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以其神奇的热带雨林和灿烂的傣族风情而闻名,每年吸引无数中外游客。西双版纳在古代傣语中被称为“蒙巴纳克斯”,意为“理想而神奇的天堂”。
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古树遮天,藤蔓缠绕,雾气弥漫。野生大象、老虎、豹子、犀牛、金丝猴、孔雀等珍稀鸟兽繁衍生息,场景如幻境。在水边和湖边,孔雀经常跳舞,大象经常玩耍,人们称之为“孔雀之地”和“大象的天堂”。在傣族人的生活中,孔雀象征着好运,大象象征着丰收,尤其是大象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自古以来就有饲养大象的历史。
蒙阳自然保护区的亚洲象
百越民族是傣族的祖先,在古代与大象有着不解之缘。亚热带丛林中的大象,早就和生活在亚热带谷地平坝的傣族友好相处。丛林里有大象,村庄寺庙里有雕像,井旁有雕像,壁画布画里有大象的图画,家居陈设里有各种大象工艺品,民间有大象的传说,宗教节日里有白象……总之,大象崇拜渗透到傣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象崇拜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傣族村寨中的大象雕塑
布画中的意象
一个
傣族的大象
许多珍贵的资料证明,傣族先民居住的云南热带丛林,早在一百万年前就是大象生活繁衍的地区之一。与大象长期和谐相处,成为好朋友。土地是大象的天堂。为了改善落后的生产方式,人们有意识地驯养大象等动物。“像地球一样,鸟吃浮萍,蕨类植物也耗尽了。如果土壤被耕种,人们很容易种植它。”这就是史书上“土风俗养大象种地”的情况。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与大象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大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人们的养殖和负重,人们会更加重视对大象的驯化。
傣族的“象奴”,也就是以前人们所说的“象蛮子”,平时喂养和照顾大象,所以大象只服从他们的命令。傣族有纹身的习俗,“相女”的腿上布满青色花纹,故称“绿腿相女”。明太祖朱元璋曾经给云南的官员一个批文,提到需要驯服几头大象,并特别声明必须配备相应数量的“蓝腿象奴”。
中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傣族地区大象数量的记载。先秦古书《竹书·年》中说:“越王遣仆从、师献犀牛角、象牙”,可见秦汉以来,傣族先民常以大象、象牙进贡中原王朝。到了元明时期,向大象进贡更加频繁。据《明史》和《史明录》记载,洪武、永乐年间,、京东、陆川、甘雅、芒市等地进贡大象80余头,朱元璋专门设立大象训练所统一管理。戴地区有很多大象。
2
神话般的形象
傣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大象神话,包括创世神话、祖先神话和守护神话。
戴的创作史诗《巴塔马嘎捧商洛》说,英国叭神造天地之后,天地仍是浮动动荡的。于是,他造了一只神象“张越朗万”,用鼻子顶住天空,用四只大脚勒死了地面,从此天地定格。天地安定,四季不变,不分昼夜。人不能生产,不能生活。然后,英国叭神创造了另一个像第一人一样的神,抱着马元然来划分季节,区分昼夜。从此,人们可以有规律地生产和生活。
在傣族地区,也有“象女”的故事,即众神的祖先。在古代,阿呆女人去森林采摘野果。她渴了,在路边的泥坑里喝了一池水。后来,这个女人怀孕了,因为水是一只神象的尿液。后来有个女人生了个女儿,叫象女。女孩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血统,就去森林找父亲。历经千辛万苦,象女终于找到了父亲。大象爸爸很高兴,建了一个象牙色的房子让女孩住。后来,一个年轻人在森林里打猎时,遇到了一个大象女孩,他们相爱了。过了一会儿,夫妻俩告别了父亲,回到了人类居住的平坝。后来他们生了很多孩子,都是神仙的后代。
在傣族人眼里,白象是最值得崇拜的,因为它象征着好天气、丰富的粮食和和平与安宁。据说白象和谷魂生活在一起,有着密切的婚姻关系,所以无论白象出现在哪里,它都会消除灾难,消除困难,获得好天气,收获谷物。
白象除了消灾解难,带来好天气,好粮食丰收之外,也是傣族人民和平安宁的守护神,因为从狩猎时期到农耕时期,各氏族部落经常为狩猎区、水源、土地而争斗。而白象是有巨大力量的守护象。
三
壁画中的图像
造型艺术像壁画一样独特,它将宗教信仰与审美意识紧密结合,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审美价值。著名的大象壁画原作有《镇天地神》《人神》《鸟人神》。遗憾的是,由于时间久远,风雨侵蚀或者战争破坏,一些宝物已经消失,幸存者难觅踪影。中世纪以后,大象壁画大多以家象和战象的故事和传说为基础。他们实践着现实生活,表演着战争场景,手法细腻,形象生动,在人们的脑海中保留了许多瑰丽神奇的场景,深受人们的喜爱。现代大象壁画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文化价值却不如前者。
四
音乐中的图像
深受群众喜爱、最受欢迎的大象音乐,是与社会捆绑在一起的纽带。沿着戴乡源远流长的音乐河,可以找到大象音乐的原始形态。在古老的热带丛林里举行了很多大象祭祀活动,主持人的祭祀话语渐渐有了悦耳的节拍,于是一段优美的音乐萌发了,这就是大象音乐的起源。此后,佛教的传入,加上对它的利用和发展,使它日益完善,真正成为傣族民间音乐。每逢重大节日,竹林深处总会有隆隆的鼓声。寻找声音,我们会看到一种形如象脚的打击乐器,也就是音乐的代表乐器——象脚鼓。象脚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明代钱所著《白乙传》中说,傣族“以羊皮为三五长鼓,用手击鼓”。这里说的“三五鼓”,是指象脚鼓。事实上,象脚鼓的生产和使用应该早于历史记载。
随着岁月的变迁,象鼓的形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戴家做的象脚鼓鼓身细长,鼓面用羊皮而不是蟒皮。鼓体采用轻质木材,挖一整节圆木空。整个鼓体涂上鲜艳的色彩,用孔雀翎装饰,大气、庄重、美观。鼓上系黄色或其他颜色的丝带,鼓手将鼓挂在左肩,将鼓夹在左肋下,双手敲打鼓面。击鼓前用糯米沾湿鼓面,使鼓声浑厚悦耳。
配以象鼓,有一种特殊的象鼓舞蹈。在傣族人眼里,兽中之象,鸟中之孔雀,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所以每次大象鼓一响,男女老少都会跳得很开心。象脚鼓舞是傣族民间文化的灵魂,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
象脚鼓舞得名于表演者用象脚鼓跳舞。表演者大多是男性。在节日里,鼓手是整个舞蹈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他敲鼓,用拳头、手掌、手指有节奏地敲打鼓面。鼓声又紧又慢,他的脚有力地向前移动,模仿大象在森林里踱步。舞者的腰、腹、臀随着膝盖的起伏而前后摇摆。舞蹈方式有独舞、对手舞、群舞。长腿架子鼓舞蹈动作少,其特点是演奏风格变化多,架子鼓丰富。用手、掌、拳、肘,甚至脚、头来演奏,多由一人表演。有傣族人家的地方,就有隆隆的象脚鼓,穿过青翠的竹林,维持着精神的天堂。
五
战争中的大象
在古代,大象是傣族祖先的战争武器,大象的数量显示了军事力量的强大。在战争中,象阵成为古代傣族著名的战争艺术;两军对峙时,大象队率先猛攻。回想当年芒市的巴哈汉起义,威武战象在坝子形成了一个图像阵。战争开始后,大象踩着脚,它们血淋淋的长鼻子在风中飘动。傣族英雄史诗《李风》中专门描述了那些令人恐惧的场景。在古代傣族社会,有专门指挥象兵的高级军事将领。在傣语中被称为“唤闷掌”,意为“号令人如兵之王”,类似于封建中央朝廷的“伏马”。因此,大象在傣族历史上非常常见。
傣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厚重的图像文化,“图像”的印象逐渐渗透到傣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像血液一样融入到傣族人民的生活中。
如需转载,请联系0813-2104977
1.《傣族的风俗习惯 【民俗文化】傣族的象文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傣族的风俗习惯 【民俗文化】傣族的象文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679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