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5年4月17日,大卫·芬奇导演的《搏击俱乐部》和SOHO小报很像。SOHO小报的老板是一家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公司,但它只是一家内部杂志,只负责公司最早的项目进度和施工通知。2002年至2010年的9年间,SOHO小报几乎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学术讨论阵地之一,在媒体圈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2002年,SOHO中国主办的《现代城市客户通讯》就正式更名为SOHO小报。时任SOHO中国高级副总裁的主编徐洋决定给这个全新的名字赋予新的生命。他找到了当时和洪晃一起做时尚杂志的李楠,他们以大师的身份开始策划新的杂志内容。“封面故事离与公司相关的话题越来越远,但远处有一些回响。专栏作家居多,有点小资产阶级,不那么学者和知识分子,”徐杨回忆说。三联生活周刊的朱伟对SOHO小报的评价是,“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份新的知识分子杂志。它不必考虑市场,所以它不必在市场和它想发出的声音之间做出让步和平衡。”
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甚至出版的很多期刊,在推荐奢侈品、报道高收入人群的生活方式上都是自以为是的。SOHO小报吸引高端群体读者和作者的重要因素是他们当时设置的“正反馈机制”,即通过SOHO小报的大佬潘石屹和张欣的推荐和投递,作者的观点在高端圈子里热议。久而久之,SOHO小报已经在高端群体中打造成了一个具有人文气息的思想沙龙或精神社区,名气像滚雪球一样传播开来。
当然,SOHO小报由于偶然因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者群体。
据说,前《读书》主编沈先生在北京万盛书店看到SOHO小报时,非常欣赏这本与众不同的企业杂志,于是主动与徐杨、见面,然后向他们介绍了不少三重作者资源。万盛书店老板刘苏里在6年时间里为SOHO小报主持了近70期的三个专栏,包括《不卖》、《重温经典》、《发现创意》。这些栏目呈现的内容和权重,大大提升了SOHO小报。随着重量级学者和著名作家的写作,SOHO小报的作者团队逐渐扩大到当代艺术家。大约在2004年,徐杨和李楠启动了主持人制度,第一组邀请了建筑评论家石坚、艺术策展人冯博一和艺术家邱志杰来主持一系列的专栏。主持人大多会主持一年左右,每年都会进行微调,“淘汰一两个,再加一两个”。最后在SOHO小报上创造了各界知名作家的封面话题,受到读者的好评。
在过去的九年里,SOHO小报已经写了300多名作家,印刷了25000份。直到刊物停刊,人们才发现这份刊物就像中文版的《纽约客》。虽然他们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但他们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惊人的作用。
我们看到的是,《纽约客》的成熟是整个美国从欧洲人口中的“野蛮人”转变为在世界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的过程。SOHO小报出版后,以业主为代表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到处修建高层建筑。中国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但是中国的房价却开始一个接一个的上涨,并没有伴随着知识分子的思考和批判,而是一条嘈杂的微博,把所有人的言论完全碎片化、网格化。
如果SOHO小报没有停止出版,它可能已经成为中国的《纽约客》。但现实是,它的离开只能像亨利·鲁斯三世的《生活》一样,成为中国杂志界一个越来越老、越来越出名的名字。
1.《soho小报 《SOHO小报》日渐古老的变革梦:知识分子集体喧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soho小报 《SOHO小报》日渐古老的变革梦:知识分子集体喧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834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