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回来的!。"
1984年,制作了第一部电影《终结者》的导演卡梅隆,可能连想都没想过自己能把这个经典传奇延续到今天。
就像整部系列电影中反复出现的经典台词一样,《终结者6:黑暗命运》又回来了。这一次,72岁的阿诺.施瓦辛格像是迎来了谢幕的故事一样,结束了他对生命的诠释。
不管我是什么心情,我都要在屏幕上看到他的声音和笑容,向我最喜欢的传奇演员之一致敬。
从影片情节上没有太多可探究的,延续了“机器杀手”、“保护者”、“穿梭时间空”和“枪战”等元素,甚至整部影片的节奏都再现了第一部影片中的紧张和绝望。唯一新奇的是,控制整个地球主导权的人工智能系统已经从“天网”变成了“军团”;保护救世主的战士,既不是纯人类,也不是机器,而是经历过机械改造的战士。但是,世事变迁,主题不变。最终,人类逃脱不了被科技困住的结局。
《决赛6》剧照
难怪有人觉得几部电影连在一起就不断循环,给人同样的感觉。所以,如果你对电影剧情要求很严格,我建议你不用去看,也不能怪它吃鱼。是一部不用烧脑子也能看完的电影。我感受到的是它带给我的视听盛宴的享受,从头到尾的感受,整个故事结构的经典部分。
《决赛6》剧照
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卡梅隆就像一个预言家,影片中开拓新思维、表达的内涵思想并没有当时那么深刻、真实,或者即使是,也没有现在那么深刻、真实——人工智能技术,或者说整体技术,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会给人类带来伤害和毁灭。
所以,电影不是“无脑”。假设有时间机器,我们回到1984年,拉一个在美国街头看到第一部终结者电影的人,盯着ta的眼睛,严肃地问:“你觉得这样靠谱吗?”他会有大概率:我买卡加,太疯狂了,卡梅隆脑洞太大了~这当然不可能...类似的回答数不胜数,不一一列举。总之他们一般代表了当时普通人的态度:大哥,就看一部科幻片,别较真。
没有,今天吃饱了,很慌。一定更真实!本文以当前的科学进程为基础,探讨《终结者》系列中真正值得玩味的地方。
在人工智能时代,即使“天网”被摧毁,人类被“智能系统”反主导的概率也在74%以上?
《决赛6》剧照
为了不与之前电影的剧情逻辑冲突,《终结者6》安排了另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军团”,产生了自我意识,最终叛变。施瓦辛格扮演的T-800计算出人类被“超级系统”吞噬的概率在“74%以上”。虽然情节安排简单粗俗,但也直白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人工智能”迟早会玩火的想法,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百姓的想法,也成为了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阻力。现实是这样吗?
人性容易自我毁灭。
这一行我深表赞同。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训练”计算机像人脑一样思考。这项挑战考验了科学的极限。2011年,IBM研究人员公开表示,他们在计算机与人脑结合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这家美国科技公司开发了两种芯片原型,比之前PC和超级计算机中使用的芯片更接近人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即提出了“人脑芯片”的概念。
两个芯片原型进一步证明了“并行处理”的重要性。并行处理是指计算机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多任务对于渲染图片和处理大量数据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这两个芯片只用于处理一些非常简单的任务,比如通过迷宫操纵模拟汽车或者玩Pong。他们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最终走出实验室,应用到实际产品中。
别担心:这不正是根据《终结者》的剧本吗?!现在才2011年,请先坐在小板凳上,然后我们再看。
《决赛6》剧照
接下来的题目就更吓人了,叫“瑞士研发的神经形态芯片可以和真脑相比”。
2013年,由瑞士、德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首次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微芯片,可以实时模拟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这一新成果将有助于科学家做出能够与周围环境实时交互的认知系统,为神经网络计算机和高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以前类似的研究仅限于在传统计算机上开发神经网络模型,或者在超级计算机上模拟复杂的神经网络,而新的研究思路是开发在尺寸、处理速度和能耗上与真实大脑相当的电路。研究小组成员基尔克·莫·因迪维里说:“我们的目标是直接模拟微芯片上生物神经元和突触的特性。”
主要的挑战是配置由人工神经元组成的网络来执行特定的任务。研究团队成功攻克了这个“地堡”。他们开发了一种叫做“神经形态芯片”的设备,可以实时执行复杂的感觉运动任务。使用这种装置,一项需要短时记忆和依赖上下文的决策能力的任务得到了验证,这是认知测试所必需的典型特征。
研究小组使用神经处理模块将神经形态神经元与网络相结合,相当于所谓的“有限自动机”。有限自动机是一个用来描述逻辑过程和计算机程序的数学概念。行为可以表示为有限自动机,可以自动转移到神经形态硬件上。Indiveri说:“网络连接模式与大脑中发现的结构非常相似。”
由于神经形态学芯片可以处理输入信息并实时响应,专家认为这项技术有望实用化,从而允许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自动操作,无需人类远程控制。
这项技术的采用也有望使计算机在未来继续使用损坏的组件。就像人脑一样,它每天失去几百万个脑细胞,但整体思维能力仍然继续正常运转。
目前欧盟、美国、瑞士都在加紧开发模拟大脑处理信息的神经网络计算机,希望通过模拟生物神经元来复制人工智能系统。这种新型电脑的“脑芯片”与传统电脑的“脑芯片”有很大不同。它可以使用类似人脑的神经计算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耗低,容错性强。与传统的数字计算机相比,它将更加智能,并将在认知学习、自动组织和模糊信息的综合处理方面向前迈出一大步。
虽然中国在传统半导体芯片领域的技术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但清华大学的技术团队在类脑芯片新的研究领域已经超过了世界领先水平。2019年研发出第三代“天空运动”,是一款新型人工智能芯片。它将人工通用智能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即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既能支持机器学习算法,又能支持现有的类脑计算算法。
该芯片是全球首个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实现了中国《自然》论文零突破。
其实看到一半就忍不住为《终结者》的编剧鼓掌,挺超前的。科学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电影奠定了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电影中放的“机器人可以在复杂环境中自动操作,无需人类遥控”,完美证明了“终结者可以自行判断现在的形态,最终完成刺杀任务”。
一些科学家也为类似的令人担忧的言论提出了相关措辞:“哦,亲爱的,你在怕什么?目前机器人的智商相当于4岁小孩的智商,机器人的“常识”远不如正常成年人。”
1946年,第一台30吨重的电脑诞生了。有人相信它会彻底颠覆人类科技史吗?当斯蒂芬森在1781年发明火车时,他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讽刺和“跑得比马慢”的批评。他有没有想过这个东西未来的速度可以超过600公里?在「弱人工智能阶段」下,真的没有必要居安思危吗?
人类是从不满足现状的生物。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哪一步技术无法突破,而在于我们走这一步时,无法阻止它越跑越快,只能用更好的方法引导它走上正确的道路。
我们只是处于完善弱人工智能的阶段。弱人工智能是擅长某一方面的人工智能。比如阿尔法狗在围棋中可以打败人类,但是你要问一个稍微主观一点的问题,比如谁帅,彭于晏余妍还是我?它无法回答。弱人工智能依赖于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重复的逻辑。它看起来很聪明,但它只能做一些精确的物理工作。
强人工智能更好理解。人工智能和人类一样,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刚才提到的“神经形态芯片”,包括大数据信息的不断拓展,都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2013年,有一项涉及数百名人工智能专家的调查。“你预测人类水平的强人工智能什么时候能实现?”
结果如下:
2030年:42%的受访者认为将实现强大的人工智能
2050年:25%的受访者
2070: 20%
2070年后:10%
从未实现:2%
也就是说,超过三分之二的科学家认为强人工智能将在2050年前实现,只有2%的科学家认为永远不会实现。
所以,就目前而言,我们可以相信“未来会有相当于人类智能的机器”是必然的结果。但真正让人担忧的是电影中天网一样的超级人工智能时代,在各方面都超越人类。那时候人类肯定是被动的,因为智力的上限很可能会突破人类事先制造的“牢笼”。
“天网”
看到这里,我渐渐能理解整部《终结者》电影所表达的思想:“哎,那些忙于科研的朋友们,我知道一部小小的商业片,无论是社会贡献还是理论严谨,都远远落后于科技的进步,但它的存在是有道理的。请在百忙之中学会休息,停下来思考那些同等重要的问题——人类推动的文明的终结。
蝴蝶效应,我愿意相信终结者系列的内涵也影响了科技的进步。我也很高兴“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增加了一些终极的底层程序,比如保证人的生命安全,或者永远不伤害人类等等。”。
总有一天,人类会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在今天这个突飞猛进、认知不断刷新的技术爆炸时代,比“如何跑得更快”更重要的一定是“如何走得更远”。
我再一次向经典电影《终结者》致敬,它再也不会回来了,引用它的台词作为结尾。
“未来还没有确定,一切还未知,命运的种子还在我们自己手里!”
声明: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最先进的观点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1.《进程终结者 永远回不来的经典—终结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进程终结者 永远回不来的经典—终结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597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