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搜狐科技宋雨欣
第一批人造肉带来了奇迹。
5月2日,素有“人造肉第一股”之称的Beyond肉食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正式上市,较收盘时的发行价上涨163%,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美股IPO的最佳表现。
“蝴蝶”一振翅,人造肉概念股就逆势连日。
人造肉在资本市场上的攻击在食品科技领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卫报》援引行业分析师的话说,未来五年,人造肉行业的规模预计将增加到100亿美元。
然而,消费者对“人造肉”这一新概念仍不熟悉,“人造肉”在公众视野中频繁出现也不过一年。
人造肉和素肉有什么区别?消费者对人造肉有真正的需求吗?为什么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面对新事物,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回答。
搜狐科技第五期“智能研究院”直播邀请行业专家: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勺子班联合创始人叶、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重点探讨“人造肉”资本热背后的隐藏动机和隐患。
以下是现场采访的汇编:
主持人:首先,第一个问题是针对叶先生的。Beyond肉虽然有“人造肉”的招牌,但其实卖的是植物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动物文化肉,也就是黄豌豆组成的植物肉。如何看待上市后出现如此大的涨幅?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叶:超越肉类,包括一系列相关的所谓人造肉公司,已经在股市引起了很大反响。实际上,它代表了资本市场和公众对未来新的替代食品的期望。很多情况下,股市的反馈不是根据目前在市场上的推广程度来判断的,而是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可能代表着人类将有更多的肉类替代品用于相关消费和应用的可能性。
主持人:你认为是什么吸引了人造肉这个概念进入资本市场?
叶:实际上,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经常从财务的角度来判断问题。对他们来说,更有可能在更大的食品渠道销售,因为目前有一些肉类消费的股票市场,这些市场催生了大规模的养殖和供应链公司,其利润和市场份额相当可观。如果现阶段食品领域出现新产品,可能会对原有的供求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重新洗牌或者再次打入新的市场。从市场来看,资本市场可能会看中这一点。
主持人:刘先生,你能为大众区分一下人造肉和素肉的概念吗?这两个概念好像不太区分。
刘文英:康熙字典里有“肉”的解释,它来自人或动物的红色软组织。只要肉前面有前缀,就一定有一些固定的条件。比如素肉一定要来源于素食,比如来自植物的东西。如果人造肉必须设定一种手段,通过人类技术实现肉类生产,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
主持人:中国市场的人造肉是素食吗?植物做肉的原理是什么?
刘文英:目前,在中国市场上,主要是素肉,包括蛋白制品,包括大豆蛋白和用豌豆蛋白加工的豆制品。它的特点很像我们所说的动物肉,味道很像,有肉的感觉。我们称之为素肉。
主持人:真正的人造肉,也就是由动物组织组成的人造肉,是不是已经在市场上流通了?
刘文英:到目前为止,消费者还没有成熟的产品,国内外的研究机构都处于研究阶段。现在有一种情况是其成本极高,高成本无法通过养殖与动物产品相提并论,所以没有比较力。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动物肉,但是消费者却无法面对这种产品(人造肉)。
主持人:能解释一下植物养殖肉和动物养殖肉的成分吗?制造原理是什么?
刘文英:人造肉是指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包括干细胞培养,通过细胞增殖实现数量变化。人造肉是这样做的。以植物蛋白制成的人造肉,如市场上的素肉,主要利用蛋白质的凝胶特性,包括交联,包括结构的呈现特性,来达到肉的质感。中国市场的素肉比较成熟,生产企业已经掌握了素肉的制作方法和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素肉就面向消费者,已经有30多年的消费历史。
主持人:丁先生,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人造肉”作为一种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丁世杰:我自己的方向是做动物文化肉,所以有必要明确这个概念。人造肉的概念很大,无论植物来源还是动物来源,都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在体外人工制成类似肉类的产品。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概念:植物仿生肉或者动物养殖肉(干细胞养殖肉)。
从植物肉的角度来看,只要能区分配料表是植物源还是动物源制成的产品,仿生肉就不存在监管问题。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直接面向消费市场的动物蛋白养殖肉产品,市场上应该也没有动物养殖生产的肉。大家已经开始关注监管问题了。如果有肉蛋白替代品,可能会有一些监管问题,但现在还没有完全落实,各地都在调查这个项目。
主持人:如果技术上可以做到,那么它的食品安全没有问题?
丁世杰:只要食品存在安全问题,即使技术实现了,动物养殖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非食品成分是否安全,或者后期能否去除,也是一个需要监管的问题。第二,整个生产过程,如技术、产业化等,都和普通食品生产一样,必须进行登记和监管。如果说动物养殖肉是市场化的,那毕竟还没有出现在原市场。它的毒性和安全性如何,在最终走向消费市场之前,必须经过一个评估阶段。监督是必要的,但是这个阶段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来检查。
主持人:你觉得这个时间大概是多久?
丁世杰:根据肉类养殖的技术发展,根据欧美国家给出的规格,肉类养殖大规模或小规模上市大约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我个人更倾向于,如果技术问题消除了,可能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
主持人:叶先生,美国人造肉公司上市后,可以说是造成了中国人造肉板块的波动。然而,所有含有植物蛋白的人造肉都在中国市场上流通。如何看待动物蛋白人造肉在中国市场发展没有看到实际落地项目?
叶:就像刚才刘老师和丁老师说的,所谓的植物人造肉在中国已经存在很久了。为什么中国a股相应的概念股受影响后开始暴涨?世界是平的,美国股市的情况也影响中国概念股。国内概念股第一时间发布投资者声明,希望大家理性购买和决策。的确,很多消费者对这个概念有些困惑,很多人潜意识里认为人造肉是动物培养出来的。
植物培育的人造肉在中国已经有很多年了。为什么现在这么热?投资者、消费者和市场都应该理性对待。在中国市场上,肉类的消费习惯是相对固定的,一些新产品确实可能会给市场带来刺激。但消费者能否真正接受,是否在市场上实际大规模传播,或者从概念上被消费者接受,都需要国家政策层面长时间的验证和相关配合工作。
主持人:你认为中国消费者接受人造肉的难点是什么?担心什么?
叶冯涛:人造肉代表不确定和不安全。在科学领域是比较中性的词,但在消费领域可能不是中性词。消费者打破对人造肉及相关食品成分的心理顾虑,我认为是一个非常长期的问题。
即使是素食,包括我平时关注的一些餐饮零售市场,素食市场在很多人眼里其实也是一个小行业,包括素食餐厅,包括沙拉店。虽然近一两年来,中国人一直在提高健康观念,倡导健康饮食,但事实上,无论从规模、数量、营业额、市场渗透率来看,这一领域的业务都没有预期的高。
我觉得未来更大的人造肉市场空可能不是在餐厅卖,而是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一样,可能是线上流通渠道。它不是现有肉类的颠覆性替代品,而是一种补充。
需要强调的是,大家都要非常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是完全颠覆性的。之前和西岔的老板谈过。他说,如果我们想造一辆车,让它变得完美,我们应该把圆形的轮子做成方形吗?不,圆轮应该做得更好。所以很多技术创新都是微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一些创新并不能颠覆原有的逻辑和消费习惯去做很多事情。
丁世杰:为什么动物要养殖肉类?为什么人们关注肉类替代品的概念?排除资本,第一,随着2050年世界总人口达到98亿,全球资源的限制将增加20%左右,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人均肉类消费曲线是阶梯曲线,中产阶级人数多,生活条件好,每年肉类消费都在增加。这个基数乘以平均数,世界肉类消费量在2050年左右会增加。
另一方面,传统畜牧业也有其缺点。1000克牛肉的生产需要15000升的用水量和养殖用地。传统畜牧业消耗8%的水资源,养殖动物产生的废气排放18%的二氧化碳。事实上,资源禀赋和未来不断增长的肉类消费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第二,把肉命名为动物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不完全的颠覆。颠覆在哪里——把肉类生产从动物层面改变到细胞层面。每个个体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慢慢成长为人或动物。为什么肉类养殖技术可以发展?干细胞研究。最初,肉类生产是在动物水平上进行的,牛必须自己生活。动物最初的目的不是给人们食物,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动物福利概念,他们自己也是活生生的个体。西方也相对强调这一点。换成西方水平,只需要吃肉,就可以通过一定量的牛或者一定量的干细胞直接在细胞水平使用,避免大量资源被应用到动物的个体生命和生存上。这是西方相对热衷于这个行业的另一个原因,不包括资本。
主持人:也许西方会热衷于这样一个概念,也是因为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不同。你认为这会影响人造肉市场吗?
丁世杰:这肯定会产生影响。美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已达到100公斤,而中国近年来增长迅速。美国人均肉类消费量约为60公斤,相当于从高到低的下降。肉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要适当下去。中国人均60斤左右,差不多。未来可能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提高。现在的人还是想吃肉,这是符合从条件差到条件好的思维发展规律的。未来作为技术储备,或者说未来如果中国进入发达国家,肉类水平保持相对稳定,肉类养殖技术还是需要发展的。以后补充多少可以代替肉蛋白补充?看情况。
叶:我最近在看一本书,里面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人类对几种元素,如糖、脂肪、辣椒素等,自然处于一种需要或成瘾的状态。无论是零售产品还是餐饮产品,只要热销产品符合这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不一定是健康的要素。跨国公司卡夫之前做过一个实验,把热销产品的含糖量降低了20%再转售给市场,整体销量直线下降。糖对人类是健康的,但不是由消费者支付的。其实这方面的很多产品最后还是要求消费者用人民币支付。如果这种产品的味道与人们的自然偏好相反,很难在市场上推广。
刚才丁老师和主持人提到地域口味差异确实有影响。不仅美国和中国代表西方和东方的饮食习惯不同,美国的饮食习惯也不同。我们去美国参观了Sweetgreen,一个拥有数千万美元风险投资的沙拉品牌。我问了他们的主管一个问题。你觉得未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很经典,说我们可能达不到美国中部城市汉堡的销售水平。那个地方的饮食习惯是这样的,很难打破当地的饮食习惯。这也是影响未来人造肉进入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主持人:刘先生,刚才提到干细胞人造肉还没有商业化,还处于科研阶段。现在研发进展如何?还是对商业化进程有什么预判?
刘文英:3月4日,宾夕法尼亚大学发表报告称,产品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目前还只是在实验室阶段。很多技术都没有产生新的变化,单位成本极高,无法与传统肉类相比,没有竞争力,市场极小。
主持人:研发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丁世杰:我毕业于马克·波斯特教授的实验室,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肉文化,我了解了整个肉文化的生产。文化肉出现的很早。19432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吃鸡不能杀鸡取卵。你可以只吃鸡翅或鸡腿。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基因工程等的发展。,2013年,马克·波斯特教授在英国伦敦展示了第一款动物细胞培养肉汉堡产品。经过那一段时间,这个行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探索期,17、18年成为投资领域的热点。荷兰的马克·波斯特教授获得了750万欧元的风险投资,美国的不可能食品公司获得了2200多万美元,其中包括日本和以色列。
R&D有几个难点,为什么没有马上上市?一是种子细胞的来源,为了生产出最终的鸡组织,一开始的细胞分离包括扩大培养,然后是产业化的过程,这是小规模实验室可以实现的,但如果成为供应行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然后就是它能不能和传统肉尝起来一模一样,消费者买单还是它的味道,以食品为主的部分就有些问题了。即使你的产品出来了,也要经过监管。至于刚才说的安全问题,只有这几个部分解决了相关问题,最后你就可以去消费市场了。
主持人:监管过程需要哪些步骤?比如需要给肉贴标签吗?
刘文英:如果某种产品进入市场,肯定需要一系列的监管、操作程序和法律法规。比如我参考的东西,必须有法律依据,才能获得一种授权,才能上市,进入市场与消费者见面。这是常见的情况。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法律法规体系来支持人造肉上市。
主持人:叶先生,预测一下动物养殖肉类走向中国市场的发展轨迹。你认为有可能扩大规模吗?
叶:我个人认为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就像刚才两位老师说的,植物培养肉可能会多一点空。中国所谓的素食发展了这么多年,但规模并没有显著增加。中国的很多饮食习惯真的和西方不一样。严格意义上的素食者并不多。在市场上培养需要一段时间和周期,这件事才能慢慢放下。如果素食主义能登陆中国市场,就要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如果人吃完饭还要考虑那么多事情,也是很累的。他们想的很简单,好吃又健康,所以我觉得有机会。
主持人: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非常敏感。
叶:食品安全是一条红线,包括我比较关注的餐饮领域。如果食品安全出了问题,所有品牌和资产都会在一夜之间消失。这一块永远是红线。如果你在这条红线上犯了错,这个市场不会给你任何直接消除的机会。这个市场很残酷。
主持人:我理解豌豆蛋白在植物肉中其实很贵,但是消费者说不出植物肉的成本比真肉高的事实。他们可能会认为这东西掺假,肯定对身体不好。消费者有这样的心理倾向。
叶:心理疏导很重要。需要整个行业,包括食品研究领域,包括上市巨头共同培育市场。仅仅靠一个公司或者学者是很难全面推广这个体系的。就像刚才丁老师说的,这件事情其实是有利于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的。众所周知,现在地球的自然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在肉类供应方面,其实消耗了很多资源,隐性消耗非常大。在这一点上,如果既能解决社会痛点,又能解决自然痛点,那么肯定会有大型的商业空房,而这个空房就是投资人特别认可的巨大空房。
主持人:在中国,所谓的素肉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中国消费者是否需要在教育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
叶:时间成本对于国内外消费者来说是一样的,它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是正相关的。上次和深圳好色沙拉聊天,他们拿了弘毅投资的投资,和我分享了一个数据。我问他最近市场怎么样。做得好,慢慢提高,但不是很快。
在我国城市地区,健身房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热爱健身运动的人数肯定在快速增长,但并不意味着绝对值很大,空的训练时间和时间需要延伸到更长的战线。这肯定是未来的趋势,但不是完全的颠覆,而是一种补充。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毕竟严格意义上的素食者数量有限。也许每个人都应该试着吃草,吃健康的食物,活着之后调整好全身。这个市场比严格意义上的传统素食市场要大。
1.《智研 智研所 | 在中国市场,人造肉概念投资需理性对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智研 智研所 | 在中国市场,人造肉概念投资需理性对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06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