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好人”杨:他进入深坑,从废墟中救出四名工人
记者陈新李曼斯通讯员王军
“我觉得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凭我的责任心和良心,我能救一个。”宁乡县花明楼镇潭子冲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坐在记者旁边,回忆起两年前救人的情景,但他有些害羞。
2015年10月11日凌晨3时10分,宁乡县花明楼镇三江村华宇冶金炉料厂职工宿舍突然发生地质沉陷。在黑暗中,杨不顾自己的人身安全,三次进入塌陷坑。在紧要关头,他从废墟中救出了四名工人。
2016年7月29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我对身边的好人进行了推荐和点评,发布了2016中国好人榜7月榜单。在上榜的109位“中国好人”中,杨很荣幸能上榜。
我不上来就别下来。
夜很重,雾笼罩着天空,鸡已经叫过一次了,两个多小时后太阳又会在这个安静的山村升起。
似乎一切都和过去一样,夜是寂静的...
时间拨回10月11日凌晨3点。
“杨姬叔,不好了!三江炉厂出事了,加油!”一声紧急呼救声惊醒了正在熟睡的杨。
三江炉料厂是一家从县城招商入村的工业企业,投资3000多万元,占地30多亩。
"三江锅炉厂的事故一定是一件大事."杨赶紧穿上衣服,拿了手电筒,开着车一头扎进浓雾里。
凌晨3点45分,杨赶到现场,当地派出所也赶到了现场。这时,几个穿着睡衣的员工在门口,他们正朝着厂房哭。
由于电力设施在坍塌中受损,整个三江配料厂陷入黑暗。用手电一照,杨发现的厂房和宿舍楼已经掉进了一个深坑里。
“出来了多少人,有多少人?”杨急切的问道。
“还有6个人没用完!”一位负责导演的人说。
杨拿着手电筒向塌陷区走去。杨出生于矿业,从事矿山管理工作十余年。他对地质灾害有一定的了解。该坍塌可能是由挖掘形成的工程坍塌/[/k0/】。崩溃后,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生第二次崩溃。
借着手电筒的光,杨目睹了这残酷的一幕——一个巨大的漏斗形坑洞,塌陷面积近500平方米,垂直深度约50米。钢梁和混凝土预制板杂乱重叠,黑坑深处不时传来“哐”的落石声。
一栋办公楼,一个工人宿舍,一个配电室都倒塌了。地面上有七个直径超过8米的巨大石灰原料罐和一辆水泥罐车,都扎进了这个大坑。整个塌陷区就像一张大嘴,让人不寒而栗。
“我下去看看!我不上来就别下来!”话音未落,毅然跳进杨坑边一条近两米宽的裂缝里,搜寻了一尺深一尺浅的塌陷区斜坡。
“快点,一个能救一个。”
“要说不怕假,但我是三江村党支部书记,是现场的骨干,我先不要谁?况且当时情况危急,自己安全都照顾不了。”杨回忆道。
杨带头往前走,给后面来的村干部和群众壮胆。会计黄拿着绳子跳进坑里,和杨一起进行搜救,其他人在坑边响应。杨和黄一前一后地走近了塌陷区。他们脚下的坡道越来越陡,裂缝越来越多。杨甚至不知道自己左脚上的一只鞋是什么时候掉下来的。两名工人在离塌陷区中心10多米远的狭窄矿井隧道附近被发现。他们受了点轻伤,用绳子把他们拉到坑里。
“救命!”就在这个时候,在距离坑边大约二十米的地方,杨隐约听到了的呼救声。
”下面似乎有声音。你要是来了,我就下去看看!”杨再次跳进坑里,循着声音望去。夜间,一名40岁的工人躺在废墟中,无法动弹,尾骨骨折。
杨和村民们把他抬到安全的地方。
突然,一声呼救声从深坑里传来,杨和又向深坑走去。
“我只想快点救人,救一个,尽量给被困的人一线希望。”杨对说道。
杨走了三十多米,在废墟下面喊,却没有人回答,正准备返回。
刚上来,就听到坑下有微弱的呻吟声。杨又走了下去,循着声音,那声音又消失了。
最后,杨来回走了三趟,终于在一堆石头中找到一个浑身是血,右臂不见了的人。此时,他因失血过多而处于严重昏迷状态。
杨刨出压在男子身上的砖块,随后赶来的消防官兵将男子运出塌陷区,由救护车送往医院。
救了四个人之后,杨已经是汗流浃背,浑身泥泞,血肉模糊。
1.《杨文广 "中国好人"杨文广:三入塌陷深坑 抢救出4名工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杨文广 "中国好人"杨文广:三入塌陷深坑 抢救出4名工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380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