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历史聚落地理学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本文在历史文献和历史计量学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百年来历史聚落地理学的发展成就,旨在探讨其研究领域和发展特点,展望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历史聚落地理研究主要集中在聚落起源与发展、聚落面积空结构、聚落形态与内部结构等方面。,并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在空维度上,研究区域明显集中,空范围多位于长江以南;在时间维度上,研究规模以断代史为主,研究频率多集中在宋、明、清三代;在因子维度上,分析方法基本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地协调的朴素观点。跨学科融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历史城乡人地关系及其动态演变是未来历史聚落地理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历史聚落地理;概述;
中国中土分类编号:K928
文件识别码:a
货号:1001-5221(2012)01-0107-06
聚落是指人类居住的各种形式的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住区。作为聚落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具有一定的时间空演化规律。“聚落”一词自古就有,《五帝史记》中就有“一年同居,两年成城,三年成城”的说法,可见当时舜帝所在聚落的规模变化。早在1841年,德国地理学家科尔就写了一本研究聚落地理的书,但直到1906年,“聚落地理”这一概念才真正由施如特尔在他的聚落地理观中提出,从而使聚落地理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在中国,1941年,李先生论述了白龙江中游地区聚落与人口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聚落地理学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其研究呈现出一定的趋势特征,要么只以农村聚落为研究对象,要么只从城市聚落进行研究,要么以建制镇为中介来研究城镇体系,时间空聚落的发展。目前国内将“历史聚落地理学”作为整体对象进行系统总结的研究很少。鉴于此,从中国知网源统计文献和专著的角度,梳理我国历史聚落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分析其研究特点和未来研究趋势,以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促进学科体系发展和城乡体系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和总体分析
1.1数据来源
除了引用个体聚落研究的开创性著作来观察其研究来源外,本文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中国知网收集的文献上。利用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以“聚落”及其相关领域为主题、题名、关键词,检索反映历史时期聚落地理研究的核心期刊文献,并从所附参考文献中补充收集被频繁引用的文献。此外,《中国历史动态研究》每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理著作索引》(1900-1980)、《中国历史地理五十年》(1949-1999)、《中国历史地理概要》(华)和《近30年(1981-2010)》。时间尺度从1911年到2010年。
1.2总体分析
以5年为时间段,分析历史聚落地理研究文献的5年指标(连续5年的文献研究数)的分布情况,由于没有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文献记载,所以不划分时间段。根据五年指数分布(图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内学术界开始萌发对聚落地理的研究。此后的几十年,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动荡时期,建国后和文化大革命后的困难时期,历史聚落地理的研究一直处于薄弱阶段,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初,聚落地理研究进入发展阶段并呈上升趋势,这与中国测量方法的繁荣和国际研究视角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有关,也表明了这一时期聚落研究在学术界的重视。从上图和2011年上半年的研究文献数量预测,未来五年历史时期的聚落地理研究指数仍将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2011年1-6月的文件数量为26份,是2006-2010年平均半年指数21.70的两倍多(同尺度对比,这里6个月为平均半年指数)。
2.历史聚落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1聚落起源与发展研究
聚落是人类本能的聚落行为的空表达,不同地区的聚落背后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聚落起源与发展的研究是历史聚落地理研究的前提和基本内容。早期的代表作品是1945年出版的侯仁之的《天津人的起源》。随后,相关研究成果逐渐涌现。20世纪40年代,刘恩兰论述了四川盆地西缘高山聚落的地理条件——海拔高度对聚落选址的制约;20世纪60年代,李长福从地名的角度分析了朱仙镇的起源,梳理了贾鲁河的开放与朱仙镇发展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尹梦伦研究了唐代碎叶的地理位置,驳斥了关于碎叶的错误说法。总的来说,20世纪70年代以前,关于聚落地理的文献很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关研究日益发展和繁荣。如陈巧仪、黄、西安分别论述了绍兴、河南、兰州三地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按历史阶段研究了聚落的发展变化。谭其祥总结了中国历史上七大都城的起源和发展,并从军事和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古都选址的原因。史念海以丰富的史籍介绍了历史时期古都概况,显示了他精湛的学术造诣,为古都学的发展和研究奠定了基础;马林正、江平、韩广辉分别运用古代文献和考古发现,对Xi安、晋江镇和季承的起源、兴起和地理基础进行了考证和研究。21世纪,各学科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例如,萧爱玲和王社教指出了历史城镇的发展与环境、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关系。
2.2沉降区之间的结构研究空
聚落的区际空结构研究是历史聚落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揭示聚落的地域分布、地域结构及其自然和人文影响因素。早在20世纪30年代,沈如生就从离海距离、地形、水陆交通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都城的分布特点。20世纪40年代,陈、、杨利普对遵义附近的聚落与地形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指出聚落并非严格遵循绝对高度递增、分布递减的规律。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分析了经济活动影响形成的城市市场网络。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比如兰雍研究唐宋西南城镇体系的演变,指出当时城镇的分布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格局基本一致;龚圣生对湘鄂平原城镇体系进行了历史回顾,指出自2000年以来,湘鄂平原城镇呈空圈状扩张,空之间的结构是基于交通-市场优化原则的复杂中心体系。21世纪的相关研究成果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汉李茂论证了辽代西拉姆伦河流域聚落空的分布格局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指出辽代大部分聚落分布在海拔750米以下的黄土地区,揭示了聚落、耕地与黄土之间的对应关系;方秀起等人研究了清代东北农垦问题,总结了清代城镇体系空的演变方向,进而指出土地开发与城镇体系发展的相关性。杨过主要从地貌、水文、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了宋元时期江汉-洞庭湖平原聚落空间的变化格局。以空为线索,卢西刚分析了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及其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并通过比较探讨了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地位和特点。
2.3结算形式及其内部结构
聚落形态及其结构研究主要分析人类活动对聚落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影响,具体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聚落形态的时间空演变、构成要素和布局。中国的古都学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20世纪60年代,许利用史料详细记述了宋代广州三市(东城、西城、紫城)的范围和作用,还原了三市的布局。20世纪70年代,马研究了隋唐长安城的城市、宫殿、街道、里弄、闹市、雁塔等内部布局结构。80年代,辛德庸考证了唐代长安宫城南门的名称和位置,为长安城的整治建设提供了参考。古代建筑更注重风水。从《周易》研究古代聚落布局是一个研究亮点。余希贤从“象”、“数”、“义”、“理”等方面阐述了《周易》对元大都和故宫规划布局的影响,并解读了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在聚落内部布局中的历史地位。21世纪,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比如周、等人主要集中在明、清、民国时期。他们以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理论标准为基础,对明清空之间的城市形态进行了基本分析和定位,并对半殖民地晚清至民国之间的城市形态进行了简要概括。高菲研究了明清时期江南城镇的形态演变,指出生产经营的扩大和农村阶级分化加剧了经济城镇的发展。
2.4其他相关研究
历史聚落地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还涉及理论方法、聚落分类、综合研究等多样化的研究内容。历史聚落地理学的发展不仅需要传统研究方向的改进,还需要多元化视角的创新。1)在理论方法上,侯仁之和石念海是基石。早在20世纪50年代,侯仁之先生就阐述了历史城市地理学的基本问题。然后,系统论述了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方法。石念海先生在历史聚落研究尤其是中国古都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奠定了中国古都研究的基础,为中国古都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聚落分类方面,张庆耀等【38】将太原盆地城镇类型划分为六类:(关)军镇、义镇、商镇、义镇商业镇、关镇商业镇、关镇义镇。3)就综合研究而言,早在20世纪30年代,王一申就从总体地理位置和局部地形位置分析了无锡的选址,并从采矿、国防、水运等方面描述了无锡的起源和发展,还探讨了城市形态和结构。在中国聚落地理领域,王一申的研究更早,讨论的对象更全面,对后来者的研究有所启发。在20世纪40年代,李明确使用“聚落”一词来论述白龙江中游聚落的地理环境、聚落分布、建筑类型、人口变迁和交通发展。此后,与历史城市地理学相关的著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马、吴、李等研究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为聚落的微观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顾朝林和傅崇兰结合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研究了中国城市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梳理了历史时期聚落的演变,表达了历史城市聚落中“天人合一”的简单的人地关系概念。
3.历史聚落地理研究的特点
通过梳理我国聚落地理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当前的历史聚落地理研究在时间、空和因子维度上具有一定的特点。
3.1研究的空维度:研究区域具有明显的集中性
通过梳理聚落研究的文献,不难发现我国历史时期的聚落地理研究具有“大集中、小分散”的特点,即研究成果多、研究深度广,研究对象的频率集中在“江南地区”;“小分散”是指,与其他地区相比,也略作论述,但主要分散在珠江流域、西南地区、黄土高原、东北地区等地。历史时期的江南地区一般是指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之所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与它在历史时期城镇体系的长期发展和经济文化重心的东移密不可分。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学者司伯益新在他的著作《宋代江南村镇与寺庙》、《宋代湖州城镇的发展》中就研究了江南城镇聚落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森正弘在《江南市镇研究——历史与地理的结合》一书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以刘士奇、范树之和陈学文为代表。同时,江南地区的研究深度在历史时期有了很大的拓展,涉及到个别城镇的个案研究。陶安以朱泾镇为例,论述了明清时期该镇的功能、发展模式和社会运行机制。对历史时期其他地区聚落的研究,虽然涉及面广,但略少于对江南聚落的研究。对亚热带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聚落的地理学研究突出:许详细介绍了宋代广州三市的功能和布局;司徒尚吉梳理了自秦以来广州作为一个城市建设和建制的历史脉络,研究了元代设立广州档案署对广州城市发展的意义。司徒尚吉等人和李爱军等人评论了简单的人地和谐概念对广州城市规划的影响。李宏伟等人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空的演化历史和机制,指出了未来城市全球区域空模式的可能性。以上对珠江三角洲历史聚落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的研究,对当今珠江三角洲城镇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空不无启示。
3.2研究的时间维度:主要是断代史研究
研究历史时期的聚落问题,往往是在空的背景下还原历史。空大小和时间各不相同。选择空之间的特定范围;沿着时间维度切割历史;反映当时人地关系;也就是说。同步研究。如果生成史落在某个时间点,则属于共时性研究范畴。按时间序列组合切片,比较历史变迁的异同,称为历时研究;所有历史切片的结合就是通史的研究,断代史的研究除外。在史前和历史时期,聚落研究以断代史为主,通史研究较少,研究频率仅为5.70%。聚落通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黄、龚圣生、梅丽,他们分别研究了两湖平原、河南和丹江口库区聚落的发展演变。吴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研究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为聚落的微观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顾朝林研究了中国城市体系的产生、发展、现状和城市区划体系的建立,分五章详细梳理了从三皇五帝到民国时期聚落的演变。聚落断代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宋、明、清三代。据CNKI核心期刊统计,宋、明、清三代共涉及论文165篇、207篇、281篇,研究频次分别为30.33%、38.05%和51.65%。以朝代为时间尺度,在时间维度上对历史时期进行切片,聚落研究相关文献的共时和历时分析如图2所示。
3.3研究的因素维度:基于“因地制宜”的原则
从史前人类的“野外打洞”“筑树筑巢”到人类的“枕水而居”,体现了人地和谐的朴素原则。早在古代,先民就注重聚落选址,“风水风景”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圣王为宫”。是宫法,曰:‘房高足湿,边足风寒,顶足雪霜雨露’。“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是风水研究的精髓。从聚落研究的相关要素分析来看,文献大多涉及水系、地形、地貌、资源、交通等区位要素,对聚落的研究范围进行综合或区域分析。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不发达的古代,为了生存(一个安全的环境)和发展(一个有利的基础),选择附近最好的地方成为基本原则。
4.研究展望
历史聚落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历史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媒介。随着历史地理学理论的深化、研究内容的拓展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我国未来的历史聚落地理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空。
4.1研究视角多样化,加强地理学与学科的交叉融合
聚落研究涉及地理学、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学、建筑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李主要从考古学的角度研究唐宋以前三峡地区的城镇,也涉及到地理学和建筑学的角度。就文献检索而言,聚落地理的综合研究相对薄弱;历时和共时的研究成果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的研究。目前,历史聚落地理学的研究成果逐年增多,研究已进入发展和完善阶段。摆脱跨学科研究的相对独立性,形成跨学科融合的综合研究体系,将是中国历史聚落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4.2科学研究理论,加强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综合研究
纵观国内对聚落地理的研究,理论文献很少,大多擅长定性分析。传统的历史文献引文分析在统计文献中占主体地位;无独有偶,历史时期聚落研究除了缺乏定量分析外,数据的符号化表达(数据的地图表示)也是逊色的。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外地理研究中的应用日益成熟,其空分析和数据可视化表达成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之间的桥梁。与国外相比,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中国地理学中的应用略显不足。在2005-2007年中国地理年会论文中,三年间关于GIS在历史文化地理中应用的论文总数不超过五篇。随着人文地理学理论方法的不断完善,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形成学科的理论研究框架,将建模、数学分析、遥感、GIS等分析方法引入聚落研究范畴,必将成为历史聚落定性和定量综合研究的趋势。
4.3研究二元整合,关注历史上城乡人地关系的动态演变
城市和农村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历史聚落地理的研究应该包括历史城市地理和历史农村地理。从文献统计可以看出,古城聚落是研究阶段的亮点,而古村落并没有显示出应有的光芒。中国农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有大量的空历史农村地理研究。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对城乡关系动态变化和新型人地关系的研究也应该是历史聚落地理学研究的立足点。
5.结论
本文回顾了近百年来我国历史聚落地理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并详细阐述了历史聚落地理研究的规律性特征。由此可见,历史聚落地理学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随着跨学科的兴起和数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历史聚落地理的研究应弥补理论方法的不足,逐步完善学科体系,呈现新的研究趋势。总的来说,历史聚落地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城乡统筹发展实践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城乡关系动态研究和新型人地关系研究将成为历史聚落地理学研究的难点和突破点。迫切需要更多的学者从历史中学习,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研究,用百花齐放的成果来启迪家庭,造福社会。
本文选自:《热带地理》,第32卷,第1期,2012年1月
1.《地理研究 中国历史聚落地理研究综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地理研究 中国历史聚落地理研究综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997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