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吃紧,强行捐款之风也是。
可怕的不仅仅是这种强迫捐赠者,还有强迫人们捐钱。更可怕的是,这种强迫思维蔓延到了每一个角落。
它深入人心空,远不是逼着人家捐钱,而是用胡搅蛮缠的思维绑架各种合法权利,逼着人家当英雄,逼着人家牺牲,逼着人家“说话”或“不说话”,逼着人家当志愿者,逼着人家公平地捐教育,逼着人家感动。
潘长江和女儿在日常生活中晒太阳,但他们不打算透露家里的酒柜。他们被迫问:“你捐了吗,捐了多少?”“钱还不错,我就是想看看你捐了多少。”。
潘石屹在转发《武汉加油》和向帮手们致敬的时候,被迫问“你们除了喊加油还捐了多少钱”。有很多企业和明星,被迫愤怒而公正地捐赠。
我想潘长江也回应了,说“道德上不要绑架,一定要捐的比你多,只是你不想晒。”一般被强制捐献的人都会有所回应,或者自己捐献,或者表现出对这些事情的热心参与,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其实根本没必要回应。无论如何应对,都进入了强迫捐赠者的话语陷阱,让那些人觉得自己“强迫”了运动,强迫了效果,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绑架热情,助长了强迫捐赠的亢奋之风。当事人完全不用理会。自然会有人回复那些人:关你屁事。
虽然大众很讨厌这种强制捐献者,但是强制捐献似乎从来没有经过尝试和检验,每次都能有所收获。就算强迫捐献者怨声载道,就算说潘长江之类的话,他们还是会说“肯定比你捐的多”来证明自己的正义,低着头不服气。
对于学生来说,以周围的朋友为例。每一次期末考试,那些辛辛苦苦准备的笔记,如果不与室友朋友分享,显得不合群;如果拿了奖学金或者奖,不请人吃饭就不厚道了。有几次回家,陌生人都会帮我提行李箱。(非常感谢)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在偷换概念,但我个人认为结论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关你的事。不借不帮是别人的本分,借不帮是情分。对于那些“强行捐款”的人来说,他们把自己当成了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旁观者和“受屈者”。
如果太在意,就会变成“为显而易见的事”,而不是“为心而做”、“为善而做”,所以很少有自己的心和初衷。我愿意把我的爱、善良、能力、激情奉献给这些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评判一个人节操和自卑的标准。
曾经风靡一时的“冰桶挑战”引发的争议很典型:水桶小,你不认真;大桶,骂你冰太少。只倒不捐,就作秀;捐但不倒,说你不真诚。从国外引进,骂你崇洋媚外;从中国发起,叫你假的。
捐给ALS骂你汉奸;捐给瓷娃娃,骂你之前不捐。给少了,骂你挣那么多,就给这么少!捐多了,叫你炒作!最后你会发现骂的人基本没捐!
有些人真的很讨厌有钱人裸体。看着别人过得比他好,很难受。强行捐款也是其中一个方面。最近收到一些一线流量明星的帖子。还有很多人抱着一种虚假的正义感。bb:为什么你比钟南山拿到的钱多?你捐了多少钱?整天只知道发自拍。
我真的很讨厌这种人不顾疫情的热度,一头扎进群众行动,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别人,不看自己配不配。
当你再次被逼捐款时,不要尴尬,不要给他们面子,不要觉得亏欠任何人,自信地说:滚,不关你的事。
1.《逼捐 不掏钱的逼捐人!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逼捐 不掏钱的逼捐人!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35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