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知识界的一个拐点。恢复高考,让年轻一代在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舞台上展现自我,决定命运,是新中国教育史上最有价值的事情。电影《高考1977》讲述了一个特殊时代的故事,在这个时代里,那些不断寻找的人,永远在等待着自己的人生。
第一,燎原,点燃希望
影片开头是一个非常珍贵的镜头:住在第三农场露天电影场的上海知青在寒冷的夜里感受到了银幕带来的希望:邓小平回来了!尽管停电,大家还是用自己的热情点燃了希望之火——“人力发电”。正是这种每个人都踩过的火焰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但也是一个改变中国命运和历史的过程。
而陈琼带领的知青们在落雁坳项目即将启动时就火了。几十支火把顺风抛向荒芜的草地,就像知识的火把照亮了荒芜的心。个人在宏大的政治和历史面前是那么渺小和无助。他们再厉害,也会像那些知青一样被困在贫瘠的土地上。就在项目即将启动的时候,阿三保险杠发来的广播听到一阵天籁之音:各行各业的年轻知识分子都可以报考大学!这对晚辈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音,他们将有机会重新拾起自己的书和梦想。这场迎风而立的大火给了那一代人新的希望。
第二,两个公章和两个父亲
第三场的导演,农场革命委员会的主任,又老又晚,可爱又可笑,暴力又善良,但是心地善良又善良。同时,他深信跨腰公章是掌握知青生死大权的。他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退役军人,霸道却善良,愚昧却无私。他们把生命献给北大荒,希望知青去死。因此,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来对抗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幸运的是,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傲慢,他们就可以犯错和改变,成为最有决心、最有人情味、最伟大的父亲。这是最单纯,最善良,有些无知的人最真实的一面。
与老晚相反,陈福德是一个特殊时代的有“历史问题”的知识分子。他重视知识,重视教育,有着深沉感人的父爱。知道了复读高考的信息,他不顾自己被控制的特殊地位,冒险偷偷开了学校图书馆。他搜索复习资料发给女儿,希望女儿能复习功课,参加高考改变命运,为自己赎罪。为了女儿参加高考,她甚至做出了冒充国家干部、私自刻章的“疯狂”行为。也许这是由于一种道德自信:当所有人都特别尊重他的时候,他总是相信自己的清白,相信历史会还他清白。所以他的私印不再是单纯的“犯罪”,而是为了家庭牺牲自己的伟大父爱。这也象征着他试图通过复制公章来“恢复”自己作为“父亲”的身份,从而“证明”自己作为“父亲”的权威。
两个公章和两个父亲,是政治恶作剧的历史时代两种不同政治身份和政治地位的人的典型代表,是一个历史时代政治生活的缩影。
三.结束语
电影《高考1977》被认为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也是一代人的青春。那一代人的青春史诗融合了国家和历史的伟大变革,他们的确付出了青春的代价,也为自己的青春写下了不一样的辉煌。喜欢小说电影的朋友
+v :yy9309117
1.《电影高考1977 电影《高考1977》:镜像中的历史与现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电影高考1977 电影《高考1977》:镜像中的历史与现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99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