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痛风降酸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抑制尿酸的合成,二是促进尿酸的排泄。别嘌醇属于前者,是痛风患者常用的药物。但是在很多风友的印象中,都认为这种药“太毒”。

事实上,别嘌醇最初不是为痛风开发的,而是为了预防癌症。后来别嘌醇的抗癌研究失败,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别嘌醇能明显抑制尿酸合成途径所需的酶,于是别嘌醇从抗癌药物变成了抗痛风药物。但由于别嘌醇的“起源”,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然而,现代药物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已经比较完整。别嘌醇虽然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但只要控制和使用得当,也是可以扬长避短的,使其在痛风和降酸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别嘌醇的用途

要了解一种药物,首先要了解它的用途。毫无疑问,别嘌醇是一种降低尿酸的治疗药物。CFDA别嘌醇说明书的适应症包括:

1.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特别是高尿酸血症和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2.用于复发性痛风或慢性痛风。

3.用于托菲。

4.用于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

总结CFDA别嘌醇的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别嘌醇应用误区

谈完别嘌醇的使用,再来谈别嘌醇的误区。

1.别嘌醇像老虎一样有毒。?

别嘌醇有哪些常见的副作用,概率有多大?过敏/皮疹1.5%;恶心1.3%;肝肾功能损害1.2%;呕吐1.2%。丰油认为别嘌醇毒性很大,更担心肝肾功能受损。但从以上数据来看,别嘌呤醇损害肝肾功能并不是大概率事件。

尽管如此,丰油还是要对别嘌醇可能造成的肝肾损害给予足够的重视。毕竟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肝肾功能本身就有健康风险。因此,别嘌呤醇给药时应定期检测肝肾功能,也可小剂量逐渐开始给药。

2.尽快降尿酸?

对于别嘌醇的使用,我们总是强调小剂量开始时逐渐增加,而且由于初始剂量小,基本不可能一下子控制尿酸达标。降酸疗法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足够的耐心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一般用法是:初始剂量为50毫克一次,每天1-2次,每周可增加50-100毫克至每天200-300毫克,每2周测量一次血尿酸水平。如果已经达到正常水平,就不会再增加;如果测量值仍然很高,可以再次增加剂量。通常的剂量是300mg/d,但这个剂量只能让不到50%的风友尿酸达标。每日最大剂量为600mg。如果已经大剂量使用别嘌呤醇,尿酸仍达不到标准,应考虑换药。

3.医生在使用别嘌醇时最怕什么?

服用别嘌醇有1.5%的几率出现过敏性皮疹。其中严重过敏的情况称为超敏反应,出现这种严重情况的概率为0.1%~0.4%。超敏反应是皮肤系统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引起皮肤脱落和粘膜损伤,也影响器官系统。虽然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达到20%~25%。由于这种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影响了医生对别嘌醇的决策,增加了临床使用的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说,医生比痛风患者更害怕别嘌醇,但他们担心的不是其肝肾功能受损,而是这种高致死性超敏反应的发生。

4.之前吃别嘌醇不会过敏?

有风友问,如果我以前吃过别嘌醇,就没有这种风险吗?不,不,不,过敏反应是别嘌醇引起的迟发性免疫介导反应,也就是说,并不是你吃了就过敏,临床上已经看到别嘌醇过敏反应发生在连续用药1~2个月甚至半年左右。

5.别嘌醇的严重副作用不可预知?

人类的进步在于使用工具的能力。得益于医学的发展,已经证明别嘌醇超敏反应与一种叫做HLA-B*5801的基因有关。不幸的是,汉族人携带这种基因型的频率为10%~20%,在世界上仅次于朝鲜族。所以,如果你决定通过服用别嘌醇来降低尿酸,就应该做一个HLA-B*5801的基因检测。尽管如此,HLA-B*5801的检测并不是绝对的。基因检测的低风险并不意味着没有这种风险,只是概率大大降低。

总的来说,别嘌呤醇是一种经典有效的抗酸剂,在各国痛风指南中仍被列为一线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患者最担心的是药物造成的肝肾损害,而医生最担心的是超敏反应的风险。别嘌醇的优点是经济。如果你属于低风险群体,可以放心使用。如果有相应的禁忌症或不良反应,也可以考虑使用其他药物或中药。

如需了解更多痛风防治信息和中医痛风咨询,可订阅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卫星gcd8284。

1.《痛风防治手册 痛风药不药: 别嘌醇用药安全使用手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痛风防治手册 痛风药不药: 别嘌醇用药安全使用手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69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