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12月12日报道,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明年要做好六项重点工作。第三是保障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具体规定了七项任务。作者认为,经济工作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明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衷。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民生问题涉及所有人的受教育权、劳动权、生命权、健康权和社会保障权。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不仅是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必须把握的政治任务。只有继续抓重点,补短板,扬长避短,才能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保护和改善民生就是“以人为本”。七项任务的重中之重是充分发挥政府保障基础的作用,注重包容性、碱性和包容性,确保困难群众在关键时刻的基本生活保障。“发挥政府作用”,就是人民政府要承担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处于最低生活边缘的人们最需要政府惠民政策的阳光,同时强调“包容性、基础和覆盖面”。重点和“困难人群”既要突出重点,又要保证充分覆盖。它进一步强调经济发展的最终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是“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本。会议确定,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重点关注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动态零就业家庭。这项任务更加艰巨,也更加引人注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居民就业和收入增长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最重要的是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人民收入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微观层面的居民收入比宏观层面的GDP数据更能说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程度。“重点就业重点群体”,至少包括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要为这些关键群体编织就业网络,就必须解决一些地区的供需结构矛盾、产业不匹配和失衡问题。只有解决这些矛盾,才能提高就业质量,为增加收入创造条件。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统筹兼顾,弥补不足,保障供给。会议对教育公平、养老保险、医疗改革、住房保障、房价控制等诸多方面都做了明确安排。要加快填补民生短板,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回应农民工呼声。但要守住基本生活底线,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快推进全国养老保险统筹,使人民的预期逐步变为现实。更难能可贵的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供给弹性优势,深化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增强多层次多元化供给能力,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做好“市场”改革创新文章,让供给保障彰显管理智慧。住房问题更受人们关注。会议指出,要加大城市贫困人口住房保障工作力度,加强城市更新和现有住房改造,做好城市旧住宅区建设,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要坚持房屋是为了居住而不是为了投机的导向,全面落实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的长效管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这些都要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优化经济治理方式上创新突破,研究制定更加符合民意和实际的政策和有效措施,确保任务完成,为民生增添新的效益。
民生维系人心,人心凝聚力量,力量关乎发展。要努力保护和改善民生,要明确识别和把握这些关系。我们要始终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求,构建适合经济发展的民生保障机制,努力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持最初的意图,赢得人民的心。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1213/1070432.shtml
作者: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民政局
本文为xuanchuanjia.com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主页栏的邮箱是: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欢迎加入交流群5: 610739169。
1.《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彰显为民初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彰显为民初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46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