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太,好美!”
李辉
来自高芬的老人走了。
我们住在同一个大院里。遇到她,多年来一直叫她“高老太”。
我最后一次叫“高太太”是大约两年前。我去了院子里的发型师办公室,看到那个90多岁的老人正坐在椅子上烫发。她头上五颜六色的卷发非常活泼。
“高老太太,真漂亮!你太挑剔了!”我握了握她的手,笑着大声说道。
她的手冰凉无力,远不如以前温暖有力。她没有多说话,只是抬头看着我。
一次,微笑,还是平时那副认真的样子。
她真的很挑剔,爱美。从六十多岁开始认识她,直到最后一次见面,她的发型和衣服,她一直都在收拾。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她看起来一点也不邋遢,即使坐在轮椅上,被保姆推着走。她正坐在上面,兴高采烈。
没想到,93岁的她,永远的离开了。
人生往往是巧合。高夫人去世的时间距1943年重庆“二等堂”文化群体的形成正好70年。每年秋叶落。在她之前,“二等堂”的所有相关人员已经全部去世:盛嘉伦、金山、、冯、郑安娜、丰子、吴祖光、张瑞芳、俞峰、、唐瑜、高集、、吕恩...2013年即将结束,高淳是“二等堂”的最后一个,文化圈曾经赫赫有名的“二流堂”翻开了最后一页,一本精彩、丰富、耐人寻味的历史书,被合上了。
高老太18岁开始当记者。从《王久日报》到《新民日报》和《大公报》,她的腿和敏捷的眼睛很受欢迎。1949年7月,周恩来邀请11名记者到中南海怡年堂进行谈话。他们是:、、、浦西秀、徐莹、彭子刚、储安平、萨空廖、、刘尊起、环翔。研究现代新闻史,这些名字恐怕是不能错过的。十一人中,我只认识两个。一个是刘尊奇先生。80年代中期,小甘老师介绍我之后,我认识了刘尊琦,写了他的传记《狱影人生》。另一个当然是高夫人了。我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认识高女士的。1987年,我从《北京晚报》调到《人民日报》,碰巧和他们的女儿女婿高吉先生一起工作。这也是一种缘分。
高太太不爱说话。“二流馆”里的老人聚在一起,她总是不显眼地坐着,听哥哥姐姐的话。我很少听她谈论她的采访壮举。成为右派后,她这个又矮又瘦又弱的女人,加入了丁聪、吴祖光、黄苗子等“北大荒”中的“二流堂”男人,依然以极大的热情照顾着他们。我也从他们那里听说过她这些侠义故事。
高太太也缺乏幽默感。她从不讲笑话。有时候,别人讲笑话,大家都笑。她好像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笑。
不善言谈幽默的高老太,被她的执着感动,甚至“忍无可忍”。当她见到高夫人时,她已经退休了,但她被聘为《新民晚报》驻北京的特约记者。她的主要任务是为增刊《夜光杯》投稿。只要她提供一份手稿,没有人能拒绝。七十多岁的她,在电话里语重心长,理由很充分。即使很难完成,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拒绝她。现在回想起来,有些文章是可以写的,感谢她的坚持和热情。每当我在“夜光杯”上发表一篇文章,或者在别的报纸上有一篇关于我的文章,高太太总会留下来,带在身边,遇到我就给我。一位著名的记者,在他晚年,像他年轻时一样,以一丝不苟和谦逊的态度担任特别编辑和记者。中国恐怕没有别人了。
在我的印象中,高太太总是称人为“同志”,甚至她的老朋友兰玲、、方成,她也这样称呼他们。规则让人好奇。走在大院子里,如果后面有人喊“李辉同志”,你不用转身,就知道是高老太。
现在,我再也听不到这个熟悉的术语了。
1.《高老太 “高老太,这么漂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老太 “高老太,这么漂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494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