我们去医院看了叶先生。当时他老婆和家里保姆说等情况好转了我们再给他最新的捐赠证明。我们一直在等他好起来。”

永恒的精神:

你是温州人的骄傲,先生。安息吧!

叶永烈先生的去世,让温州人感到惋惜。郑先生说:“我想念我的邻居,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先生!他的连载科幻,在那个年代,是我最追求的精神食粮之一。叶先生安息吧!”“有些意外!一直觉得叶老师特别有精神,特别有活力。很遗憾邀请他去文达讲学的协议没有兑现。愿勤君安息!”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说。

“我上中学的时候,听过叶永烈教授的讲座。”市民林女士说,在母校瓦市小学,叶永烈先生给温州家长做了一次“如何做一个好孩子写作导师”的讲座。”他用简单的语气讲述了自己的写作经历。他二三年级的时候,写作不及格。偶尔心血来潮,往报纸上投一首诗,没想到会发表。从那时起,他爱上了写作和阅读,成为了一名“作文专家”。讲座结束了,但我仍然不能完成我想要的。网友“高山杰德”说:“他是温州人的骄傲!沉痛哀悼!"

网友“老方”说:“我是看着叶老先生的《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长大的!叶老先生一路走好!”网友“开书表达楷书”说:“昨天看到了叶老的书,标题页上也看到了叶老年轻的照片,还有叶老当百科编辑时的照片。没想到叶老今天要走了,居丧!叶先生的精神永存!”

来源:温州都市报

新闻+

叶永烈,笔名、九原、、叶舟,1940年8月30日出生于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生前是一级作家,上海作家协会教授。他的作品涉及儿童文学、科幻、纪实文学等领域。曾任中国科学协会会员、中国科普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协会理事。叶永烈以《十万个为什么》成名,最著名的作品有《小灵通漫游未来》、《小灵通再游未来》、《小灵通三游未来》等。80年代后,发表多部传记,被称为“老新闻记者”。他已经出版了180多本书。据统计,截至2018年1月,叶永烈已发表作品超过3500万字。

1.《有情有义 追忆叶永烈!勤勉宽和,有情有义,温州人的骄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有情有义 追忆叶永烈!勤勉宽和,有情有义,温州人的骄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353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