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疾病难以区分;
不从众,随大流,犯错。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百针刀跟你学疼痛门诊!
连接骶骨和股骨的梨状肌是髋关节的外侧旋肌,起着稳定骨盆、帮助髋关节旋转、外展和伸展、控制向外迈步的作用。
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穿过,延伸至大腿后侧至脚底。
因此,如果梨状肌紧张、僵硬甚至受损,则可能刺激或压迫底层坐骨神经痛,引起坐骨神经痛症状:下肢放射痛、麻木,臀部压痛,坐位时疼痛,即梨状肌综合征。
肌肉起点和终点:从骶骨两侧的骨盆表面s2 - s5,肌肉纤维通过坐骨孔从小骨盆向外集中到臀部深处,并绕过髋关节囊的后部。结束于大转子的上部。
主要作用:梨状肌附着在骶骨和股骨大转子之间,容易应力过大。梨状肌触发阈值低,骨盆和髋关节位置的偏离容易导致梨状肌张力的改变。梨状肌及其协同肌(臀大肌、股方肌、闭孔肌和臀大肌)是使髋关节向外旋转的肌肉。此外,梨状肌还可以辅助髋关节外展和髋关节伸展。当臀部肌肉无力或受到抑制时,梨状肌会有代偿性的优势运动,导致运动模式不佳。
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坐骨神经大部分从梨状肌下缘(60 ~ 89%)出骨盆,但有变异;
从梨状肌上缘穿出骨盆;
从梨状肌中间穿出骨盆;
腓总神经穿过梨状肌中部,胫神经穿过梨状肌下缘。
腓总神经从梨状肌上缘穿出,胫神经从梨状肌下缘穿出。
腓总神经从梨状肌上缘穿出,胫神经从梨状肌中部穿出。
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均从梨状肌下缘穿出。
腓总神经由梨状肌上缘和下缘两部分组成。
骶丛穿过梨状肌,从骨盆出来,然后从坐骨神经分出。
体表定位:从尾骨尖到髂后上棘的连线中点到大转子尖画一条线,这条线的中间和内2/3是梨状肌腹下缘在体表的投影。
检查测试:治疗师通过股骨长轴压迫髋关节固定骨盆,然后在保持髋关节压力的同时缓慢内收旋转髋关节。在正常情况下,在关节运动范围的末端会感觉到轻柔的阻力。如果梨状肌太紧张,运动结束时可能会感到突然的阻力,患者可能会感到臀部深处疼痛。
髋关节屈曲超过60°时,梨状肌收缩可产生髋关节内旋的运动。所以建议在屈髋90°时测试梨状肌的长度。测试程序与上述类似,只是当患者弯曲90度时,治疗师旋转患者的臀部。
梨肌触诊: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头朝向一侧,脚放在治疗床上,保持髋关节自然旋转。
梨状肌触诊前应明确四个位置:坐骨结节、髂前棘、股骨大转子和髂后上棘。因为梨状肌位于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之间的区域,以及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之间的区域。
总结:手掌伸直,拇指压向大转子,四点向骶骨方向均匀展开,按压梨状肌体表投影区,触诊梨状肌。正常情况下可以感觉到肌肉压力,而过度紧张的梨状肌对触诊极其敏感。如果梨状肌过度活动,压迫坐骨神经,患者可能出现坐骨神经综合征。
鉴别:直腿抬高试验中,60°前梨状肌被拉紧,与坐骨神经的病理关系加强,疼痛明显。60度后,挖掘后的梨状肌不会继续拉长,但疼痛会减轻,与腰椎间盘突出、椎弓裂、女性慢性坐骨神经痛、慢性附件炎、骶髂关节疾病有较大区别,易于区分。
治疗:患者俯卧在床上,放松肌腱。医生用单拇指触摸肌肉束的变化,会损伤凸起和痉挛,使部位变硬。按压4 ~ 5次后,按肌束用掌根按压。人工治疗后,病人感到放松。对于慢性损伤,可以用单拇指分离粘连部位来缓解疼痛。
当然也可以用针刀治疗:梨状肌下穴、股骨转子点、坐骨神经行走路径上的坐骨神经干痛点或股骨、腓骨后侧压痛点、髋关节外旋肌点等。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提交邮箱:1546344518@qq.com(欢迎提交原创)
⊙主编:李半长(微信号:18872263531)
1.《坐骨神经的位置图 大多数“坐骨神经痛”都与这个肌肉有关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坐骨神经的位置图 大多数“坐骨神经痛”都与这个肌肉有关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06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