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12月10日,一位年近600的老人来到伊犁。他曾经是著名的两广总督,是震惊世界的英雄禁烟英雄。现在他被皇帝撤职,成了边疆的“罪臣”。他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林则徐。被免职和流放新疆,是林则徐一生中最痛苦、最愤慨、最艰难的一天,也是他和新疆各族人民同甘共苦的一天。他在新疆生活了三年,为新疆各族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要了解林则徐在伊犁的情况,有一个地方可以去,那就是伊犁林则徐纪念馆,全国五大林则徐纪念馆之一,位于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福州路。纪念馆牌坊峨边是林则徐的第五个孙子、著名外交家凌青题写的博物馆名称“伊犁林则徐纪念馆”。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
纪念馆西侧正中矗立着一座由厦门大学教授李维祀设计并雕刻的3米高的林则徐铜像。民族英雄林则徐披着斗篷,看着远方,仿佛在看东南沿海肆虐的战火。
走进纪念馆的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坐着的林则徐仿汉白玉雕像。临危不惧的林则徐向前望去,挂着道光帝赐的“功德柱”牌匾。雕像两侧的玻璃屏风上刻有毛泽东的诗《嘉峪关的情怀》。“谁写了一封传世的信,回头一看,只见一粒泥”。在这幅坐着的画像后面,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浮雕上的鸦片销毁复制品。两边的柱子上刻着林则徐的名言“想为国生死,何必因祸得福?”。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林则徐被派往新疆伊犁。虽然身处逆境,但他仍然振作起来,实行开荒、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全力巩固边防,抵御俄罗斯侵略。林则徐对开发新疆、利民固边的贡献,被一代代新疆人传诵。
林则徐铜像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天津的军事实力,准备废除伊犁镇总兵,迁到天津,并征求伊犁将军的意见,命令伊犁将军卜烟台十日后拿出结果。林则徐到了新疆之后,自然就成了处理这件大事的中心人物。从加强新疆边防的角度出发,林则徐多次与部长们讨论。之后他起草了奏章,由卜彦泰扮演,决定把总兵留在伊犁镇。经过四个月的反复取舍,清政府终于批准了卜烟台的最后一部剧,伊犁镇的总兵也终于保留下来,这对巩固受俄国入侵威胁的西北边防意义重大。
新疆屯田始于汉代,发展于唐代,成熟于清代。乾隆皇帝统一新疆后,主要在伊犁、北疆屯田,南疆阿克苏,包括兵屯、回屯、调(调)屯、民屯。道光年间,张格尔发生叛乱,屯田一度停止。叛乱平定后,喀什噶尔和巴尔丘克又重新开荒。
林则徐在新疆
林则徐到达伊犁后,被伊犁将军卜烟台任命,负责粮食局的事务。他能够阅读大量档案,了解清代新疆的土地开垦情况。鸦片战争后,清朝向英国支付赔款,国库缺钱,因此驻新疆部队的军饷日益减少。新疆大兴开荒迫在眉睫。
卜烟台在边疆工作时,也比较注重屯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春,他在伊犁开始开垦时,得到了林则徐更多的帮助。经过一年的努力,汇源市附近的三墅湾和刘宏湾共复垦土地33350亩,安置汉族家庭570户。阿勒颇16.1万亩土地被开垦,500多名维吾尔农民得到重新安置。道光帝在卜烟台的垦荒奏折中愉快地指示:“如果长期积蓄已满,则宜提前筹措资金,然后可根据士兵需要逐步减少。”
伊犁垦荒的成功鼓舞了战后入不敷出的道光帝。道光二十四年春的一个诏书里说:“西樵之地广阔,必有多隙。如果能扎实地组织垦殖,在收入金额能用于满足军粮需求的情况下,长期是有利的。”然后强调:“伊犁地处极端边缘,要兼顾长远,以复垦为重中之重。”为了表彰卜烟台“良好的监督率和对国家的忠诚”,奖励和提拔了一批在垦区立功的人,这极大地鼓舞了卜烟台和林则徐。《清史稿》评论:“卜烟台开疆,徐来林则徐画。”
清史草案
汇源市东部的阿齐乌苏有10多万亩荒地。前伊犁将军宋军曾分配八旗兵耕种庄稼,因缺水而被放弃。填海首先要解决水利问题。从伊犁河支流喀什河引水灌溉,可以复兴荒地。经过考虑,林则徐上书卜烟台,请求捐钱承接水利工程中最困难的龙口工程。他为此付出了所有的努力,亲自设计和监督维修工作,尽管生病也努力工作。他带领民工在北岸挖石头,在南岸筑堤。龙口新刘力项目用了四个多月才最终如期完工。所有项目完成后,灌溉了10多万亩土地。那年秋天,道光帝赞道:“所作之事,甚可嘉。”为此,卜烟台反映了林则徐这两年的表现:“注意它,看它聪明而不浮,博学而不浊,诚实而光明,经验丰富而成熟...我这辈子见过的人,无与伦比。”
在纪念馆里,林则徐带领群众修建黄渠的场景也被再现。林则徐拿着地图在现场指挥,当地人用阚土曼挖渠,用杆子挑土。
林则徐与新疆人建造黄渠的场景
随着伊犁垦荒的成功,天山以南的城市也为垦荒发挥了作用。道光帝认为有必要派人到各个城市调查和耕种土地。经过深思熟虑,他在年底通过卜烟台给林则徐发了一道玉玺,又派林则徐到南疆开荒、兴修水利、招户定民、估定人工费。这是林则徐做梦也想不到的。虽然事务繁重,路途遥远,体弱多病,但林则徐为了不遗余力地发展和保卫边疆,服务国家和人民,心甘情愿地去了。
南疆土地勘探期间,林则徐亲自做了一切。不管夏天有多热,冬天的沙漠戈壁干燥寒冷,还是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偏僻荒野,他都是认真细致的。“他不仅没有去过部长那里,而且很少有亲力亲为的李周”,“冷静地回忆起案情后,他会写一封信,读一本书,或者打打草,然后检查一下。每次,每天。”。
在伊犁的林则徐纪念馆,有一个林则徐的蜡像坐在桌前写草书,让人心生敬佩。
林则徐离开新疆后,还记得新疆的边防。1850年,林则徐回到家乡,途经长沙时,召集后起之秀左,在湘江舟上长谈一夜,将自己在新疆收集的人文地理资料全部送人。
林则徐留给我们更珍贵的是他的精神财富:伟大的爱国主义,热爱人民,乐观豁达的胸怀。当他遇到困难时,他可以如此努力地工作,展示他的英雄品质。鲁迅在《中国人失去自信了吗?文章说:“自古以来就有努力的人,努力的人,求命的人,为法舍命的人。这是中国的脊梁!“林则徐是中国的脊梁!他对新疆各族人民的贡献,让各族人民思考了很久,永远不会忘记!
1.《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64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