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桂平7月19日电为提高桂平城市质量,注重城市人文建设,桂平已建成文化底蕴深厚、时代特色鲜明、人文魅力十足的诗意城市。7月10日至15日,由《文学评论》编辑部和桂平市政府主办,桂平西山风景区管理处承办的2014年首届“当代诗歌批评与理论研究青年论坛”在广西桂平举行。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诗歌研究所;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澳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博士、专家49人,以及《文学评论》、《中国文学研究》、《新文学评论》、《半月谈》、《诗刊》、《咸阳诗刊》的编辑、编辑、副主编,以及
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提交了《人文城市战略与桂平“诗城”》、《审美经济的源流》、《当代诗歌美学研究战略报告》、《20世纪旧体诗研究回顾与展望》、《现代词的变迁与粤西词的发展》、《当代白话词三体论》等50多篇论文。专家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花了两天时间阐述、宣讲和评论了他们的学术观点。会议气氛非常热烈。
会议期间,桂平市委、市政府、中南大学教授宋湘琪向大家汇报了同时建立太平文化发展研究基金和国家艺术基金行动框架的理由和目的。目的是促进诗歌的艺术传承,共同促进文化创新和新型城镇化。基金重点培育艺术原创和理论研究等源头薄弱环节,鼓励保持整体性和创新性,传承过去和未来,为创作“加油”,为青年艺术家和学者保驾护航,为“诗化桂平”积累后劲。
专家畅所欲言,新诗旧诗和谐交流,诗人和批评家面对面。对精品创作意识的确立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当代诗歌文化的共同繁荣找到了新的出路。
在大会闭幕式上,澳门大学教授施一敦、《中国文学研究》副主编黄仁生、云南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友康、《新文学评论》执行主编李宇春讲述了大会的收获和经验。他们一致认为,为了消除偏见,正确处理新诗和旧诗的关系,新诗和旧诗都是诗,都可以写好。正确处理现代文明与传统的关系,文言文与白话的关系;以及旧体诗、新体诗、歌词之间的关系;客观评价20世纪旧体诗和新体诗的成就。注重对著名诗人和诗歌艺术规律的研究,注重对白话词的研究;关注社团、诗派、地域诗、血族诗、家族诗、女性诗。恢复诗歌在当代文艺格局中的正常地位,将旧体诗纳入文学史研究;通过交流、讨论、研究者结合、领域背景整合,预计十年后会有古体诗的名作问世。
7月13日,专家深入桂平西山、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纪念地调查取证。
会后,宋湘琦、李梓、段威、莫振保等专家为桂平诗社和市文艺理论家协会的同志作了诗歌创作专题讲座。李自成从“以物为本”、“本色写作”、“审美增值”、“文学虚构”四个方面给予指导,并举例说明他的白话词;宋湘琪、段威对李梓的辅导课作了即兴评论,使桂平诗坛、文艺界的同志受益匪浅。
桂平诗坛正在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用诗歌表达文化创新的豪情,创造更多的佳作,展示中国诗歌的艺术风格,用智慧创造一个和谐、美好、诗意的桂平。
1.《谈诗论道 广西桂平:名家携手谈诗论道 展中华诗词艺术风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谈诗论道 广西桂平:名家携手谈诗论道 展中华诗词艺术风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478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