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

奥地利著名犹太作家。

之前看了斯蒂芬·茨威格的三本书,阅读顺序是:《玛丽·斯图亚特传》、《精神世界的创造者:九个作家的批判传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所以说阅读顺序,是因为看了玛丽·斯图亚特的第一部传记,觉得这部传记与其他传记不同,参考资料少,也不那么迂腐。语言轻巧灵动,活泼饱满,文学性和可读性强。结合富有同情心的笔法,一个性格鲜明、野性又多愁善感的苏格兰女王形象跃然纸上,读完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看了《精神世界的创造者:九位作家批判传》。这本书更生动,更有激情。字里行间往往有一丝一毫的洞见和散文般的语言,对九位作家充满了爱和理解。这似乎有一种“魔力”,导致我看了他的第三本书。读完这三本书,茨威格的形象似乎有了更清晰的轮廓:一个学识渊博、教养滋润、激情神奇的欧洲绅士,这一点在我的印象中是固定的。有了这个固定的形象,我越来越好奇,越来越渴望去探索茨威格。同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寻找答案。比如茨威格为什么要写最失败的君主玛丽·斯图亚特,而不是写玛丽的同父异母姐姐伊丽莎白,最成功的君主?比如茨威格为什么不坚持到最后一天,等待二战胜利?1942年,他写完《昨日世界》后,夫妻双双自杀,在他流亡巴西期间,巴西人对他很友好?等等。我想找到深层原因。于是,我买了这本《昨日的世界》,正好是十一期间看的。

这是一本人们拿起就放不下的书。它不仅让我了解了茨威格的个人历史,也让我了解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在历史书上看不到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命运的细节,尤其是一些世界名人和茨威格的过去,由于战争期间政治取向的异同,他们要么成为朋友,要么逐渐疏远。那些枝蔓见证了世界的冷暖,也越来越彰显了那几个不随大流,有原则,坚守荣誉的人的价值。

黄金时代滋养了自由的精神

茨威格生长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是一个“万物太平的黄金时代”,一个理性的时代。他家是典型的“上层犹太公民”家庭,父亲把祖先留下的小纺织厂做大做强,成了大实业家;父亲也很有修养:“钢琴弹得好,书法很美,会说法语和英语。”即使他那么成功,他也过着低调的生活,从不炫富。他的母亲是意大利人,有国际家庭背景,有教养,有贵族气质。成长在这样一个富裕而有教养的家庭,父母的影响一定是深刻而坚定的。正如茨威格所说,父亲的低调是他无法抗拒的“唯一可靠的财富:内心自由的感觉”。

这时候环境也很细致安静。几个世纪以来,因为奥地利这个君主制国家没有政治野心,和平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艺术。欧洲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传播,如海顿、莫札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等。许多音乐巨头已经从维也纳走向世界。这是一座河流纵横的城市,也是一座舒适惬意的城市。因此,“不知不觉中,这个城市的每一个居民都被培养成一个超越民族和国家的人,一个世界性的人,一个世界公民。”这是茨威格的夙愿,以人类共同体的理念为内在准则,热爱并践行,这也是他自称“欧洲人”的基础。“一个人从童年的氛围中得到的东西渗透到血液中,他会永远追随阴影,永不放弃。”

茨威格

寻找灵魂的旅伴

在良好的家庭影响和自由轻松的环境下,茨威格自然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学时代,他非常独立,鄙视权威,反对自上而下的说教。一百多年来奥地利一成不变的旧式教育,是强迫的、陌陌的、枯燥的、乏味的,与学生的兴趣无关。“当时老师的使命不是帮助我们前进,而是教会我们谦逊;不是培养我们的内心世界,而是要求我们尽可能地融入一个有序的模式,不要抗拒;不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命能量,而是为了约束它们,让它们收敛。”这种压抑的教育模式只会产生反作用力。于是,茨威格用行动进行了反抗:里尔克的诗隐藏在包裹着拉丁语法的书皮下;上课的时候,他偷看了桌子底下的尼采和斯特林堡...他讨厌一切权威,反对一切“高高在上”的言论。这种反抗精神伴随了他一生。也是他以后永不犹豫,永不随波逐流的思想基础。

他对文学的痴迷和热爱,让他不断抬起头,仰望昨日的星辰。16、17岁时,他疯狂地阅读尼采、里尔克、波德莱尔、惠特曼、兰博、济慈、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并把他追求精神世界的激情早就注入了他的血液。“一个人早期学会充分拓展自己的灵魂,以后就可以把整个世界都赚进自己的灵魂。”这时,他已经熟悉了法语、英语、意大利语、古希腊语和拉丁语。这些都为他的文学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茨威格拿到博士学位后,就开始在国外流浪、漂泊。他有了更大的自由,这使他收获很多。欧洲大部分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美国、印度、俄罗斯、阿根廷等其他国家也留下了他的影子。他在国外的时候,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朋友圈,真的是星光。茨威格和这些人的轶事也很有趣。比如在巴黎,茨威格与里尔克的交往。里尔克和茨威格一样,是一个很低调的人,走也走不停。里尔克没有固定的地方,总是在世界上游荡。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他走路说话总是轻声细语,做事总是温文尔雅,干净利落,不动声色。这些习惯成了他的生理需求。特别是在处理文稿时,字体均匀、干净、圆润、规整,即行距相当一致,就像用尺子量一样。这个追求完美精致的人,知道巴黎的每一个角落,这是茨威格在他身上看到的“唯一的激情”。当茨威格告诉他,他看到了埋葬在皮克尔斯墓地的最后一批断头台遇难者的遗体,安德烈·柴尼尔也在其中时,里尔克第一次表现出了不耐烦。第二天他们去了墓地。里尔克站在孤独的墓地前,称之为“巴黎最抒情的地方”。茨威格也去过罗丹的工作室,感受到罗丹对作品的激情。专注、无私、出世的状态真的是超出常人的比较:雕塑完成后,他把茨威格留在了自己的房间里!茨威格的存在是在门要锁的时候被发现的。在英国,茨威格收到了叶芝的邀请,参加他的诗歌朗诵会。穿着黑色长袍的叶芝像僧侣一样神圣;还有与罗曼罗兰、弗洛伊德的终生友谊,一战期间与乔伊斯的接触等等。对于茨威格来说,“有些瞬间甚至决定了我的人生轨迹”,显示出深远的影响。

茨威格也有收藏的爱好。除了写作,他的另一个爱好是收集。他专门收集文化收藏品。比如罗曼罗兰给他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手稿,里尔克最著名的作品《爱与死亡之道》的手稿,弗洛伊德给他的一篇论文的手稿,高尔基给他的一个速写稿;还有歌德、尼采、巴尔扎克、肖邦、莫扎特、贝多芬、海顿、巴赫等的手稿。,以及布莱克的素描等。茨威格在三四十年的收藏实践中成为当时书法领域的第一权威。这个世界文学和音乐的集合也成为了成千上万种创作方法的镜像。二战期间,他流亡国外,这些珍贵的藏品有的送给朋友,有的卖掉,大部分捐给了博物馆。

这部作品聚焦于“那些受命运摆布的人”

从茨威格“昨天”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他的成功是必然的。一个有国际视野的人,一定要有宽广的情怀、仁爱、慈悲,作品一定要有人情味,一定要走向世界。从大学出版处女诗,到小说、传记、戏剧,三十多岁成为欧洲畅销书作家,很多书印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册。值得一提的是,读《昨日的世界》这本书,不仅让我明白了他内心的想法,也解决了我内心的疑惑。他写《玛丽·斯图亚特传》纯属偶然。当他来到大英博物馆浏览向公众展出的收藏品时,他看到了一份关于玛丽·斯图亚特被处决的手写报告,这引起了人们对她的生活经历的好奇,于是他开始写玛丽·斯图亚特,并在大英图书馆呆了几个星期。“我不想站在所谓英雄的一边。我总是在被征服的人们身上看到他们的悲剧。在我的中篇小说里,那些任命运摆布的人总是吸引着我;在传记中,吸引我的不是那些实际上成功的人,而是那些只在道德意义上正确行事的人:伊拉斯谟而不是马丁·路德,玛丽·斯图亚特而不是伊丽莎白一世,他的作品都是关于遭受痛苦的人,传记中写的人物,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都经历过西伯利亚流放,苦役犯入狱,死囚瞬间蜕变,癫痫,贫穷,赌博,放荡,可以说是遭受过恶魔灾难的人;比如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他们三人中,两个疯了,一个自杀了。他们没有固定的地方,在欧洲城市流浪。

结合酒神精神,打破道德体系,重估一切价值的尼采,站在作品中的查拉图斯特拉那样的山顶,成为他那个时代的先知。他一个人,孤独相伴。让心灵和灵魂在未知的领域驰骋,释放自己的能量。他神经敏锐,这是他发疯所不可避免的。他说:“我的毁灭欲等于我的破坏力。”他在疯狂中到达永恒,使他的命运成为一个神话。荷尔德林也成为那个时代最纯粹、最清晰的田园诗人。"在他身上,节奏比理性更长久,诗歌艺术比生命更长久."他用诗歌的浩瀚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才是诗歌的高贵。克里斯特真诚地把世界上的悲剧塑造成自己的悲剧,最崇高的悲剧,就像他的洪堡王子成为德国最完美的悲剧和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剧作家一样。没必要多举例子。茨威格和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是自然人,也是真人。他们追求自由,灵魂优雅,命运多舛,拒绝理性和道德的绑架。他们用作品说话,见证那个时代的荣辱;他们的命运在人类文明的某个时刻重合。

茨威格一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茨威格建造的精神家园在二战期间倒塌。因为他是犹太人,又是和平主义者,反对战争,所以他的书全部下架,在德国焚烧。当代的托马斯·曼恩、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杰出人士也遭受了这种命运。与此同时,他与伟大的音乐家理查·施特劳斯合作的歌剧《沉默的女人》仅在两场演出后就被禁播了。茨威格没有参加这两场演出,因为剧院“会挤满穿着棕色制服的人,甚至希特勒本人也会来参加某场演出”(原因是希特勒有音乐爱好,他崇拜音乐大师施特劳斯和瓦格纳,而施特劳斯当时被任命为德国国家音乐总监。据说希特勒为此事专门招了施特劳斯,所以这部歌剧被从宽处理,但随着这部歌剧的禁演,施特劳斯也辞去了民族音乐总监的职务。

就是这样一个作家,清醒,思考,远离一切政治,把岁月化作作品,被读者所喜爱。在战争年代,他第一次流亡伦敦,成为一个无国籍人。茨威格自称是“两栖生物”,不再属于任何国家。最后,他流亡巴西。没有国家,脚下没有基础。1942年,新加坡沦陷的消息彻底击垮了他。他和妻子在完成《昨日世界中一个欧洲人的记忆》一书后不久都自杀了。这成了茨威格的最后一本书。

这个一直坚持“欧洲精神统一”理念的人,通过他的作品向世界释放了他的思想、人格力量、澎湃的激情、希望和友善。他不愧为“世界公民”。

茨威格和他的妻子一起葬在坟墓里

地址:巴西里约热内卢州佩特罗波利斯卡斯卡特尼亚

1.《斯蒂芬茨威格 一位世界公民对自由精神的深刻追求——读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斯蒂芬茨威格 一位世界公民对自由精神的深刻追求——读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68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