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过三年级男孩,沉迷手机游戏,脾气暴躁,喜欢用手,家长怎么劝都没用。(莎士比亚)。
经过一个月的了解和训练后,孩子在情绪控制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上,仍没有改善。
于是我向家长了解情况,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为什么家长输给了游戏?
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我听到最多的就是“唉,这孩子就是气人!”满嘴都是对孩子的失望和埋怨,听不到孩子一点优秀之处。
很多家长都存在“不会沟通”的问题:
孩子考了85分,家长说:来看看这15分丢在哪儿了!
孩子考了95分,家长说:来看看这5分丢在哪儿了!
孩子考了100分,家长说:不要骄傲,继续保持!
家长总是不满足孩子取得的成绩,总是在挑毛病、找错误,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会让孩子觉得“在爸爸妈妈眼中,我永远都不够好…”
而各种手机游戏为了吸引用户持续使用,设置各种激励和反馈,让孩子有持续下去的动力。
在游戏的世界中,失败了可以轻易地重来,成功了有热烈的反馈:
Good!漂亮、优秀!
Great!杰出、伟大!
Excellent!卓越、太好了!
Unbelievable!难以置信!太精彩了!
这些及时的认可和鼓励,促使着游戏玩家一直玩下去。尤其是对于孩子们而言,这些言语让他们感到被认可,让他们自信、让他们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空洞的情感瞬间被填满。
而他们几乎从来没有从父母这里得到过这样的反馈。
满心是爱的爸爸妈妈们,却总是面目狰狞地说出让孩子难过的话。
所以要想改变孩子“沉迷游戏”的第一点,就是改变父母对孩子的表达方式。
把“你太笨了”改成“表现不错,还可以更好”;把“你太磨蹭了”改成“我们要抓紧时间咯,加油!”
如果实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那就在感觉自己要发脾气之前,离开现场,平静之后再和孩子沟通。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关键要防“沉迷”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游戏就是十五年前的早恋,三十年前的偶像,三十五年前的香港电影,四十年前的武侠小说。
曾经的家长认为孩子出去打个篮球就是不务正业,因为我们想让孩子在屋里学习;现在我们却都希望孩子能出去活动活动,不要整天在屋里看电视玩手机。
要知道,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很多玩游戏玩得好的孩子,学习也不错;我们要做的也不是打击游戏,而是要防止沉迷。
长期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其大脑结构竟然跟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相像。也就是说长期玩游戏的孩子,智力会严重受损:
西雅图儿童行为学家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也曾研究发现:沉迷于手机的孩子大脑,与普通孩子大脑的形态有着明显的区别。
健康的大脑纹路清晰;而上瘾的大脑,就像萎缩了一样,简直触目惊心。
这是因为长期被动接触单一视听刺激的大脑,各脑功能分区缺乏足够的锻炼,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那我们怎样帮助孩子拒绝沉迷网络游戏呢?最关键一点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越是孤单、沮丧,在现实生活中缺少归属感、成就感的孩子,越是容易沉迷游戏。
因此,孩子越小的时候,家长越要给孩子足够时间的陪伴和亲子互动。孩子会建立起稳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内心充盈。
陪伴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各种儿童科学小实验、家庭亲子互动游戏、家庭感统训练、亲子手指谣,或者陪孩子阅读、唱歌,都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方法。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没有人陪伴的时候,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度过时间。
当现实生活有足够多有意思的事情可做,孩子能够在不同的事情中获得成就感,就不会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游戏上。
最后当然要家长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在点滴中陪伴孩子成长。
1.《怎么劝沉迷游戏的人?我来告诉你答案又一个孩子沉迷于游戏……比起打骂,这几招或许更管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怎么劝沉迷游戏的人?我来告诉你答案又一个孩子沉迷于游戏……比起打骂,这几招或许更管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206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