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信息

谭嗣同名言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谭嗣同的《仁学》? | 特别报道

引导阅读

谭嗣同是中国思想启蒙开始前最黑暗的时期,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所以后来无数人追随他。今天我们必须纪念他,并将永远记住他

谭嗣同的一生中有两件事照耀着后人:一是他的慷慨大度,他的诗《我刀子笑天,我将我的勇气和胆量留下》,极大地放大了戊戌变法的影响和意义,唤醒了人们,激励了后人。他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剑胆琴大美感动了亿万人。

他的第二件事是写《仁》。梁启超对仁的评价很高。他说我们写不出来,我们也不敢写。梁启超说谭嗣同是这一时期学术界和思想界的彗星。他是在中国思想启蒙开始前最黑暗的时候划过天空的流星,所以后来无数人追随他,今天我们要纪念他,永远纪念他。

赋予“仁”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

“仁学”是谭嗣同多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究自然与人,联系古今变化的积累。读《仁学》是读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潮,一种悲壮时代的历史脉搏,一些跳跃、奔涌的思想火花,一种鲜活而热烈的生命。

这篇文章中的思想火炬反映了我们今天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注。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在“师夷长技,制夷长技”的道路上匆匆行进。历史上很多好的想法都没有时间去仔细考虑,更没有时间去回忆。因为走的太快太远,忘记了起点。在历史节点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回顾过去,回顾起点。当初我们要去哪里,还在这条路上吗?历史上巨大的钟摆,会在某个时间回转,找到自己的位置。

今天我们为什么读《仁学》,是想从一个漫长的历史周期来追问以《仁学》为代表的戊戌变法中的改革思想的价值。

谭嗣同《仁》最大的特点是打破了千年“伦理”的束缚,还原了孔孟“仁”的真谛,赋予“仁”与时俱进的意义。

什么是“仁”?子曰:“仁者爱人”,“欲为己立,欲达于人”,“不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远不止于此?我要仁,我要仁。”。孔子的仁爱精神是博爱、忠诚、尊重、平等,这种精神来源于中国前三代祖先的美好价值观。孟子将这一价值运用于政治,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孔孟的原道充满了人文温情和人道主义精神。但孔子也说过,“克己即仁”。“仁”有另一种诠释“礼”。什么是“礼”?“礼”是“周礼”,是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秩序,即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来维护“亲敬”的宗法制度和等级秩序,维持一种特定的不平等。“仁”是核心价值,强调爱与平等,“礼”是行为准则,强调等级与亲近,不平等。既矛盾又统一。两者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的发生、发展和衰落。

孔子强调“亲敬”的时候,仁被打折,被铐上了镣铐。当初我也说过,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比如对你父亲忠诚,对你儿子孝顺,爱你老婆。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讲“三纲五常”,“仁”变小,“礼”变大,专制水平加强,严重不平等。“任”获得了第二次折扣和第二次束缚。在宋明理学中,“三纲五常”加上了“存义灭人欲”,用佛道调节人心,给仁的思想打了第三折,加上了第三个枷锁,“仁”就完全成了道德责任和政治秩序。

清朝是个少数民族政权。260多年来,统治者一直生活在对政权合法性和稳定性的焦虑中。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和思想约束,以道德教育、科举生涯、文学艺术推动僵化的名望,爱情、亲情、人性欲望、人性被严格的伦理道德扼杀。中国人失去了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维、人性的欢乐和创新能力,整体素质下降,民族精神下沉。两千年来,道法延续,人性与人道彻底失落,儒家彻底阉割。在现代思想家中,谭嗣同首先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对“礼仪”、“名教”、“三纲五常”展开了猛烈的批判。他写道:“礼为忠之薄,乱之先也。”(《仁十四》)“三纲足以破其胆,杀其魂。”(《仁37》)

对于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谭嗣同的《仁学》有两大贡献:一是站在仁的立场上,坚守了中国这一古老而宝贵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将“仁”与“礼”(包括“三纲五常”)分离开来,打破了历史对“仁”的束缚,还原了孔子和孟仁学思想的初衷,还原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哲学。第二,融合儒、墨、道、释、易、西学,以以太为仁的基础,论证了通是仁的第一义,最终实现了仁-通-平-大同的理想世界。谭嗣同赋予了“仁”以新的生命,既有新旧,又有传统与现代,贯穿中西乃至佛教价值观,阐发了仁的普遍意义,解决了中外核心价值观问题。

谭嗣同的仁学,既是对中华民族在苦难中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意志的呼唤的自觉回应,也是一种对整个世界具有远见卓识的“世界主义”(梁启超语)。”谭嗣同回答了当时时代提出的问题,指明了时代的方向。在这两点上,他不愧为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运动的最高理论家,中国历史上一位代表时代精神的伟大哲学家”(冯友兰)。

仁的思想渗透到历史的长河中,解决了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与和解的大问题。它蕴含着伟大的世界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精神,这可能是很多学者和政治家推崇这本书的原因。

道与器、体、用的哲学思考

谭嗣同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气”、“体用”等概念阐释了中国本位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以及价值观与政治制度和制度的关系,为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他的探索不像后来的探索那样功利,具有长远的哲学价值。

面对西方列强的威胁,晚清中国人急于找到出路。治国、西化、改革、共和的思潮层出不穷,其中改革思潮出现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在英、日、俄等一些旧政权薄弱的国家,他们走上了改良主义道路,以较小的代价实现了历史转型。中国错过了这个机会。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太强,封建文化太深厚,长期的外封内禁,满汉固有的矛盾,清政府腐败无能霸道等。顽固派坚守师夷夏之防,固守“不天不道”的传统。从冯桂芬的《在学校的抗议》到张之洞的《劝学》,洋务派花了很大力气打败顽固派,使“中体西用”的思想成为风气。1894-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中用西用”的历史局限性。改革派思想家要改革封建专制,触及了专制政权的根源。他们失败了,但他们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本来,“道”和“气”是古老的哲学概念,具有中国哲学特有的模糊性。人们总是认为“道”是一种理,一种观念,一种形而上的理,属于精神范畴;“器具”是工具和器具,是实物,属于物质范畴。明清以来,以道为体,以器为旨,重道轻器,重义轻利,坐而论道,空交心,妄自尊大空,这种不为经济服务的传统文人作风,积累了深厚的学识,达到了足以亡国的地步。

▲王船山画像

明朝遗民王船山看到了这一点。他有句名言:“世界只是一个装置。道是器之道,器不能说成道之器。”(王夫之《周易传》)他认为“道靠器”,颠覆了自古以来“天不变,道也变”的思维定势。谭嗣同很喜欢这段话,多次引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谭嗣同面临着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如果说、说、说的论点还是关于哲学,那么说、说、用的论点纯粹是关于政治。张之洞的《劝学篇》是一部关于“中体西用”的经典之作,主张在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技巧,并以此新技巧“弥补”旧专制制度的“不足”,开始“治”清廷统治的“病”。张之洞的公式是:“中学是内学,西学是外学;中学主身心,西学当天下。”(《劝学篇·汇通》)《劝学篇》在执政党和在野党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都在理论上对其进行过批判。

谭嗣同在论述道教与佛教关系的基础上,批驳了“西学中用”的思想。首先,将“道气”与“体用”结合起来,推陈出新,用他的道气观来阐述他的体用观。他说:“道,用也,器也,身也,身立而行,器有而道不死...器皿换了,陶就安全独立了吗?”器是本体和基础,道是功能和表现。第二,传道授业是一样的。他强调“道为上,道随器动”。他认为道与气相互作用,身与用相互作用。否定分频道物理使用的观点。第三,改革是变革者。他说:“改革者改变了仪器。”“以西方的方法为合适,弥补我们中国古代法律的死亡。”即使“改变西方法律”,改革也是改变“身体”。第四,物质第一,精神第二。他说“以太为体”,“仁”为用。他说:“仁是用于以太的目的,天地万物都是为了生活和交流而造的。”总的来说,他认为精神的东西依赖于物质的东西,物质的东西在变化,精神也在变化。他的哲学倾向于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寻求创新和变革。他的哲学超越了那个时代,闪耀着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之光。

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道随器变、同源体随用、变法变器等思想,比西化、全盘西化、西化在中国更为科学进步。包含与时俱进、从问题出发的认识论,更接近实事求是的思想。谭嗣同不同于晚清考据学者和清代官僚,他将晚清民族危机中的经世思想和西化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为维新思想和后来的民主共和思想做了哲学准备。虽然他有一种很不耐烦很激烈的情绪,但是他坚持抓住中间,抓住两者的态度。在矛盾尖锐、经济社会裂变剧烈的情况下,这种中庸积极的做法确实是最好的选择,比“矫枉过正必须矫枉过正”的态度要好。作为当时的年轻人,他真的是难能可贵。

把握继承和改变的智慧

仁体现了思维的一个特点,就是很好的把握了传承与变化的关系,这也是一直困扰中国的一个大问题。

谭嗣同激烈批判传统。他说:“在过去的两千年里,秦征也是一个小偷;经过两千年的学习,我也从家乡学到了东西。”但他从继承的角度对传统进行了批判。他说“仁之乱,名之乱也”,他为了弘扬真正的仁义平等精神,大声疾呼名教之网罗。他对中国传统的批判是一种“扬弃”,而不是全盘否定。当时要求进步的是政治改革,也就是有秩序的变革,而不是彻底推翻,重新开始。“仁学”给人的印象是复杂多样的,而这恰恰是我们今天所缺乏的:多元、包容、妥协、中庸。谭嗣同不经意间处理了一尊雕像与多元主义的关系,这是后人难以处理的。我们今天看到的“仁学”是如此广阔的视野,如此丰富的文化,如此悠久的覆盖面,如此深刻的内涵。谭嗣同在处理中学与其他学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情感与正义的关系、知识与行为的关系等问题上,以“不成熟”的态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给人以启迪。这是改革者的思维,是改良主义的特点,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特权。

▲时事学校合影,左起,叶觉迈、谭雨桐、、欧一佳、熊希龄、韩文举、唐、

有人说谭嗣同是中国激进主义的先驱,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激进主义是我们国家的悲哀,错不在他,而在统治者。历史一再证明,绝对主义是激进主义的根源。清朝严厉镇压戊戌变法,谭嗣同血溅菜市口,唐自立军起义失败,变法演变为革命,中国走向更大的空循环。从方法论上讲,激进主义是把历史传承关系割裂开来,从当时的环境看历史,用激进的历史观衡量历史。

从《任雪》出版到最后一部甲子,是1956年,甲子是中国的一个历史节点。现在两个甲子已经过去了,处于一个历史节点。去哪里?

回顾过去的历史,有两个教训。一方面,要吸收谭嗣同的继承与变革思想,一种历史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站在执政党的角度,要正视并认真解决改革者提出的问题,哪怕是尖锐的问题,哪怕是尖锐的不同意见。这样,就可以为改革留出更多的时间。

文本|郑佳明

转载:《李良湘》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1.《谭嗣同名言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谭嗣同的《仁学》? | 特别报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谭嗣同名言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谭嗣同的《仁学》? | 特别报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717980.html

上一篇

长沙社保局 微信长沙城市服务入口:可一键查询社保

下一篇

杨云忠 56183部队83分队独立12团九连武警川总七支队九中队绵阳市支队六中队驻核九院院部警卫连战友通讯录

万丽娜 揭秘万丽娜黑历史 万丽娜为什么火

万丽娜 揭秘万丽娜黑历史 万丽娜为什么火

  揭秘万丽娜黑历史 万丽娜为什么火  萝莉少女万丽娜出生于1997年,是SNH48偶像团体中的一员,不仅长相甜美更是难得的舞台才女,刚出道的万丽娜性格腼腆内向但是随着表演次数...

赵启明 中国电建湖北工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赵启明:“造血”扶贫激活内生动力

赵启明 中国电建湖北工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赵启明:“造血”扶贫激活内生动力

“造血”扶贫激活内生动力 ——访中国电力建设湖北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赵 2020年,是与贫困进行决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节点。为了打赢关乎民生福祉的最后一仗,中国电...

身土不二 流动中国:重庆崽儿的返乡众生相

.rv-root-v2{font-family:"5FAE8F6F96C59ED1",sans-serif;color:#000}.rv-root-v2 a{text-decora...

扶贫政策 中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及政策演变

中国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的演变中国政府根据不同历史阶段贫困特征的变化,适时不断调整扶贫开发战略,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体系  从1949年到1978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了广泛的扶贫战略...

争霸类小说 5本争霸类历史小说,乱世飘零,朝廷无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争霸类小说 5本争霸类历史小说,乱世飘零,朝廷无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争霸类小说 5本争霸类历史小说,乱世飘零,朝廷无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争霸类小说 5本争霸类历史小说,乱世飘零,朝廷无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李少君 李少君《闯海歌》获 第四届中国长诗奖

李少君 李少君《闯海歌》获 第四届中国长诗奖

本报7月22日电(记者彭彤)由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佛山市文联、佛山市作协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龙诗歌颁奖典礼”日前在佛山举行。在海南工作生活多年的著名诗人、《诗歌》杂志主编李与国内其他六...

中国登月球第一人 玉兔二号登陆月背了,中国的《登月第一人》啥时候拍成电影呢?

东莞12345官网 东莞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荣获《客户世界》编辑推荐:2019年度中国最佳政府服务热线(12345)

东莞12345官网 东莞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荣获《客户世界》编辑推荐:2019年度中国最佳政府服务热线(12345)

2019年4月10日,《客户世界新闻:客户世界新论坛:2019政府与公共服务》在广州阳光酒店圆满落幕,会上发布了《客户世界:2019中国最佳政府服务热线(12345)》的编辑推荐。  东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