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兴衰
南海一号模型
南海一号的胭脂盒和胭脂瓶。
从古沉船南海一号打捞上来的明代细瓷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出水瓷器。
正文本杂志的特别撰稿人金满楼
丝绸之路在陆地上繁荣的同时,海上也有一条通往世界的丝绸之路。在前者衰落的过程中,随着国内造船和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海上贸易航线逐渐成为对外交流的主要渠道。据《新唐书》记载,当时东南沿海有一条通往东南亚、北印度洋、红海沿岸、非洲东北部、波斯湾的海路,称为“广州渡海伊路”,大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名称。
“丝绸之路”在海上旅行
据说古代西方人最喜欢中国的两样东西,一个是瓷器,一个是丝绸,后者被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用来命名西域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秦汉前后,中国丝绸走向世界。在西方,它被称为“赛勒斯”。当时罗马贵族女性以穿上这件高贵典雅的中国丝绸礼服为荣,以至于丝绸的价格与黄金相当,丝绸成为罗马帝国最著名的奢侈品之一。在暴利的驱使下,商人纷纷涌入中国贩运丝绸等货物,贯穿西域的丝绸之路一度繁荣。
由于古代交通落后,长途贩运利润高,但风险也大。从距离上看,陆路贸易路线从中国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穿越帕米尔高原,再通向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最后到达罗马帝国。中唐以后,受中亚国家崛起和商路控制的影响,陆上丝绸之路几次中断,逐渐衰落,最后被埋在一望无际的黄沙中。
丝绸之路在陆地上繁荣的同时,海上也有一条通往世界的丝绸之路。在前者衰落的过程中,随着国内造船和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海上贸易航线逐渐成为对外交流的主要渠道。据《新唐书》记载,当时东南沿海有一条通往东南亚、北印度洋、红海沿岸、非洲东北部、波斯湾的海路,称为“广州渡海伊路”,大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名称。
一般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隋唐。具体来说,主要有两条航线: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因为距离近,中日海上交流非常方便。据说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药,派处女、处女、船员、数百名工人等数千人到日本。但是舰队出发后就没有消息了,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们到了日本,所以日本还有尊称徐福为“蚕神”的做法。唐朝时期,日本使节和僧侣频繁往来于中国,包括丝绸在内的大量中国商品从海上运往日本。如今,奈良正仓研究所已成为保存中国唐丝产品的宝库,其中许多产品甚至在mainland China也很难见到。直到明清时期,日本仍将从中国到长崎的商船称为“唐人船”,这些船大多起于江浙,三天内顺风到达日本,次年春天顺风返回。
另一条贸易路线从广州出发,以南海为中心,途经100多个国家,全长2.8万英里。那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当时的广州港,“大船高耸”,“万船争第一”。唐代诗人刘禹锡对此惊叹不已,留下了“连海静鲸长息,映日本帆,为世人带来许多珍宝”的诗句。根据货物理论,这条海上贸易路线出口的主要商品是丝绸、瓷器、茶叶、铜和铁,而进口的主要是香料、鲜花和其他供宫廷享用的稀世珍宝。除了中国人出海经商,当时还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聚集在广州,甚至还有集中的海外住宅,堪称“番汉万家”。开元二年,朝廷在广州设置贸易使节,专门官员负责管理来华船只和关税,可见当时对外贸易的繁荣。
鼎盛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
宋朝以后,由于游牧民族的南下肆虐,北方的贸易路线被完全切断,因此,海上贸易路线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此期间,泉州逐渐取代广州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元代,由于蒙古人的关系,对外交流更加广泛。当时与中国有联系的海外国家和地区约有220个,远远超过唐宋时期的数量。宋元时期,出口商品基本保持不变,而进口商品主要包括珍宝、香品、木材、皮具和杂货。
明初,为了防止反对派残余势力与外人勾结,朱元璋宣布了“有贡船就对外贸易,非进贡不对外贸易”和“私自对外贸易”的政策。但这一政策也有例外,即允许非朝贡国家的船舶在广东进行贸易,由广州航运部管理。明代,明政府开始积极组织大型航海活动,这就是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1年,在郑和的带领下,明朝的官方船队七下西洋,一路航行到亚非39个国家和地区,尽可能到达非洲的大麻林。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每次他出国,他的舰队就像一朵云,云帆挡住了阳光,成千上万的人去探险。毫不夸张地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混合舰队。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有63艘,其中最大的一艘长44英尺,宽18英尺。"它像一座大楼一样高,底部很宽,可以容纳成千上万的人。"宝船分为四层,船上有9个桅杆,12个帆,锚重1000磅。每次出海需要200人。毫无疑问,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宏伟的海船。
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为了对外贸易和交流,也是为了宣示国家威望的政治目的。“郑和下西洋”与后来著名的西方航海家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相比,规模更大、船只更多、人数更多、时间更长,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先驱。
在明朝官员的影响下,李约瑟认为一艘大帆船曾到过非洲南端的阿尔加里斯角,在明朝进入大西洋水域。这一经历为达·伽马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海上航线,为麦哲伦环球航行发挥了主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始于秦汉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明代达到了顶峰。
海上禁令和一次交易
清以后,为了禁止和切断东南沿海的反清势力与海外的联系,清廷在顺治十二、十三、一、五、十四年五次发布了海上禁令,禁止商人出海贸易。直到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康熙帝才接受东南沿海官员的要求,停止了清初的禁海政策。
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正式开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沿海地区作为贸易场所,并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了四个海关,这是“四关”时期。尽管海上禁令已经实施,康熙并不鼓励中国人与西方进行贸易。在他看来,“海外如西洋,中国怕千年累月,这是我预料到的”。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下令关闭宁波、漳州、云台山等港口,只留下广州一个港口,这是“一业”时期。
与中国类似,日本东传在德川幕府统治下也颁布了类似的“禁海令”,日本人出航海外都被以死罪论处。于是,中日交流越来越少,当局甚至断绝了联系。但中日并没有完全断绝对外贸易往来。就像中国广州的“十三行”制度一样,日本只开放长崎给中国和荷兰商人贸易。在各种限制下,东亚人主导的海外贸易开始日渐疲软。
另一方面,广州虽然实行“一站式贸易”,但与其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仍在逐年增长。从乾隆末年到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在广州的贸易增长了80%,而美国的贸易几乎增长了两倍。中国人的收入也从1792年的1300多万白银增加到1837年的5500多万白银。当时,由于海外贸易的存在,广州极其繁荣。英国商人威廉·希克(William Hick)曾感叹道,“船只在珠江上行驶的繁忙景象就像伦敦桥下的泰晤士河。不同的是河上有不同形式的帆船。在外国人眼里,没有什么比排列几英里长的帆船更壮观的了。”1830年,英国议会在对曾经在广州做生意的商人进行调查后,也得出结论:“广州的生意几乎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地方都要顺利。”
鸦片战争后,随着五港贸易的逐步自由化,上海逐渐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中外航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对外贸易在所有国家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借此机会,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重现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是合理的。
1.《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叫法是“广州通海夷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叫法是“广州通海夷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475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