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震林(1902-1983),湖南游仙县人。参加了1925年冬天的革命。1927年11月,任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1928年后任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第一特别委员会副书记、第二特别委员会书记、土地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年9月,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1983年9月30日8时02分,谭震林副主席在北京逝世。火化后,骨灰存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1号房。1986年11月,谭震林的部分骨灰被安放在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根据谭震林的遗愿和游仙人民的要求,1988年4月,谭震林的部分骨灰被安葬在游仙烈士公园谭震林墓,杨题写了墓碑。1995年9月,谭夫人惠民的骨灰与谭震林合葬。
2002年4月,经有关部门批准,谭震林墓迁至现尤州公园,位于尤州公园狮子岭东麓,尤县中心大道以西,面积9280平方米。整个墓地分为三个区域:停车区,面积3500平方米,水泥路面。沿着台阶上到二层,是一个4200平米的铜像区,用街砖铺成。第三层是墓区,占地1500平方米。整个墓地四周种植女贞、红山毛榉和草坪。墓位于墓区中轴线后方,以大理石为边缘,东西长5米,南北长5.4米,高1.20米,汉白玉墓碑,1.20米乘1.80米。杨著《谭震林墓》。墓后八米是一面幕墙,上面刻着谭震林的生平简历。
铜像在墓前20米处。就像一个3.8米高的人,戴着蓝色的帽子,穿着风衣,双手握在身后,凝视前方。像座为长方体,长2.1米,宽2.4米,高3.0米。黑色大理石贴面,2004年9月由谭震林的孩子和亲戚搭建。
谭震林故居位于游仙县城关镇珍珠巷兴贤堂。它是一座明清风格的古建筑,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中间与文昌寺(原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和左侧仓生寺连成一体。2001年,谭震林故居被游仙县人民政府宣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投入80多万元对旧址进行抢救性修复,展示和展示了谭震林同志的主要生平事迹和他使用的一些物品。
左起:苏宇、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谭震林一生致力于家乡的改革、发展和建设,与家乡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57年4月下旬,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谭震林率领中央工作组的一个代表团回到尤县老家,开展了一项民主办合作社的试点工程,持续了40多天。期间不仅和县领导亲切交谈,还经常深入其中,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
1959年5月中旬,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谭震林,以“党内交流”的形式,于4月29日到攸县调查研究如何在基层贯彻落实毛主席在给省、地、县、公社、队、小组干部的信中提出的六个问题。当年5月下旬,对九步江水库施工现场进行了检查。
1961年3月,谭震林根据中央的意见,带着中央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草案)》(第六十条)来到尤县,广泛征求农村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的意见,听取县委关于农村工作的报告,召开县委干部、社队干部、社员群众代表、富裕中农代表座谈会。
1965年5月21日,谭震林趁着湘潭地区社会教育的空缺口,回游仙县了解社会教育和农业生产情况。第二天回湘潭的路上,我参观了新市的总农场。
1977年10月,谭震林夫人赴井冈山参加纪念活动时,在攸县逗留了2天,听取了县委的工作汇报,与有关干部进行了长时间的亲切交谈,观看了县花鼓戏团的演出。
1979年5月,谭震林赴尤县视察尤县作为全国农业机械化试点县的实施情况,听取了县委的专题汇报。8日,我参观了县农机试点生产队上云桥公社江南大队赵家铺生产队,还参观了苏州液压泵站。
1982年3月,80多岁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谭震林夫人乘专列到尤县视察工作,历时4天。谭震林听取了县委的工作汇报后,在县机关和公社党委负责人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重点讲了如何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并与大家合影留念。县委大院里种了一棵樟树。临别那天上午,谭震林邀请县委常委在专列上谈话、吃午饭。席间,谭老殷切希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大家以党的利益为重,紧密团结,把游仙县的工作做得更好。
1.《谭震林简历 攸州历史故事——谭震林陵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谭震林简历 攸州历史故事——谭震林陵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82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