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8,归成都所有
国家、省、市重点人才计划中的人才数量;
35万元,“成都市12项新人才政策”实施以来,
落户成都的青年人才数量;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取决于创新,
而一个城市的创意,靠的就是人才。
打造增长极和动力源,激活人才“第一资源”,
成都已经“动”了。
珠穆朗玛峰峰顶后面
《成都智慧》
5月27日11时,2020年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时隔15年再次测量,意味着珠峰的“高度”将迎来历史性的更新。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查是我国首次使用国产设备测量珠穆朗玛峰高度,由四川安迪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百令”卫星通信地面便携站提供通信技术支持。
“公司生产的百灵卫星地面便携站,实现了与中兴6A卫星的端到端本地化卫星通信。通过中国卫通集团和安迪科技联合打造的“中兴一通”平台,为新华社一线记者提供新闻报道。通讯技术保障让大家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和方式见证珠穆朗玛峰攀登者的登顶和高程测量过程。”说起公司自主研发的珠穆朗玛峰勘测卫星便携站提供的通信保障,安迪科技总经理刘磊依然激动不已。
据刘磊介绍,安迪科技从算法、逻辑、架构、系统、质量控制、测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发,真正掌握了自主可控技术。目前公司研发的卫星通信地面设备拥有128项自主研发专利,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自主可控产品的研发背后有强大的人才团队。" R&D员工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0% . "刘磊说,创新创业的核心资源是人才,成都恰好是聚集人才的高地。“成都的创新创业土壤肥沃,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及各种人才政策的创新和实施,都可以将人才吸引到成都来。而留下来,这也是我扎根成都20年,坚持自主研发的原因之一。”
目前,安迪科技已在中国西部科学城(成都)四区之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设立运营基地,并与全国多个地区的应急部门达成合作。正在加大研发力度,打造高低轨与地面5G一体化的天地一体化模式,致力于以优秀的卫星通信产品和技术服务中国和世界。
“小头盔”后面
人才是“极大驱动”的
诞生于成都的光启智能防疫头盔,从在春熙路亮相到出口35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已成为全球抗击疫情的科技“利器”。结构轻巧,部署无感巡逻,毫秒级响应,15m距离多人同步测温,信息数据实时匹配反馈...在“小头盔”的背后,成都的科技创新实力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创新的核心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据广汽集团区域发展平台总裁、成都广汽空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邓一标介绍,成都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和人才政策,不仅带来了更广阔的产品应用场景,也带来了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渠道。
“自从2014年来到成都,我就被这里良好的创新氛围和人才环境所吸引。目前,我们已经在成都投入了一批技术部门,今年我们将开始建设工业基地。”据邓一标介绍,公司总部在深圳,距离腾讯只有一公里。现在他们选择在成都定居。最重要的原因是城市对发展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以头盔为例,成都人才占技术研发参与人员的绝大部分,春熙路等大型商圈在应用场景的构建上首当其冲。“人才绿卡、配套公寓、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集聚,再加上良好的人才引进和服务政策,完全消除了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专心R&D和生产。”邓一标说。
数字阅读人才
31, 2938, 350,000 ...
成都已经成为中国最吸引人才的城市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试验台高速运转,振动和撞击声雄壮。和平日,中科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翟万明密切关注相关实验的每一步。自从1981年来到成都,翟万明几乎在成都呆了半辈子,那些卓越的成就和创新,大部分都诞生在成都。
然后重点关注成都的创业明星。今年4月,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成为西南地区第一家登陆科技创新板块的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李进是一位“荣漂”。2012年,李进辞去阿斯利康全球复合科学总监一职,回国创办成都先锋。正是在这片沃土上,他的梦想从一颗种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目前,成都市“科技创新板军团”总数已达4个,居中西部地区首位。
在成都,各种人才专攻各个领域。他们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是改变城市未来成长方向的一群人。
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4月,
成都拥有国家、省、市重点人才项目2938个,孕育了西南地区首家科技创新板上市企业和18家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自“成都市人才12项新政策”实施以来,共有35万名青年人才落户成都。
截至2019年12月底,
成都两所院校院士3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856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280人。
2019
成都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全球城市排名第93,超过深圳,地方高校应届毕业生留校率全国排名第三,成为年轻人最喜爱的城市,也是新一线城市中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它还获得了“2019年全国最佳人才吸引城市奖”,并在《财富》杂志的“对大学生和年轻求职者有吸引力的城市”中排名第一。
构建增长极,形成动力源,为创新人才提供最优越的发展环境。在成都科技创新大会上,成都推出人才新政(2.0版),提出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最优越的发展环境。任何有利于人才安居乐业的事情,都会在成都马上做,让各类人才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感受成都的家的温暖。
种植梧桐树、
吸引凤凰。
人才济济、繁荣昌盛的成都,
它将为城市创新和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能。
1.《成都人才 35万! 为啥他们都选择成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成都人才 35万! 为啥他们都选择成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11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