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奕雄在家门口看着来往的游客(2017年3月4日的照片)。
记者第一次到铜板屯,只有77岁的七婶莫杏昭(左)和67岁的巫福昭及外孙女在家(2012年10月21日摄)。
龙革雄(右)和父亲龙桂全在家门口(2013年6月17日摄)。
回家开办农家乐的村民在商量相关事宜(2017年2月25日摄)。
50岁的龙革雄(左二)、75岁的龙耀星(左三)等人在山上准备种树(2013年5月15日摄)。
81岁的铜板屯村民龙桂全和两个孙女在花海中(2017年2月26日摄)。
34岁的龙江波第一次在旅游旺季时返家,开门迎客(2017年3月4日摄)。
龙革雄和妻子罗伟枝准备喂鸡(2017年2月28日摄)。
位于广西大山深处的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是当地有名的“空心村”,5年之前是只有6位老人留守、濒临消失的贫困村。
近5年来,铜板屯村民龙革雄和堂兄弟龙飞联、龙飞振,倾尽在外20年务工的所有,带领村邻实施“拯救故乡计划”,把这个屯变成了当地闻名的“游摘季”示范村。
1986年,因家境贫寒,龙革雄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种李树。山区缺水,土地贫瘠,龙革雄家种植的20多亩李树收成不好。收获的李子他要肩挑背扛几十里山路去卖,也换不回几斤米。
20世纪90年代前后,广大农村掀起外出务工潮。受此影响,1992年,24岁的龙革雄结束6年“望天吃饭”的生活,到城里务工。然而,多年过去了,原本希望在城市大干一场的龙革雄,并没有过上富裕的生活。而故乡也在人去村空中渐渐没落,留守老人年事渐高,无力打理漫山的李树,任花开花谢,果熟果落。
故乡衰败至此,老人无依无靠,在外漂泊闯荡举步维艰,龙革雄和他的伙伴们心情格外复杂,或许再过10年,故乡就会在他们这一代自然消亡。
“故乡没了,根就断了,何以安身立命?”2012年春节,龙革雄的话深深地刺痛着回乡人的心。
那年春节后,龙革雄没有像往年一样外出务工,而是决定实施“拯救故乡计划”。他和龙飞联、龙飞振等几个堂兄弟用打工攒下的58万元作为注册资金,成立了“融安县铜板高山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李树及山野葡萄,发展特色观光旅游。
龙革雄几乎倾尽所有投入到合作社的建设中。刚开始的几年,新种的果树未结果,再加上冰雹、洪水等灾害,农作物基本没有收成,龙革雄靠着合作社微薄的工资,艰难维持一家6口人的日常开销。龙革雄说,这5年,大伙都是熬过来的,“不论如何,我们几个人不忘初心,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在艰难的发展过程中,合作社得到了乡亲们的支持,许多村民自发和龙革雄等人一起上山开路、开荒种树,一些常年漂泊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陆续回来帮忙。26岁的大学生龙箫宇辞掉城市的工作回到铜板屯,和父辈们一起开荒植苗、开山修路,开始艰苦的创业之路。龙箫宇和村里的农家子弟们组建了“铜板农业生态园创业团队”,他计划用“互联网+铜板农业生态园”模式,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自家种植的农产品。
与此同时,融安县有关部门也给予大力扶持。借助“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建设的契机,铜板屯先后得到扶持资金近300万元,合作社社员又自筹148万元资金。
2015年3月,铜板屯的李树盛开、繁花似雪,游客纷至沓来,私家车、大巴车把村路堵得水泄不通,龙革雄意识到办农家乐的时机来了。但要想富先修路,随后他一边与邻里一起集资搞餐饮,一边带领村邻投工投劳协助政府硬化进村道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两年春天的“游摘季”,铜板屯的收入逐年增加。现在走进铜板屯,莫老爷菜馆、龙氏特色菜、早餐粉店等餐馆已颇为红火。村里51岁的莫仕和,以土地入股方式在合作社做工,每天除了收获70元工钱外,旅游旺季还专卖红薯、芋头、葡萄酒等土特产,一年的收入足以让他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时下,龙革雄正在规模养殖政府扶持的大坡飞鸡。他还用5万元的扶贫贷款,将自己的家改造成民宿宾馆。现在,铜板屯透着沧桑的土墙,古老的木门,红红的对联和灯笼,还有门前的老李树,已成为无数游客心中铜板屯的经典。
5年“拯救故乡计划”现已初见成效,这个百年老村正从空心孤寂到活态发展,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游客前来寻觅乡愁。
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影报道
1.《【70年红酒的微博】5年之变:从贫困村到留得住乡愁的家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70年红酒的微博】5年之变:从贫困村到留得住乡愁的家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330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