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不再是一个节目,其实是——政令的发布(包括领袖运动),主要的国家走向(从中可以看出国家下一步会怎么走),主要的国际走向(不要看国际乱象,可以看出现在的民族价值观偏向哪个国家,不偏向哪个国家)
1981年4月,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召开。会议作出两大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是央视的集体记者,有责任和义务为央视做贡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必须播出“新闻联播”节目。[1]
这件事可以追溯到这个节目的名字。为什么叫联播?就是向全国电视转播!而且不仅是央视的新闻,各个地方的新闻都要传到央视,再由央视提取。目前各电视台还存在的对外宣传部门和传播部门,只是为了给上级台提供稿件。原稿是央视用的吗?部分段落?采访真实声音?还是重要图片?这一点在评估和评价中得到强调。
1970年,北京电视台新闻部在合肥、太原与成都分别开会,寻求如何加强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的供稿能力;当时北京电视台新闻部职员夏之平、朱继峰、穆昭山等都是搭乘飞机穿梭三地,故名“飞行会议”。“飞行会议”提出了电视新闻改革工程的“十六字方针”:“实事求是,一事一议,短小精悍,新鲜活泼。”1976年7月1日,根据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的意见,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向全国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该节目成为《新闻联播》的雏形。1977年11月,分别召开了华东和中南、华北和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电视台参加的座谈会,共同商讨如何办好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的问题。那一年的新闻联播只有20分钟,最后10分钟的国际新闻原本是单独一个栏目,后来同步播出。
1978年播出时,原名是“全国电视新闻网”。但是因为是艺人提出来的,所以很多字不好看,所以前四个字就删掉了。
以一个标题为例:
看当年新闻联播(第二版)的标题,更别说八个字和字母放不下(毕竟很多人的电视屏幕只有一点点小),还有一个很重的时代印记——那就是电视塔。
当年电视是用微波传输的。像接力赛一样,北京传到了天津,天津传到了泰山的玉皇顶,泰山传的更远。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信号衰减。
你在网上看到那么多模糊的表情包,就是这个意思。路过的时候,原来的高清图片模糊了。
但后来国家铺设了地下光纤骨干网,这意味着央视的央视信号(至少第一套节目要有保障)已经成为各电视台的第一手信号,即使无线信号受到恶意干扰,光纤也不是问题。
信号是好的,但各台播出的旧规则并没有改变,主要是为了促进新闻传播的最大化。
后来规定各地方台的新闻综合频道必须播出新闻联播。
而且各种电视台在播新闻网的时候,一定要有几个备用信号。如果光纤坏了,他们会切换到卫星信号。如果卫星信号坏了,他们会看备用卫星信号。如果备用的坏了,他们会去当地的有线电视台看看。
有一次,某番茄电视台不播新闻联播。后来在2007年,他们老老实实的播新闻。
无一例外,国家的声音一定要听到底,一定要最大化。
就算有人会批评这个专栏一百遍,我想问一下,如果真的是在非常时期(疫情已经给了我们启示),你要听权威新闻。你相信媒体还是新闻联播?
1.《看今天中央新闻 大家都能看到中央一台,为什么别的地方台还要转新闻联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看今天中央新闻 大家都能看到中央一台,为什么别的地方台还要转新闻联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12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