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围村收费”问题点名后引发话题,疑点不断。
南都记者 刘媚 摄东莞以缓解停车难而推行的公共区域临时停车泊位收费问题最近被推上风口浪尖。7月20日,省交通运输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其中就关注到东莞“围村收费”问题。节目中,东莞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现场被问蒙。东莞“围村收费”问题被暗访,引起了热议,不管是本地村民还是租户,都质疑声不断。
南都记者近日兵分多路进行实地走访和线上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不少,市民对于“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合规、只收费不管理、收费实行本地人与外地人区别对待”等话题颇为关注。
“围村收费”乱象丛生
7月20日,省交通运输厅刚上线的广东“民声热线”首期节目关注了东莞“围村收费”问题,节目组选取了黄江镇社贝村收费点暗访。对此,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贾绍明表示,要督促有关地市交通运输部门核查此类现象,依法行政。如果围闭涉及交通运输部门主管的县道、乡道、村道,交通运输部门应该坚决依法处理。
对于此次曝光的黄江社贝村的这个问题,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此前收到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调查“关于我市村社区实施围闭停车收费管理问题”,指出东莞市有部分镇街(园区)在农村公路及其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收费岗亭,来实施围闭停车并收取停车费,造成恶劣影响。
近日,南都记者兵分多路走访东莞镇街发现“围村收费”问题不少,南都记者走访万江、南城、东城、大岭山、麻涌、东坑、寮步等镇发现,因为很多村的停车收费都是外包给企业,收费后道路秩序反而比以前更乱,一些消防通道都被划为了停车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收费目的是解决交通出行难问题,然而从记者走访和网友反映的情况来看,并没有达到当初收费的目的,很多岗亭设在主干道两边,造成主干道交通拥堵加剧,有的岗亭甚至直接拦路建造,加塞道路通行不说,还严重影响交通通行效率。不少住户反映,没收费之前,出村无障碍出行,很多地方收费后,每个闸口都排起了队,无形制造了路障。
南都记者发现,收费标准也不统一,随意性很大。无论是线下走访还是线上调研,大家意见最大的就是区别收费。对本地村民免费,外地人收费。南都记者了解到,大部分收费都没有经过听证,最多也只是几个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决定。线上民调也显示:91.2%受访者反对收费,86.7%受访者呼吁取消收费,78.6%的受访者质疑“围村收费”标准过高。
部分收费卡点或拆除或暂停
黄江收费卡点被曝光后,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此前通报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广东省农村公路条例》等相关规定,严禁在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含国、省、县、乡、村道)非法设卡、收费。该局日前已正式通知要求各园区管委会、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涉及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设置的停车泊位、岗亭、卡口和收费等进行逐一排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立即整改。
南都记者走访发现,很多围村收费都有将村道纳入收费范畴,目前有些村已开始整改,有些村依然纹丝不动。在东城街道上桥社区的上桥工业大道牌坊处,在莞龙路(省道)和运河路(城市市政道路)之间的上桥工业路,已经被上桥社区设卡“围村收费”。进出该路段的车辆,都需要按照上桥社区公示的收费标准缴费。大岭山镇莞长路段,很多存在违规嫌疑的收费卡点依然在收费。
黄江实行停车收费的村有4个,目前三个已经停止收费。邻镇大朗镇竹山村,之前也因为收费问题,引起群众不满,其也是将村道围闭收费,目前已经暂停收费。大朗有些原计划准备收费的村,也暂停了收费计划。寮步镇的凫山村也暂停了收费。之前收费的麻涌镇川槎村也暂停收费。
大部分镇街不愿公开收费信息
7月21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官方微信发布回应。截至2021年6月,东莞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350万辆。据全市停车资源普查数据统计,东莞停车泊位供给总量缺口超200万个,停车供需矛盾较大。东莞部分村(社区)为规范停车管理,提高内部道路使用效率,已经或计划进行村(社区)围闭管理,即在村(社区)机动车出入口设置闸口、配置系统、划设车位、收停车费。据调查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东莞32个镇街下辖村(社区)共596个,已实施停车围闭管理的村(社区)有157个,其中已实施停车收费的138个。
已实施停车收费的138个村(社区),有多少是合法合规的?具体的收费标准是如何定的?南都记者希望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公开已经在收费的138个村(社区)的具体数据,接受公众的监督,但该局未给出详细数据。南都记者随后向32个镇街要求公开辖区围村收费的具体数据,让更多群众了解身边围村收费是否合法合规,大部分镇街不愿意公开信息,出现各个部门相互推诿的情况。目前,已经回复的镇街有横沥、谢岗和黄江镇,黄江镇回复中,原来4个收费村,目前已经拆除3个涉嫌违规的收费卡点。
(东莞地区读者,详见东莞读本)
回应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村内道路收费无需我局审批
东莞138个收费的村,是否有法律依据?收费许可证是如何批下来的?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2019年,该局公布了一个全市停车场收费标准,其中在收费第一大类仅对村内道路收费有指引,并非对现在热议的“围村收费”做指引。他强调,“村里道路收费无需我局审批、没有在我局备案,因此也不涉及收费申请条件及申请门槛”。
与此同时,南都记者注意到,在阳光问政平台,针对多名市民问政东莞发展和改革局围村收费合法性问题时,该局曾这样回应:按现行政策规定,经当地政府同意后,道路停车泊位权属主体(村社区)与停车设施经营者可在政府指导价范围内根据综合交通发展、停车供需状况自行确定具体收费标准及最高限价,无须报我局审批。村社区道路以外的非自然垄断和非公共公益性质的停车设施(露天、工商业、产业园区停车场等)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对停入自有产权(使用权)用地的车位(车库)的车辆不得收取机动车停放服务费。
回复中提到,对于东莞市部分村社区设卡围闭管理合理性、是否实施停车收费的问题,涉及辖区交通、规划以及村民自治等方面,主要由当地镇街政府负责,可向该村社区所属镇街反映。
专家
缺乏公共决策的公开透明
“围村收费”是否违法?村社区能不能将村围起来收费?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王晓玲老师表示,“围村收费”有无法律依据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村社区未经授权或许可,而围闭属于交通运输部门管理的村道、乡道,并在上述道路上设置停车位收费,显然超越了村社区的管理职权,这一行为缺乏法律依据。如果村社区围闭的道路属于村民自治的村(社区)内部公共道路,即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属于村民集体所有且该公路未纳入交通运输部门管理,关于这类道路(土地)上设置停车位收费的事项,因涉及集体公共资源的使用与配置,在判断能否“围村收费”的合法、合规方面,既要查明该举措有无遵循村(社区)集体资产的议事规则而依法形成,也要查明是否符合省、市相关部门关于设置公共停车位的主体以及报批程序的规章制度。
王晓玲表示,“围村收费”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不仅因为这一举措涉及公共资源的使用与配置,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该决策的形成过程、收费依据、收费标准、费用的去向等诸多问题,并未采取公正、公开的程序予以公示,而作出决定之前也未经公开听证的程序,缺乏公共决策的公开透明,以致形成多重困惑与质疑。
策划:南都记者 申鹏 何永华 统筹:南都记者 刘辉龙
采写:南都记者 莫晓东 梁锦弟 韩成良 田玲玲 黄芳芳 黄馨莹 黄慧萍 刘媚 刘辉龙 实习生 刘丹婷
1.《【2019停车位新规】专题138个村停车收费 有几个合法合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19停车位新规】专题138个村停车收费 有几个合法合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213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