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18日,美国心脏协会2019年年会在美国费城举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黄东教授在会上公布了喷发的研究成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这也是此次AHA年会在国内唯一入选的特色临床研究。
研究设计
本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君波院士牵头,国内11家医院参加,历时2年。主要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血栓抽吸基础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的改善和安全性以及临床预后。
皮疹是一项随机、多中心、平行对照研究。将345例发病12小时内的STEMI PPCI患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血栓抽吸治疗,并通过抽吸导管给予2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或10 μg/kg盐酸替罗非班或生理盐水。
主要疗效终点为治疗后校正的TIMI帧数,次要疗效终点包括ST段压低程度、CK-MB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程度和30天后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将30天内的TIMI出血事件作为安全终点。
主要结果
在主要临床终点中,尿激酶原和替罗非班的cTFC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但两种药物治疗组的cTFC无显著差异。
在次要疗效终点,尿激酶组和替罗非班组术后2h心电图下降程度、CK-甲基溴峰值和LVEF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无差异。
在30天的随访中,三组的MACE发生率没有差异。就安全性而言,尽管尿激酶原组出血事件的总体发生率显著增加,但与其他两组相比,包括颅内出血在内的主要TIMI出血事件没有显著增加。总体而言,在血栓抽吸的基础上直接在冠状动脉内使用溶栓剂或GPI,PPCI可显著改善心肌灌注水平,缩小梗死面积,改善短期预后。
临床意义
在对STEMI患者进行PPCI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物理吸引引起的冠状动脉灌注阴性等因素,血栓吸引在TOTAL、TAPAS等研究中被给予了相对负面的评价,导致其地位下降。另一方面,随着新一代非选择性溶栓药物的出现,如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原,溶栓治疗重新获得了国际关注。
本研究创新性地将血栓抽吸和冠状动脉内药物治疗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的效果。两组药物组的一级和二级疗效终点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冠状动脉内使用溶栓剂或GPI可以弥补血栓抽吸对心肌灌注的各种负面影响,进一步保护心肌循环系统灌注水平,挽救更多存活心肌,最终改善预后。
此外,溶栓剂对红色血栓有更强的破坏和溶解作用。预计冠状动脉内溶栓应优于GPI,但这种优势并未体现在结果中,仅达到同等水平。这是因为抽吸本身足以清除红色血栓吗?哪种药物更适合冠状动脉内使用?这些问题值得下一阶段进一步研究。
萌出系列研究刚刚起步,可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随访时间短导致的说服力不足,尿激酶原组小出血事件的安全隐患相对较多。总的来说,萌出研究中新颖大胆的思路为溶栓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其随访结果是有望的,对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1.《eruption ERUPTION:直接PCI 中血栓抽吸+冠脉内用药,我国原创研究探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eruption ERUPTION:直接PCI 中血栓抽吸+冠脉内用药,我国原创研究探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576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