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中有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沾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蹴:踩,踏。慵:懒散,倦乏。袜刬:只穿着袜子着地。
明清两代有人将其列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在当代,专家们意见不一,但是大多数专注于事实的研究者,持不予肯定的存疑态度,而选注者则多有意回避争议,或无心无力探究真伪,只管当李词介绍讲解。一般读者往往只看也只会看普及读物,受选注者引导,普遍认作李清照词,并进一步认作是李清照生活的写实。
这首词自明代就已经不可确知作者,应属于无名氏作品。
第一,在现存明代版本的词集中,只有杨升庵《词林万选》标明为李清照作,其他词集诸如《草堂诗馀》作苏轼词,《词的》作周邦彦词(然以上两人词集均无此词),《花草粹编》《续草堂诗馀》《古今词统》《古今诗馀醉》《花镜隽声》俱署无名氏。
不署李清照的明代版本中,除《花草粹编》均有题目,《草堂诗馀》题作《佳人》,其余均题作《秋千》,而署名李清照的明清两代版本全都没有题目。这种壁垒分明颇令人琢磨,似乎明显指向清代版本凡署李清照的,无不源自《词林万选》。
而对《词林万选》,著名学者赵万里先生说该词署李清照不知何据。著名学者王仲闻、唐圭璋先生认为此书不可靠处多多,误题作者姓名足以断定的,即有20余首。比如把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署名朱淑真。“其实此词既见于宋元本的欧集,宋人又别无异说,随便推翻这个结论是很不妥当的。”(唐圭璋语)所以,从版本源流来判断,唐圭璋编《全宋词》将《点绛唇· 蹴罢秋千》列入无名氏作品是审慎的。
第二,这首词实为隐括唐代著名诗人韩偓《偶见》(一作《秋千》,此题目亦于李词相同):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唐圭璋在《读李清照词札记》云:“清照名门闺秀,少有诗名,亦不致不穿鞋而着袜行走。含羞迎笑,倚门回首,颇似市井妇女之行径,不类清照之为人。”李清照并非出身名门,算不上世家望族,她自己即言“赵、李族寒”(《金石录后序》。赵,夫家),父祖“位下名高”(《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着袜行走亦常人常事,不足为怪。
著名学者陈祖美先生在《中国诗苑英华·李清照卷》则云:“词中的‘客’当指赵明诚。他是由激赏李词,进而亟慕其人。为得睹‘梦中’‘词女’风采,明诚不难故诣李寓。”“而对于尚在议婚期间的少女清照来说,听到或猜到来‘客’是未婚夫,其慌忙‘和羞’走开,顺理成章。”先大胆假设“客”是赵明诚,再试图还原赵、李当时的心理活动、见面缘由,这样的论述看似很有趣,但未免太过于穿凿附会。
其实讨论这首词描写的内容,是否与李清照的真实生活相契合,并无多大必要。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分两个层次:一是这首词是否是韩偓诗的翻版,或叫扩写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它即与李清照的真实生活无关;二是这个扩写版是李清照所为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它即与李清照无关。
很明显,这首词是从韩偓诗的基础上扩写而来的,主要元素均取自韩诗,所展现的也是成年男子的视角、心态和口吻。李清照心性极高,年轻时更是恃才傲物,特别是于词一道,尝目空天下士,若不能翻铸新词,浑如己出,她怎会对前人作品照猫画虎呢?
第三,韩偓虽以香奁诗名世,但《偶见》一诗清丽活泼,不涉男女之情。而词中的“慵整纤纤手”“倚门回首”之类,不仅如赵万里先生所说“词意浅薄”,更增添些许浮艳意味。
“倚门”语出《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末业”即指商业,唐代李翱《疏改税法》云:“由是豪家大商,皆多积钱以逐轻重,故农人日困,末业日增。”
虽不能说《史记》“倚市门”是指娼妓业,但在汉代及之前,“末业”包括娼妓业则是确定无疑的。《史记》不举男子从事的某种手工业,如铁匠、木匠,而举女子从事的“刺绣文”,不免引人推定“倚市门”与“刺绣文”为同一主语,即贫穷女子。
以“倚门”为动作特征的女子,在唐以后文学作品中多指男子艳情之对象。细检唐五代词,中有“倚门”“倚户”“倚扉”之词语的共7首:温庭筠《南冠子·南园满地堆轻絮》,韦庄《更漏子·钟鼓寒》《清平乐·莺啼残月》《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顾夐《虞美人·碧梧桐映纱窗晚》,毛熙震《何满子·寂寞芳菲暗度》,许珉《木兰花·小庭日晚花零落》,再加上欧阳炯《赤枣子·夜悄悄》“含羞不语倚云屏”句,俱为闺情代言体的花间词,绮靡温馥,无一例外。
至北宋,苏轼《次韵僧潜见赠》云“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倚市门”语义演迹已十分清楚。在李清照所处的时代,“倚门”或许还不能完全视同后世的“倚门卖笑”,然浮艳之义已久蓄其中,且见增显之趋势。
这首词的男人气味如此浓重,比韩偓诗远甚。李清照是何等女子,断不会有这般笔墨,更遑论她天真清逸的少女时代了。
第四,李清照是开宗立派、世所罕见的一代词人,作品流传于世又少,至明代人们已经找不到宋代编纂的《漱玉词》(又名《漱玉集》)了。后人常恨《漱玉词》之散佚,辑其作品唯恐遗漏。这首词曾署李清照,与其生活、手笔又有几分相似,故许多辑录者难以割舍,宁信其是,不信其非。如王仲闻先生曾勘出,《花草粹编》明万历年间刊本原不著撰人姓名,而清咸丰年间金绳武的活字印本便妄改为李清照了。
综上,《点绛唇》虽意态如画,但基本可以肯定作者不是李清照,“蹴罢秋千,倚门回首”的少女,更不是李清照。退一步讲,这首词也只能作为存疑作品系于李清照名下,毕竟至今也许永远没有第二个名字可署。
1.《倚门卖笑 “蹴罢秋千,倚门回首”,真的是李清照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倚门卖笑 “蹴罢秋千,倚门回首”,真的是李清照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455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