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47),又名《革命交响曲》,创作于1937年4月至7月。同年11月21日,叶夫根尼·亚历山德罗维奇·姆拉温斯基在列宁格勒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首演。演出非常成功,观众的欢呼声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第五交响曲》以其乐观的态度,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最后乐章,被一些人认为是对共产党所要求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让步。这首曲子被广泛认为是交响乐中的杰作。
《孤独的海岸》这部交响曲中突然出现了分裂的奇怪形象:一半戴着眼镜屏住呼吸,在充满猜疑和恐惧的古拉格群岛无情的现实中假装成孙子,另一半在抽象的声音中尽情地询问、嘲讽和鞭笞,尽情地迸发出灵魂的热度。
▲马里斯·杨松斯/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工程结构
这部交响曲由四个乐章组成,演奏时间约为45分钟。
第一乐章:中速——快板不要太快
作品以卡农演奏弦乐器开始。最初的跳跃节奏先落在小调第六和弦上,收窄后进入小调第三和弦。带点的明快节奏总是伴随着第一小提琴演奏的宽广抒情旋律。这个主题的变奏贯穿第三、四乐章,反复进行。第二个主题是基于八度和七和弦。鉴于第一个主题是基于不同的节奏与点,第二个主题取决于一个静态的长-短-短短语模式。这些都是第一乐章的音乐素材——准确的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高潮部分是刺耳和粗糙的。乐章结尾,小调弦乐器的轻柔冲突对应着钢琴的半音阶,以萦绕不去的暧昧音符结束。
第二乐章:快板
在这首华尔兹风格的谐谑曲中,开头的动机是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变奏;其他变化可以在整个第二乐章中找到。这一乐章的音乐风格诙谐、嘲讽、刺耳、沙哑,还有点神经质。
第三乐章:广板
第一乐章自信的小号和第二乐章刺耳的法国号相继出现后,这一乐章就不用铜管乐器了。贯穿整个乐章的是弦乐器的合理排列和组奏(三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两把大提琴,两把低音乐器)。肖斯塔科维奇在这一乐章中创作了优美而悠长的旋律——其中一首又起源于第一乐章的主旋律——但不时被木管独奏穿插打断。竖琴和钢琴也在这场运动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音乐充满感性色彩,甚至有挽歌的风格;谐谑被打断后,音乐恢复了平静和克制的情绪。
第四乐章:快板不要太快
这部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是一个缩短的奏鸣曲式(复制部没有第二主题),开头乐章高潮部分的交响曲元素被重新获得,即使没有体现在具体的音乐素材中,至少在音乐风格上有所呈现。最后一个动作有点紧张,把工作引向更安静的部分。在结尾部分,小鼓和定音鼓独奏的短乐句中有一个简短的军事动机,结束了整首歌——D大调的扩展和难以释怀的旋律的重复和再现。
波段大小
两个长笛和短笛,两个双簧管,两个单簧管和E大调单簧管,两个低音管和低音提琴,四个圆号,三个Bb小号,三个长号,大号,定音鼓,小鼓,三角铁,钹,大鼓,锣,钟琴,木琴,两个竖琴(部分),
创作背景
1936年,斯大林在莫斯科观看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姆森斯克郡麦克白夫人》首演时,在第一幕结束前愤然离去。然后1月28日,《真理报》上出现了一篇题为《不是音乐,是混沌》的文章,猛烈抨击了这部歌剧及其作者。于是各大报纸和乐评人纷纷批评肖斯塔科维奇,来自世界各地的工农代表聚集在广场上高声抗议。肖斯塔科维奇很快成为“人民公敌”。一年后,也许是为了赎罪,他完成了第五交响曲,并将其献给斯大林。肖斯塔科维奇自己称这部作品为“苏联艺术家对公平批评的务实和创造性的回应”从此,这部作品挽回了他一度失传的名声,使他成为苏联音乐界的第一人。
这部交响曲引用了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歌曲《沃兹罗日德尼耶》(作品46第1号,创作于1936-37年)中的旋律,尤其是最后一个乐章,它引用了普希金关于重生的诗歌。有人认为这首歌是解读和理解整个交响乐的重要线索。此外,批评家们注意到肖斯塔科维奇在第一乐章中还使用了比塞特的《卡门》中哈巴内拉的旋律,这让人想起肖斯塔科维奇早期对一个拒绝求婚的女人的迷恋:她随后移居西班牙,嫁给了一个名叫罗曼·卡门的男人。
回声
因为第五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获得了空之前的胜利。虽然公众对这部作品的热烈反应最初引起了一些官员的怀疑,但这部作品对公众和官方批评者同样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据当时的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团长、苏联作曲家米哈伊尔·库拉基(Mikhail Kulaki)说,当命令姆拉文斯基把乐谱举过头顶,向欢呼的观众致意时,一些当权者义愤填膺。两个明显敌对的官员,V.N .苏林和鲍里斯·m .雅罗斯托夫斯基,观看了这部作品的下一场演出。面对这部交响乐所获得的铺天盖地的掌声,他们曾经断言,观众是肖斯塔科维奇的支持者“一手提拔”出来的。然而,当局也在适当的时候声称,这部交响曲包含了他们要求肖斯塔科维奇在交响曲中恢复的所有元素。同时,大众认为作品表达了斯大林政权下所遭受的苦难。基本上,同样的工作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据报道,在《第五交响曲》首演前几天,这位作曲家在莫斯科报纸Vechernyaya Moskva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肖斯塔科维奇在他的文章中指出,这部作品“是苏联艺术家对合法批评的创造性回应。”肖斯塔科维奇本人或与党关系密切的人是否写了这篇文章还不确定。但“正当批评”这个词,指的是作曲家在1936年遭受的谴责,却很能说明问题。官方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是作曲家创作生涯的转折点,是对作曲家本人的重建。就像《真理报》抨击歌剧《穆钦斯克郡麦克白夫人》一样,歌颂第五交响曲的政治基础是向世界表明,党可以让艺术家卑躬屈膝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对待作曲家的作品,可以轻而易举地赞美,用表达的方式惩罚。
苏联历史作家阿列克斯基·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评论进一步证实了第五交响曲的官方基调。托尔斯泰把这部交响曲与苏联的“成长小说”联系起来,后者描述了“人格的形成”——换句话说,“苏联人的人格形成”。第一乐章,类作曲家英雄遭受心理危机,从而产生一种能量;第二乐章提供了喘息的机会;第三乐章,人格开始形成:“这里人格淹没在周围的伟大时代,开始与时代产生共鸣。”至于最后一个运动,托尔斯泰写道,当胜利到来时,“人们非常乐观。”至于观众对这部作品的欣喜若狂的反应,托尔斯泰认为这说明肖斯塔科维奇的重构是真诚的。“我们的观众缺乏接受颓废、黑暗、悲观艺术的能力;他们对一切光明、明朗、快乐、乐观、励志的事情都热情回应。”甚至在有报道说作曲家又写了一篇文章回应托尔斯泰的想法之后,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同托尔斯泰的观点。作曲家、音乐家阿萨耶夫就是其中之一。他写道:“这部引起如此巨大冲突的不稳定、敏感、情感共鸣的音乐作品,真实地描述了现代人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单一的个人或少数人,而是全人类。”这位作曲家似乎在20世纪60年代末与苏联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一次谈话中支持了这一观点。“今天的世界对新莎士比亚更加开放,”他说。“人类在过去的发展中从未达到过这样的精神一致性:所以当另一个这样的艺术家出现时,他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整个世界,就像一个音乐家一样。”
据悉,第五交响曲第一场演出,当音乐进入宽板乐章时,观众流下了眼泪,包括俄罗斯正统安魂曲《潘尼希达》在内的乐曲都沉浸在悲伤的哀悼气氛中。这也让人回想起一个以纪念死者为主题旋律的俄罗斯交响乐创作流派。格拉祖诺夫、斯坦伯格、林斯基·科萨科夫、斯特拉文斯基都写过类似的作品。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弦乐器上颤音的运用,营造出安魂曲的神圣氛围。
《第五交响曲》在莫斯科演出后,海因里希·涅戈兹称之为“一部深刻、有意义、激动人心的音乐作品,其构思完整、形式完美、对创作温度的把握细腻地呈现了古典的精髓——音乐以其新颖性和独创性而引人注目。但不知何故,这部作品也给人一种挥之不去的熟悉感,它如此真实而真诚地再现了人类的情感。”在这部作品中,肖斯塔科维奇回归了传统的四乐章形式,乐队配置正常。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他用清晰的线条组织了每一个动作,从而得出一个结论:稳定的系统结构是交响乐存在的基础。在第五交响曲中,和声的运用比以前更收敛,作品更具调性,主题素材更容易获得。但是,每一段都有作曲家的个人印记。据说在《第五交响曲》中,肖斯塔科维奇音乐最突出的特点,如沉思、幽默、宏伟,达到了完美平衡、自我实现的状态。
第五交响曲规模大,风格鲜明,有“贝多芬精神”,所以常被比作命运交响曲,或称“新贝多芬风格”交响曲。
著名唱片
管弦乐队
导体
唱片公司
记录年份
格式
列宁格勒爱乐乐团
叶夫根尼·姆拉文斯基
Melodiya(现在在DOREMI光盘上)
1938年(首演录音)
78(现为光盘)
费城交响乐团
史托考夫斯基
音乐&。艺术
1939
激光唱片
纽约爱乐乐团
米特罗普洛斯
乌拉尼亚
1952
激光唱片
纽约爱乐乐团
伦纳德·伯恩斯坦
索尼古典
1959
激光唱片
哈雷乐团(英国)
约翰·巴比罗利爵士
英国广播公司传奇
1966
激光唱片
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
Kirill Kondrasin
旋律
1975
激光唱片
费城交响乐团
奥曼迪
皇家艺术学院维克多红印章
1975
激光唱片
芝加哥交响乐团
安德烈·普列文
百代经典
1977
激光唱片
纽约爱乐乐团
伦纳德·伯恩斯坦
索尼古典
1979
激光唱片
列宁格勒爱乐乐团
叶夫根尼·姆拉文斯基
埃拉托唱片公司
1982
激光唱片
苏联文化部交响乐团
格纳迪·罗日杰斯特文斯基
旋律
1984
激光唱片
英国皇家爱乐乐团
Vladimir Ashkenazi
迪卡唱片公司
1987
激光唱片
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
费多谢耶夫
日本胜利公司
1991
激光唱片
维也纳爱乐乐团/ vpo
乔治·索尔蒂爵士
迪卡唱片公司
1993
激光唱片
费城交响乐团
里卡多·穆蒂
百代经典
1993
激光唱片
国家交响乐团
Mstislav Rostovovich
德意志唱片公司
1994
激光唱片
英国皇家爱乐乐团
查尔斯·马克拉斯爵士
皇家爱乐乐团
1994
激光唱片
德国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
鲁道夫·巴赛
辉煌的经典
1995-1996
激光唱片
布拉格交响乐团
马克西姆·肖斯塔科维奇(作曲家之子)
超音
1996
激光唱片
交响乐团
Vladimir Ashkenazi
英国希格诺
2001
激光唱片
基洛夫管弦乐团
瓦列里·捷吉耶夫
飞利浦经典
2002
激光唱片
伦敦交响乐团
Mstislav Rostovovich
LSO Live
2004
激光唱片
伦敦爱乐乐团
库特·马祖尔
伦敦爱乐乐团
2004
激光唱片
爱乐管弦乐团圣彼得堡
尤里·特米尔卡诺夫
华纳经典
2005
激光唱片
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
雅科夫·克勒克·伯格
唱片公司
2006
激光唱片
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bernard johan herman haitink
迪卡唱片公司
1981
激光唱片
亚特兰大交响乐团
杨利伟
唱片公司
1989
激光唱片
米兰威尔第交响乐团
Oleg Ketani
艺术音乐
——
激光唱片
维也纳爱乐乐团/ vpo
马里斯·杨松斯
百代经典
1997
激光唱片
英国广播公司威尔士国家管弦乐团
马克·威格斯·沃斯
国际清算银行记录
——
激光唱片
柏林交响乐团
库尔特·桑德林
柏林经典
——
激光唱片
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
佩特连科
纳克索斯唱片公司
2008
激光唱片
旧金山交响乐团
麦可·提尔森·汤玛斯
光纤光源
——
激光唱片
旧金山交响乐团
麦可·提尔森·汤玛斯
光纤光源
——
数字影碟
波士顿交响乐团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
德意志唱片公司
2015
激光唱片
匹兹堡交响乐团
Manfred Honek
参考记录
2017
CD/SACD
▲帕沃·贾维/巴黎交响乐团
1.《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屈从还是抗争 |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历史之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屈从还是抗争 |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历史之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510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