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7日,联合国大会第74届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21日设为“国际茶日(International Tea Day)”,以赞美茶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湖州长兴,这里是唐代名茶顾渚紫笋的产地。茶圣陆羽曾隐居顾渚山中,修订《茶经》,这里所产“紫笋茶”,因陆羽推荐,成为朝廷贡茶。公元770年,顾渚山下建成了国内历史上第一家皇家茶厂——大唐贡茶院。

今天5月21日,首个“国际茶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兴顾渚山,来了解唐代贡茶的前世今生。

竹林掩映下的大唐贡茶院

始于唐代的“大唐贡茶院”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唐代湖州刺史张文规的这首《湖州贡焙新茶》描述了紫笋茶的进贡场景。因为当时的皇帝对产于顾渚山的紫笋茶特别喜爱,宫女一听到紫笋新茗送到宫里的消息,便立即向“寻春半醉”的皇帝禀报,说明紫笋茶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当时,每年初春时节新茶制成后,必须在清明前被送至皇宫。从顾渚山到长安行程三千余里,昼夜兼程,快马加鞭,也需十日才能赶到,这第一批进贡的茶被称为"急程茶"。

来顾渚山之前,光听说过“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没想到这明前紫笋茶也和荔枝一样,为了皇帝能第一时间喝到,驿道上不知累死多少匹骏马。

顾渚山位于湖州长兴西北部,与江苏宜兴毗邻。山不高,海拔仅为355米,因山的东面临太湖,这里气候湿润,土质肥沃,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唐朝中叶,顾渚山就已是皇帝的御茶园,每年茶季,皇帝诏命湖、常两州刺史到顾渚山督造贡茶,被称为“修贡”。

由于紫笋茶贡额不断增加,需要大规模采摘,唐大历五年(770年)顾渚山脚建造起了历史上第一座专门为朝廷加工茶叶的皇家茶厂“大唐贡茶院”。

据史料记载,贡茶院最盛时“时役三万,工匠千余,累月方毕”。一个县为焙制贡茶征用三万多人采摘,一千多人制作茶叶,前后忙碌一个月,可见贡茶院之规模。

在原址上重建的贡茶院,现在是一处喝茶的景点

顾渚紫笋从唐大历年间开始进贡,经过宋、元,至明末,历经四朝,连续进贡了八百多年时间,是进贡历史最久的贡茶。

一千多年过去,贡茶院历经沧桑,后毁于火灾。2008年,长兴县政府在遗址上重建了新的贡茶院,位于顾渚山虎头岩,一组木结构仿唐的建筑,整个建筑顺山势而建,掩藏在竹林之中,看起来非常宏伟大气。

重建的大唐贡茶院,现在已经没有制茶的功能,主要是一处可以观光与喝茶的景点(门票包含茶券)。周围群山错落,翠竹层叠,登上纪念茶圣的陆羽阁,可以俯瞰整个顾渚村。

顾渚村,这个过去因制作紫笋茶而闻名的茶村,近年来因为发展乡村旅游,在江浙一带已颇有名气。这里全村家家户户都开农家乐,曾经闻名于世的茶叶制作已经不是这里的支柱产业。

来顾渚村的游客大多是从上海来的老年人,他们成群结队坐大巴到长兴,主要是来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吃农家土菜,再采购些农产品回去。这里的农家乐包吃包住一天不到百元,价格实惠,也有不少老年人选择在这里长期疗养。

顾渚农贸市场的当地农产品,各种“土鸡蛋”、“野鸡蛋”堆在竹篮子里卖。

茶圣陆羽和顾渚山之间的渊源

唐代贡茶除长兴的紫笋茶以外,一山之隔的宜兴(唐宋时属常州)所产阳羡茶也是贡茶,都与茶圣陆羽有关系。

湖州是陆羽的第二故乡。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湖州苕溪之畔,开始对茶叶的研究著述。大约在公元765年,他完成《茶经》的初稿,逐渐声名鹊起。

唐大历年间,陆羽到任常州刺史的李栖筠处做客,有山僧献茶,陆羽尝了之后说“芬香甘辣,冠于他境”,推荐上贡,宜兴的阳羡茶遂为贡茶,岁贡万两。

宜兴的阳羡茶成为贡茶以后,茶圣陆羽又游历到长兴顾渚山,并与他的朋友诗僧皎然一起在这里开辟茶园,从事茶事研究,后来他将在顾渚山考察的内容又补充进《茶经》。

陆羽的《茶经》是系统全面介绍茶叶的第一步专著

因顾渚山所产的茶叶,符合他对好茶“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的标准,陆羽为这里的茶叶取名为“紫笋茶”。

陆羽在《茶经》里写道:“浙西茶以湖州上,常州次”,并且在与朋友皎然、朱放等人论茶时,常以顾渚茶为第一。

因“阳羡茶”贡额不足,经过陆羽推荐,阳羡茶入贡后两年,唐大历五年(770),朝廷又将紫笋茶列为贡品。朝廷令长兴与宜兴分别纳贡,其后几十年间,顾渚紫笋茶名气后来居上,成为仅次于“蒙顶茶”的天下名茶。

太湖周边宜兴,长兴所产之阳羡茶和紫笋茶,皆因陆羽之举荐,而成为朝廷贡茶。说明此时的陆羽,在茶叶品鉴上已经具于一定的权威性。

陆羽在顾渚山待的时间不短,对这里的茶事进行过详细的考察,《茶经》里提及的乌瞻山、悬脚岭、啄木岭、青岘岭、凤亭山等茶叶产地,都在顾渚山周边十多公里范围内。

除了在顾渚山修订《茶经》,陆羽还撰写过两卷《顾渚山记》,可惜此书多已轶失。仅留存下来的几则残篇来看,《顾渚山记》并不仅记录茶事,也记载了顾渚山当地的风俗与地理特征。

顾渚山的采茶人

“灿如金星”的金沙泉

在顾渚山,除了紫笋茶是唐代最有名的贡茶,与之相伴的还有金沙泉,是著名的“贡水”。

“水为茶之母”,就是说离开了水是没办法谈论茶的。

关于煮茶用水,陆羽在《茶经》中提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将水分为不同等级,他认为烹茶之水以山泉水为佳。

自古名茶也要配好泉,比如“龙井茶,虎跑泉”,顾渚紫笋和金沙泉也是绝配。

据清《长兴县志》载:“顾渚贡茶院侧,有碧泉涌沙,灿如金星”,故而得名金沙泉。

金沙泉就在贡茶院西侧的茶园里,距离不过几百米,但因为贡茶院外围正在扩建,金沙泉被围在一处工地内,游客罕至。泉边建有“晚归亭”,看到亭子就能找到此泉。

金沙泉就如其名,因水底沙石呈金黄色,所以池水也泛着金属般的光泽。表面看不出泉涌,细看水下石缝,有涓涓泉水从泉眼涌流。旁边砌了两个蓄水池,可以供人取用。我用瓶子装了些水,打算回去用来泡茶。

据说陆羽发现了金沙泉,并用此泉水烹煮紫笋茶,茶汤色泽翠绿,口感甘洌。不知道是不是他的推荐,后来金沙泉也被列为贡泉,每年清明前装在特制的银瓶里和紫笋茶一起专程送长安进贡。

需要说明的是,唐时紫笋茶制作,是以蒸气杀青,经“捣、拍、碾压”等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饼茶,与我们现在所喝到的炒青绿茶并非一回事。

我在贡茶院里喝到过用茶饼泡的茶,大概因为制作工艺和冲泡方法都不太对,感觉并不好喝(比较苦),或者说与现代人所追求的口感差距还是比较大。

唐人饮茶,过程非常的繁琐,要把茶饼先放在火上烤,然后碾碎,细筛,再煎煮而饮,并且会放些调味料,对于煮茶用水也非常讲究,比如水温,以及水的来源。

中国茶艺的要素就是讲究宜茶之水,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里写:“夫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离其处,水功其半。”在古代人看来,最宜茶的水就是茶树生长之地的水。

古之《品茗》一文中说:“金沙水泡紫笋茶得全功,外地水泡紫笋茶只半功”就是这个道理。

把金沙泉水和紫笋茶一并上贡,并不仅仅是因为金沙泉水质好,而是用当地的水去煮当地茶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激发茶的精华,让茶泉交融,相得益彰。所以古代人喝茶包括择水都是有一整套理论体系的,而我们现在可能已经喝不出这种区别。

顾渚山下的金沙泉

寻访古茶山

长兴很多地方都用岕(jie)做地名,岕,泛指两山峰之间的区域。

顾渚山历史上是贡茶园的范围,这里至今仍然保存着许多野生茶树,主要分布在方坞岕、四坞岕、高坞岕,石坞岕、老鸦窠等古茶山,千年以来并无多大变化。

我所住的农家乐在贡茶院西侧的叙坞岕,离古茶山不远,向村民问清楚上山的路线后,第二天开启了寻茶之旅。

从叙坞岕往西走上半小时,来到方坞岕,有小路通往山里。前行不远,出现一条石阶铺就的上山路,一块“山桑坞”的石碑矗立于山道边,石碑背面介绍此处是陆羽《茶经》中所提及的唐代古茶山。

陆羽在《茶经》里说:“浙西茶以湖州为上,湖州生长城(今长兴)顾渚山谷……生山桑、獳狮二寺”。陆羽提及的“山桑坞”就是现在的方坞岕,还有一处“獳狮坞”则是现在的四坞岕。

与现代绿茶炒青不同,唐时的紫笋茶是一种蒸青饼茶

陆羽煮茶图

沿着石阶山道一路往上,随处可见一株株半人高的茶树,长在道路两侧的茂林修竹中。这些茶树的高低不一,排列也不规则,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茶树,和人工栽种的茶园有明显区别。

山谷里草木茂盛,烂石满坡,丛丛簇簇的野生茶树,自由散漫地生长在岩石缝隙里。茶树的根系在碎石中裸露出来,与藤蔓杂草缠绕着。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野放茶园,一直延续到山峰高处。

这里的山场环境,完全符合陆羽《茶经》里写过的“阳崖阴林”,“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历经千年,陆羽在书中对于好茶生长环境的描述,仍可在此找到比照。

古茶园一直延续到山顶。谷雨将至,此时正是一年中最忙碌的采茶时节,山顶的茶园里,十几个本地农妇,腰间挂着小竹篮,分散在茶园各处,正忙着采撷春茶。

虽然过去是大名鼎鼎的贡茶,但如今紫笋茶的知名度已远不及周边的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后来居上的江南名茶。

今天顾渚山一带的茶园,多为当地农户分配承包,产量并不大,每家每户基本都是分散自采,没有产业化运作,所以也无需雇佣采茶工。

山桑坞是陆羽《茶经》中提及的紫笋茶主产地之一

沿着石阶道向上,一路都是野放茶园

紫笋茶因其芽微紫,形状如笋,而得名

村民们告诉我,山上的老茶树基本不用管,不施肥,不施农药,一年只采一次春茶。等到秋天,将茶树周围的灌木和杂草清除,堆在茶树周围作肥料就可以了。每年到了季节,茶树自然会茂盛。只有这样的野生茶树制作的茶叶,才称得上是最好的紫笋茶。

顾渚山的茶叶,因其芽叶微紫,形状如笋,而得名“紫笋”,但是我一路在茶园里观察,笋状看得到,但好像没有发现芽叶上带有紫色。

向茶山上遇到的老茶农请教,他说紫笋茶的 “紫” ,不是指叶片,而且是专指刚刚萌发的芽头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紫韵,随着气温升高,芽头上的紫色会逐渐消褪,其后生长出的叶片,是看不到紫色的。

不过他又补充说,紫笋茶的紫芽,仅见于古茶山上遗留下来的野生茶树,这与品种、土壤、气候都有关系,山下平新开辟的人工茶园里,是见不到紫芽的。

“贡茶古道”

长兴、宜兴两地相邻,两地都出贡茶,宜兴阳羡茶作为贡茶的历史,比紫笋茶更早。如今在两县交界的顾渚山,还保留一段古驿道,过去是顾渚村通往宜兴的必经之路,现在被称为“贡茶古道”。

“贡茶古道”的起点在贡茶院东侧两公里外的外岗自然村,村口有一处唐代摩崖石刻,往往被游客所忽略。这组时刻就在村口的银山石壁上,被称为“最高堂”石刻。

位于老鸦窝山脚的“五公潭石刻”,有唐代湖州刺史张文规和斐汶的题刻。

外岗村“最高堂石刻”,袁高的题名在上:“大唐州刺史臣袁高奉诏修荼贡讫,至顾山最高堂赋茶山……”字迹仍清晰可辩。

摩岩上留有三位大唐湖州刺史袁高、于頔、杜牧督造贡茶时留下的石刻,内容主要记录三位刺史来此修贡的时间,这些题字至今已经保存了一千多年,字迹仍清晰可辨。

茶贡是唐代湖州刺史的重要政务。历史上,先后有二十多位湖州刺史来到顾渚山督造茶叶,至今,贡茶院周围仍留下许多官员们在修贡期间留下的石刻,分布在不同地方,它们可谓唐贡茶史的见证物。

沿着“最高堂石刻”继续向前,就进入贡茶古道范围。最初是平坦的山路,古道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竹林之中,经过江浙两省分界碑后,开始出现向上的石阶路,前方就是啄木岭。

啄木岭海拔近400米,与悬脚岭相接,因山中多啄木鸟,故名。啄木岭自古以来是苏浙通道,这里有一条之字形盘旋曲折的山路,路面以碎石块铺成,从山脚登临山顶需要拐二十三道弯,这条山路也被称之为“廿三湾”。

贡茶古道因古时运送贡茶线路而得名,后来随着公路开通,古道逐渐荒废,如今却成为户外爱好者者经常会来的登山步道,每逢晴朗的周末,从长兴和宜兴两个地方都有来这里登山健身的人。

沿着曲折的山道徒步而上,大约半个多小时左右可以登顶。来到啄木岭山顶,举目四望,但见群山逶迤,连绵起伏,满目葱郁的竹海,登山的劳累得以缓解。

“贡茶古道”就是翻越啄木岭的山路

啄木岭山顶的“境会亭”,是过去常、湖两州刺史举办茶宴之地

啄木岭山顶原是长兴,宜兴两地的分水岭,南坡属长兴,北坡属宜兴,在最新的一次省际边界勘界中,南坡和北坡都已经完全属于江苏省宜兴市,所以现在山顶已经不再是两省分界线。

啄木岭山顶有一座重新修建的“境会亭”,供游客休憩与观光,一路上从两个山坡登上来的都汇集在这里,相互间热情地打着招呼。

境会亭,乃取边境上的聚会之意而得名。实际上境会亭在历史上的名气很大,这一切都与茶宴有关。

长兴紫笋茶与宜兴阳羡茶,自古以来都是贡茶。两地本一岭之隔,每年茶季,为宫廷监制贡茶,是湖州,常州两地刺史的首要任务,为了协商合作事宜,两地官员们,后来在山顶交界处修建了“境会亭”。

清《长兴县志》载:“境会亭在悬脚岭,唐时吴兴、毘陵(常州)二郡守分山造茶,宴会于此。”

当年入山修贡的官员们,除了在这里共商茶事,还会举办茶宴,邀请各界名流来品尝新茶,另有吟诗、唱和,歌舞表演,久而久之便成了一项闻名江南的时尚盛事,一直延续到唐末。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咏此盛会。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此诗作于唐宝历二年(826)春,当时白居易正在苏州任职,原本收到邀请,计划去顾渚山参加茶宴,无奈因坠马伤了腰腿,而未能赴约,于是赋诗一首表达了惋惜之情。诗中描写了当年茶山境会的盛况,包含有歌舞表演和斗茶的内容,是历史上描写茶宴的名作。

1.《[喝茶的地方古代叫什么]古代人说喝茶叫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喝茶的地方古代叫什么]古代人说喝茶叫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5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