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住在高楼里,家家户户的防盗门越来越厚,邻里关系也逐渐疏远冷漠。在这种陌生的环境中长大,很多孩子因为缺少玩伴而变得孤独、沉默。
阿达在拉巴庙会上展示自己制作的拉巴大蒜。
孩子们非常喜欢多多爷爷做的冰车。
在腊八庙集市上,哈妹的父母教孩子做腊八蒜。
在万国城MOMA社区,父母不再有这样的烦恼。他们走出家门,搭建平台,策划活动,让孩子们有住在大院里的感觉。
初衷“给孩子创造结识发小的机会”腊八早晨,雪后。寒风吹得路上的行人缩着脖子,一个一个的赶路。然而,万国城MOMA社区9号楼的大厅温暖而快乐,由社区家长共同组织的腊八庙集市如火如荼,几十个孩子一起欢笑玩耍。
“现在孩子们提到圣诞节和万圣节都要到了,但是他们对传统节日腊八节不太了解。还是社区里有庙会让孩子们一起感受?”近一个月前,多多的妈妈把自己的想法发到社区里父母自发成立的微信群里,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响应,纷纷报名展位。
“糖葫芦!糖葫芦现在可以吃了!”刚过十点半,糖葫芦摊先开了。小米妈妈,西溪妈妈,荷马妈妈一边煮冰糖一边大声哭。不到半个小时,孩子们就蜂拥而上,抢购他们盘子里的糖葫芦。“我们提前几天开始准备材料,买了五斤山楂和三袋冰糖,早上八点开始做。”小米的妈妈与奚的妈妈、荷马的妈妈拥抱,庆祝她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小人们的认可。
不远处,朵朵的妈妈,穿着猴子的戏服,也在为她的摊位使劲喊着,“腊八粥!真正的腊八粥!快来尝尝!”多多的爸爸正在认真地搅拌一大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早上六点,夫妻俩煮粥,怕孩子不小心卡住,就没放花生红枣。而是用了整整一大包桂圆肉,提前准备了几百个一次性小碗。
“做腊八蒜的孩子跟我来!”在哈美妈妈的呼唤下,十几个孩子围着一张矮桌子跑来跑去。“来,一个人有一个大蒜,一个小瓶,挑一个喜欢的贴纸贴上去。”哈妹的妈妈把材料分发给孩子们,哈妹的爸爸拿出“暗器”,用塑料水杯给大家表演“抖蒜剥皮”的绝招。“将去皮的大蒜放入小瓶,倒入米醋,盖上盖子,等到大年三十再吃腊八蒜!”
哈妹的父母耐心的讲解着步骤,看起来像个“大蒜专业户”。事实上,这对夫妇也是新人。“原来承包摊位的妈妈因为孩子生病不能来,我们临时接手工作。但我不会这么做。前一天晚上我赶去找了几个老师学美术。”妈妈哈美称赞“师父”。“没有,整整一百个小瓶,在很多妈妈买了之后,一个一个的清洗、晾干、消毒。费了好大劲!”
大蒜摊旁边,淘宝妈妈负责的慈善义卖区也在蓬勃发展。长毛绒公仔、公仔、玩具车、画册等数百件物品摆满了长桌,前来光顾的小买家络绎不绝。“这些都是各家送的。出售所得款项将作为社区公益基金,然后捐赠给孤儿院。”慈善捐款箱的捐款越来越多,淘宝妈妈很激动。“阿达爸爸也在搞拍卖。10元起的楼层书一路卖到了35,气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看到孩子们在庙会上玩得很开心,多玛的脸上充满了满足。“我们参与这些活动是为了让他们的童年尽可能丰富,并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相互了解的机会。”
行动“轮流着策划主题,不断拓展出新项目”大概三年前,多多带着肚子搬到这个高层小区的时候,她从没想过会有这么热闹的场面。“刚来的时候,我谁都不认识,也没想过主动和邻居打交道。只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儿子出生后,多多妈开始“遛宝宝”下楼。在和其他妈妈的聊天中,我发现很多家长都为孩子没有玩伴而苦恼,不禁回忆起自己美好的童年。“奶奶家住在一个大院子里,邻居都很熟悉。经常是我家在你家吃腻了。夏天吃完饭,拿个垫子铺在院子里空。大人聊天打扑克,小孩一起打。”
哈妹的母亲,从小就住在军区大院,对此产生了共鸣。“那时候她想去找个人抬腿,感觉自己一百顿饭就长大了。我妈出去做衣服看电影,我去别的小朋友家玩,我爸妈都很放心。”作为这里的老住户,淘宝妈妈也有一个儿子抱怨家里太无聊,无聊到不行。“如果小区像传统大院,孩子可以互相串门,不会太孤单。”
有了常见的复合情结,妈妈们开始建立微信群,想知道能为孩子做些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缺少的是信任。那我们就从修行开始,相信邻居,逐渐向外扩张。”多多的妈妈意识到,只有当她愿意开门,主动出去,允许别人进来的时候,才能找到大院的感觉。
“既然很多孩子喜欢听故事,我们不妨从和大家一起看绘本开始。”去年5月,在淘宝妈妈的建议下,亲子阅读俱乐部正式成立。在第一次活动的那天,20多个家庭来到了社区北部的山顶草坪。妈妈哈妹拿着精心准备的书卡给大家讲了两个故事。“那天来了不到一岁的婴儿。也有上幼儿园的大孩子。听完故事,他们一起在山坡上跑跳,玩得很开心。”
后来,每周读书会成为社区的品牌活动,会员队伍越来越壮大。“每个人都在尽最大努力依次规划主题,内容也不再局限于阅读和不断拓展新项目。”父母的热情让淘宝马喜出望外。在她的朋友圈里,她记录了每次活动的精彩瞬间。露露·马组织孩子们来参加一场有趣的足球比赛;机灵的桑迪妈妈自己制作道具,带孩子体验皮影戏;多多马扮成月兔妹妹,中秋节举行寻宝灯会;淘宝妈妈请美术老师让孩子们在长卷上创作...
今年冬天,多多爷爷亲自为孩子们做了四辆冰车,给院子里的冰湖赋予了新的生命。“每天醒来看到孩子们在冰上玩耍,我都觉得很爽。”很多妈妈都很尴尬。等孩子长大了,回想起童年,就可以骄傲地说,我家楼下有一个湖。夏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喂鱼和鸭子。冬天,我们一起玩冰车。“我觉得是件幸福的事!”
收获“孩子这样互相教,比大人教的效果好”各种各样的活动使社区里的孩子有了越来越多的朋友,邻居之间也逐渐熟悉起来,互相拜访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
对于这样的改变,哈妹的妈妈是发自内心的开心。“我们都是外地的,在北京这边也没有亲戚。即使我们有朋友,我们也住在分散的地方,所以很难见面一次。不过在小区里方便多了。只要你在微信群里问谁在家,很快就会有人回应,让孩子们五六分钟后聚一聚。”
雾霾天不适合在户外玩,多多妈妈就邀请孩子们回家。“一下子来了一二十个孩子,我们家像猴山一样,很热闹!”多多妈妈把所有空的气体净化器都放在孩子的房间里,给他们准备水果,让多多和朋友们分享玩具。“很多孩子都比他大,他会看大一点的孩子怎么玩,然后自己学。孩子这样互相教导,比大人好很多。在玩的过程中,与人交流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除了孩子,父亲也在悄然变化。“更多的活动之后,越来越多的父亲开始体验陪伴孩子成长的乐趣,愿意用心用心和孩子一起玩,而不是整天拿着手机。”说起这个,哈妹的妈妈特别感动。“我老公在家当了一年全职爸爸。他不仅不会觉得尴尬,还会有动力,因为那些愿意为孩子付出的父亲会被视为‘男神’。”
“爸爸有很多孩子,这是我们社区的一大特色。”家里有两个宝贝的阿达爸爸也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他几乎每次活动都和女儿在一起。在业余时间,他总是用不同的方式为孩子们做各种美味的食物。在去年8月的100场宴会上,他以呼伦贝尔式羊肉、台湾省海鲜米粉、日本蛋卷被邻居评为最佳厨师。“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你会感到充满正能量。自然是想为孩子和家人多做点事。”
1.《北京万国城moma 万国城MOMA小区为了孩子把高楼住成大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万国城moma 万国城MOMA小区为了孩子把高楼住成大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83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