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特吕弗 特吕弗86岁诞辰!新浪潮最有力的一击

1984年10月21日,法国电影界悼念一位因癌症去世的电影工作者。之后,政府批准以最高国葬礼仪对待死者。法国电影手册上写着“他的死让电影失去了一个伟人,一个不可替代的伟人”,人们说他是“一个最能代表法国电影的重要导演”。

这个人就是弗朗索瓦·特吕弗(1932年2月6日——1984年10月21日)。2018年2月6日是法国电影导演86岁生日。

二战后,被禁止或严厉删减的电影开始在法国电影院和电影俱乐部上映,这就催生了苏珊·桑塔格所谓的“阴影”情结。一些年轻的法国电影爱好者带着近乎狂热的激情拥抱电影。在阅读大量电影的过程中,他们熟悉电影的历史,对导演基于审美选择、道德选择、爱情或强烈仇恨的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美国作家、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

在20世纪50年代,这些爱和理解找到了一种具体的形式——在报纸和广播媒体的大量文章、公开辩论和演讲中的电影批评。这些未来的电影人首先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法国新浪潮运动的最初标准就是这些影评的体验。

在正式成为电影导演之前,“电影白痴”特吕弗就是这些影评人之一。作为一个来自不幸家庭的叛逆少年,特吕弗将电影视为精神避难所。他曾经说过,“当卓别林或格思里的电影在这个避难所上映时,我感到温暖和受到保护。”他退学的时候,通过电影学习东西,体验生活,从而积累了很多关于电影的知识。

1948年,特吕福组织了一个电影俱乐部,这使他认识了杰出的影评人安德烈·巴赞。与巴赞的相遇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巴赞向他介绍了法国电影界的重要人物,年轻的特吕弗步入了电影的门槛。

特鲁夫特感激“父亲”巴赞。1958年,40岁的巴赞英年早逝。第二天,特吕弗开始在戛纳拍摄获奖影片《四百场》,以纪念安德烈·巴赞,他就像一个朋友和父亲。回顾他的一生,特吕福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是二战后一位伟人抚养长大的养子,受到巴赞、罗西里尼和让·科克托的像父亲或叔叔一样的保护。在Truffaut看来,亨利·朗洛伊斯的电影资料馆是陪伴他成长的寄宿学校。

▲电影《四百击》长镜头拍摄

1953年,21岁的特吕弗开始担任电影手册和艺术的编辑。由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是第一份以传统上赋予其他艺术类别的严肃、尊重和激情来处理电影的重要杂志。

作为推动新浪潮运动的主要理论阵地,该杂志团结了一批热爱电影的年轻影评人,被称为“电影手册派”,其中有让-吕克·格达尔、克劳德·夏布洛尔、埃里克·侯麦和雅克·里夫,他们后来成为著名的新浪潮导演。

特鲁福特很快融入了这个团体,并作为一个弃儿生活了很多年,这最终让他在这里找到了一个真正的家。巴赞在精神上的慷慨,他的批判智慧,他把导演作为电影创作主导力量的想法,都深刻地影响了特吕弗。成为一名编辑后,特吕弗很快开始了他作为一名电影评论家的激情、大胆和敏锐的职业生涯。短短几年,他写了大量影评,很快成为法国著名影评人。

1954年,特吕弗发表了著名的文章《法国电影的一些趋势》,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他猛烈抨击法国主流电影,指责其被称为传统的法国“精品电影”。他批评说,在将法国古典文学转化为影像的过程中,奥伦奇和博斯特单纯追求文学手段和电影手段的对等,忽视了观众看电影的感受。

特鲁弗指出他们“鄙视电影是因为他们低估了电影”,并支持那些利用电影技巧来改造文学作品叙事语言的导演。在他看来,有价值的改编只能由导演来完成。特吕弗的这篇文章是“作者政策”的出发点,是新浪潮美学,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理论宣言。

把导演放在电影创作的中心,是亚历山大·阿斯特鲁奇(Alexander Astruc)1948年在《法国银幕》(French Screen)上发表的文章《新先锋派的诞生:相机-自来水笔》(The New Avant-garden)的延伸。在这篇文章中,Astruc认为电影和文学一样,是一种可以表达任何意识形态领域的语言。我摘录了这段激动人心的原文:

“它在播放了集市的来世节目,类似于林荫大道区流行喜剧的娱乐节目,或者是保存一个时代形象的手段之后,就成为了一种语言。一种语言是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艺术家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无论多么抽象),或者展示自己执着的思想,这和今天的评论或小说一模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把这个电影的新时代变成了相机——自来水笔的时代。”

电影是一种语言和形式,镜头是书写这种语言的自来水笔,书写这种语言和形式的人就是作者。那么,电影中的作者应该是谁呢?在1954年的文章中,特吕弗指出这个人是导演。随后的几年里,特吕弗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并在一篇影评中公开陈述了这一观点:影片中只有一个创作者,那个人就是导演。

然后,特吕弗提出的“作者论”成为法国新浪潮运动的电影创作方针,即以低成本、独立拍摄的方法,制作由创作者自己撰写构思的个性化电影。安德烈·巴赞发表的电影理论文章集锦是电影《电影是什么》”已经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美学理论。

Truffaut呼吁年轻导演拍出不同于法国主流电影的电影:“我们要用别的精神,拍别的东西。我们必须离开太贵的工作室...阳光比强弧光灯和发电机便宜。我们应该在街上拍,甚至在真正的公寓里。而不是像克鲁佐那样,把人造尘埃撒在道具上。”

Truffaut想证明自己可以做出个人风格的故事,用他们所谓的“第一人称电影”来反对MoMo里陈腐的法国主流“高质量电影”。1958年,特吕弗不再满足于只是一个影评人,开始拍摄《四百个唐斯》。

写到这里,不得不说一说特吕弗和葛达尔之间的事情。

经常拿特吕弗和葛达尔比较。作为新浪潮的两位英雄,他们是新浪潮的精华。他们是在1949年认识的。他们一起去看电影,坐在同一排,看同样的专栏,喜欢同样的电影,从粉丝变成了朋友。之后在巴赞的《电影手册》中合作,发表影评,抨击主流电影。在成功拍摄《四百下》后,特雷弗帮助葛达尔拍摄了著名作品《疲惫》。接下来的几年,两人互相扶持,互相竞争,一时成了佳话。

▲让-吕克·格达尔和弗朗西斯·特吕弗

1968年,是两个人矛盾的开始。今年2月,法国电影界发生了“为亨利·朗洛伊斯辩护”的事件。特鲁法特和格达尔并肩站在前线,抗议更换朗洛伊斯。他们动员法国和海外导演联合发出抗议信,进行示威游行,朗洛伊斯终于重新上岗。

然而,在保护电影资料馆的过程中,游行遭到了几波警察和防暴部队的袭击。之后,法国导演在5月份再次走上街头支持游行,站在学生和罢工者一边。在戛纳电影节上,特吕弗和葛达尔带领年轻导演占据了电影殿堂的正厅。特吕弗认为在学生工人被袭击流血的情况下继续举办电影节是荒谬和可耻的,并宣布电影节将暂停。

葛达尔的态度很激进。他想在形式和内容上彻底改变他的电影。之后,Truffaut只参加了一次政治运动,那就是继续支持亨利·朗洛伊斯。1968年5月后,他们分道扬镳。葛达尔的政治态度比较激进,开始拍摄政治片和论文片,而特吕弗继续他之前的电影拍摄。对导演角色和使命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他们友谊的破裂。

之后两人互相攻击。1973年,特吕弗拍摄了《日夜》。葛达尔看完之后,给他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表达他的愤怒和不满。特吕福反应非常激烈,写了一封长达20页的信,宣布这段友谊已经彻底破裂。特吕弗和葛达尔再也没有联系过。20世纪80年代,特吕弗的去世使得他们的友谊不可能再好了。

▲《日夜》这部电影

两位导演之间的友谊是由于电影的开始和电影的破裂。在一次采访中,特吕福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知道在混乱时期,艺术家很容易动摇。他犹豫着放弃自己的艺术,服务于一个明确的想法,通过电影成为一名政治活动家。想到这些,我就想起了马蒂斯,他经历了三次战争却从未打过仗。1870年,他太年轻;1914年,他太老了;1940年,他的地位太高了。他于1954年去世,在越南战争和北非战争期间完成了写作。鱼,女人,花,风景,窗上的画,战争在他的生命中是微不足道的,无数的画是重点。为了艺术而艺术?不对。艺术是为了美,为了别人,为了创造美的东西。”

Truffaut认为,作为导演,拍电影是为了观众,是为了创造美和美好的东西。

自1959年戛纳电影节出现《四百击》以来,特吕福作为新浪潮的领军人物,将新浪潮运动推向了顶峰。不久之后,作为新浪潮的另一位将军,葛达尔也发布了他的著名作品《疲惫》,让人们再次看到了新浪潮电影的力量。

▲“疲惫”

在25年的电影生涯中,特吕弗拍摄了23部电影,并在自己的“作者理论”指导下,探索了一系列电影内容和形式,在历史维度上改变了整个法国电影的面貌。

看看特吕弗的电影,可以发现他的电影中有类似爵士的东西,即自发性和即兴性。Truffaut的电影是基于内心的需求而不是死板的剧情。镜头充满活力但有些神经质,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它的风格和电影中的个人一样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

比如在他的第二部作品《射杀钢琴师》中,当查理按下拉尔斯·施马尔的门铃时,镜头并没有一进门就跟着他,而是跟踪拍摄了一个拿着小提琴盒的美女。镜头一路跟着她走出来,仿佛她会对整部剧产生影响,但当她走出画面时,我们才意识到,她只是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射钢琴师》不断以这种时尚而又刻意打断的方式给我们惊喜。影片往往扭曲了方向,叙事呈现出一种漂泊、即兴、突跳的状态。

▲《射杀钢琴家》

特吕弗的电影史意识已经成为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他经常向电影史或者他在电影中崇敬的导演致敬。在他的短片《淘气的幽灵》中,有类似于琉米爱尔的《浇水的园丁》的场景,有一列火车进站的场景,还有另一个男孩躲在栅栏后面的场景,这让人们想起了罗西里尼在罗马这个不设防的城市拍摄的镜头。

▲短片《淘气鬼》

在《钢琴师的拍摄》中,特鲁弗使用了旧无声电影中的圈入和圈出技巧。在电影中,你可以看到一辆卡车,后面印着“电影手册”的广告。《黑衣新娘》是他在结束与希区柯克的采访后拍摄的一部电影。这是对希区柯克的致敬。它讲述了一个新娘为杀死丈夫而寻求报复的故事。希区柯克显然影响了故事的内容和镜头的语言。

▲《黑新娘》

身份是特吕弗作品中反复探讨的主题。Truffaut感兴趣的是电影的社会基础和意义,尤其是社会和个人总是相互依存的。从《四百侠》到《阿黛尔的故事》,这些电影都聚焦于人物塑造人格的行为,或者说是人们试图塑造他们的反应。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表现,人在交往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常规程序发挥各种作用。在表演中,人们试图控制自己对他人的印象,通过语言和手势使他人形成自己想要的印象。特吕弗对人物身份认知的执着关注,与他十几岁时动荡不安的家庭生活有关。

特吕弗笔下的人物永远是局外人,只能暂时控制他们进入的世界,但他们实际上是无能为力和孤独的。《四百下》结尾,安托万从少管所逃出,奔向大海。摸过海之后,他又转回了自己脸部的定格镜头,表达了一种不确定性。

电影《祖战》以朱尔斯把妻子和朋友的骨灰留在殡仪馆独自离去的画面结尾,表情复杂,既悲伤又欣慰。在电影《软皮》中,妻子用步枪杀死了皮埃尔,只是因为皮埃尔的电话晚了一分钟。

▲“祖与詹”

在影片中,正是特鲁弗一直期待自己所做的事来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块菌从希区柯克身上学到了一些教训,但这些教训只是在电影技巧上。希区柯克的电影很少向人们提供什么是爱,也很少尊重人性,但松露没有。他用希区柯克的视觉技巧为观众创造了一种强大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是为了让观众更深入地探索爱情和人性。

在《华氏451》中,特雷弗讨论了电影中沟通的困难和客观物体角色的交织。在这部科幻电影中,世界的非人化和物化达到了顶峰。Truffaut利用希区柯克的方法,在视觉上探索文字的力量,大大减少了对话,为画面之间的关系营造了焦虑的气氛。

▲“451华氏度”

特吕弗关心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他笔下的人物常常在混乱的冲动与审美秩序之间来回摇摆。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和个人身上刻画神奇的品质。特鲁夫的自传体《安托万》系列(《四百侠》、《安托万与科莱特》、《偷吻》、《床上风暴》、《爱情狂奔》)揭示了特鲁夫自身经历中的“平凡”境遇和“不平凡”色彩。

他给了演员创造角色的自由,并在剧本中融入了演员自己的个性。安托万·多伊内尔在拍摄过程中变成了两个“真人”。在《偷吻》中,特吕福坦白地说,“安托万·多伊内尔开始离开我,离让·皮埃尔·利奥德越来越近”。对个人至上和即兴创作的强调,使特吕弗能够捕捉日常生活和突发事件的诗意,从而使他的电影像自然森林一样生动。

▲《偷吻》这部电影

女性是特吕弗电影中永恒的话题,他不断丰富和强化女性主题。在他的电影中,女人总是可以被探索的。《祖战》中的凯瑟琳几乎是一个抽象的理想女性,是神秘、自由、性感的象征。她是母亲,是孩子,是妻子,是妓女,给生活以灵感和力量,也是生活的破坏者。她夹杂着各种生死矛盾。

▲电影《祖与詹》

电影《最后的地铁站》中的卢卡斯夫人扮演了一个支柱角色,在情感选择和剧场生存中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强的意志。盖世太保在搜查剧场地下室时,用女性的温柔和智慧拯救了丈夫和剧场。

▲电影《最后的地铁》

Truffaut爱孩子,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他对人物的敏感,明显体现在他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解读上。在《淘气鬼》和《四百下》中,特鲁弗详细地阐释了儿童的主题,把他们的孤独、对自由的追求、家庭压力和社会的不理解阐释到了极致。如果说《顽皮鬼》这部电影中特吕弗的童年记忆是清新自然的,那么《四百个唐斯》中安托万的刻画就是导演痛苦童年经历的再现。

▲电影《四百击》

在《野孩子》中,体现了特吕弗深刻而微妙的洞察力。通过描述维克多对语言的恢复,特吕福指出了文明与自由之间的复杂关系。《零花钱》描绘了孩子对自主的渴望和对温柔的无意识需求。

▲电影《野孩子》

凭借强烈的自我写作意识,特吕福拍摄了自传体的《安托万·杜·内尔》系列,历时20年,从《安托万和科莱特》到《偷吻》、《就寝时间》,再到《爱情长跑》。

在自传体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导演特吕弗经历了与安托万冲突、融合、分离的过程,另一方面,制作这五部电影的让·皮埃尔·利奥也经历了与安托万冲突、融合、分离的过程,在另一个维度上,安托万也分享了特吕弗和利奥的身份,一个奇妙的三角人物

安托万的五项就像一个来回的回旋曲。现实和电影,不管是真是假,都无法解释和猜测。

Truffaut总是在不经意间让观众意识到自己看的是电影而不是生活,这种布莱希特式的分离效果让观众思考更多。这一点在《美国之夜》和《最后的地铁》中尤为明显。两部电影采用嵌套结构,以电影中的电影和戏剧中的戏剧的方式进行叙事,在嵌套结构中展示了戏剧和生活交织在一起的绚丽画面。

如今,特吕弗早已以拍照闻名。作为一个伟大的导演,特吕弗的一生是探索电影的一生。特吕弗将他的“作者理论”与电影实践相结合,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电影。作为新浪潮中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特吕弗已经成为一个偶像,那些被当前电影形势所挫败的年轻导演总能从他身上汲取力量,获得复兴世界电影的决心和创造力。这一形象可能是“新浪潮”这一术语的持久遗产,而特吕福是这一遗产的最佳体现。

作者|泽欢;公众号|看电影看死

1.《特吕弗 特吕弗86岁诞辰!新浪潮最有力的一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特吕弗 特吕弗86岁诞辰!新浪潮最有力的一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01520.html

上一篇

身份证号最后一位是x是什么意思 身份证最后一位是x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独角兽图片真实照片 世界10大不明生物真相图片

即将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即将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即将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即将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法国国庆日 法国的国庆节是哪一天 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法国国庆日 法国的国庆节是哪一天 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国庆节对每个国家都有特殊的意义,也是各国政府和人民最重视的节日。例如,中国的国庆节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诞生。这种常识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说。但在法国,国庆的由来并不明确,甚至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句话说,法国的国庆节是纪念1789年7月14日。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1789年7月1...

哭了 15部让人深夜痛哭电影,第7部好多人都哭过

  • 哭了 15部让人深夜痛哭电影,第7部好多人都哭过
  • 哭了 15部让人深夜痛哭电影,第7部好多人都哭过
  • 哭了 15部让人深夜痛哭电影,第7部好多人都哭过

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致我们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致我们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致我们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致我们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热血高校类的电影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热血高校类的电影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热血高校类的电影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热血高校类的电影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用这十部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法国三沙 美丽的南海,美丽的三沙群岛

  • 法国三沙 美丽的南海,美丽的三沙群岛
  • 法国三沙 美丽的南海,美丽的三沙群岛
  • 法国三沙 美丽的南海,美丽的三沙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