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耳爱日”。中国每年有3万多名聋哑儿童出生。如果加上迟发性耳聋和药物性耳聋的患者,每年增加6万多名聋哑儿童。
昨日,重庆晨报上游记者从西南医院耳鼻喉科主管技师陈小红处获悉,虽然西南医院开展了多次新生儿听力筛查宣传活动,产科也向母亲和家庭宣讲,但实际上新生儿接受听力筛查的比例并不高,只有10%左右。
听力筛查率低有两个原因。首先,新生儿听力筛查计划是自愿的,不是强制性的。第二,孩子出生后,父母对孩子说话,或者有敲击声时,孩子有反应,父母通常认为孩子听力没问题,所以没有听力筛查。
“哎,拍了几张之后,看到孩子反应过来,以为孩子听力正常。这是大多数家庭的理解。”西南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刘丹告诉记者,就像眼睛一样,200度近视和失明是两个概念,听力问题和“聋”也是两个概念。
在西南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约有7%的儿童初次听力筛查失败。我们不能说这些孩子是“聋子”,只能说他们听力有些问题。
刘丹说,听力筛查可分为初筛、复查、综合诊断和评估、听力干预和长期随访五个阶段。对于初次筛查和复查失败的婴儿,需要进行一系列听力评估,包括耳镜检查、耳声发射、声导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多频稳态检查、行为测听和早期言语前听力评估。此外,一些婴儿需要基因诊断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十聋九哑”多因耳聋而哑。因此,发现听力损失后,根据婴儿的情况尽快开始干预治疗是当务之急。
专家表示,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大多数儿童在干预后可以获得更好的听力和言语能力。
相关新闻
噪音导致的听力损失
请不要长时间戴耳机
据新华社报道,现在是招聘季节。但是很多人进体检就麻烦了,卡在很少被重视的听力考试里。杭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根据历年噪声岗位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发现噪声对听力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因噪声导致听力损失的人数逐年增加。
杭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的专家发现,有听力损失的年轻人有共同的习惯,比如听音乐、戴耳机打游戏、去酒吧、KTV等。手机、KTV、蹦迪等生活方式正逐渐成为隐形的“听力杀手”,损害听力健康。
专家解释说,当人们戴上耳机,使用便携式播放器时,即使他们以低音量听摇滚乐,音量也会超过90分贝,有时鼓膜接收到的噪音高达115分贝。耳机卡在外耳道里,噪音的能量集中在耳朵里,大大增加了危险性。如果鼓膜长期受到噪声的反复刺激,最终会因听觉细胞的不可逆损伤而导致永久性耳聋。
另外,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是内耳毛细胞损伤引起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不可逆的损伤。目前治疗手段有限,效果不明显。
专家建议预防应该是第一位的。手机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看电视和用电脑进行音视频娱乐的时间不能太长,音量也不能太高,更不能把耳机放在耳朵里长时间听音乐。
关注婴儿的听力健康
专家警告不要服用药物导致耳聋
据新华社报道,近年来,因吸毒导致药源性耳聋的儿童人数有所增加,其中许多人在吸毒后出现突发性耳聋。专家提醒孩子,如果有感冒等症状,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用药,也不要让孩子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
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护士彭湘岳告诉记者,药物性耳聋属于“感音神经性耳聋”,有的药物可以引起可逆性耳聋,有的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
长沙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王说,有些家长在孩子感冒后会给他们吃药,而且他们还喜欢给孩子服用几种抗生素,这是非常危险的。近年来,医院因感冒和滥用药物而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儿童人数有所增加。这些孩子患有听力损失,大多是单侧耳朵发作。儿童的初期症状多为听力下降或耳鸣,部分可能伴有旋转性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彭翔岳提醒婴幼儿应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果孩子的长辈因为某种药物而失聪,那么孩子也应该避免使用这种药物;如果病情特殊,必须使用这些药物,并应在严密监护下使用,以尽量减少听力损伤;一旦发现药物性耳聋迹象,应及时就医。
上游记者石亨
1.《新生儿听力不正常表现 你知道吗?婴儿对声音有反应不代表听力正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新生儿听力不正常表现 你知道吗?婴儿对声音有反应不代表听力正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722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