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应该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著作之一。前面问了你的名字,但是一般不想看畅销的旧书,因为总觉得大部分人喜欢的东西大概不是最好的,真正好的东西隐藏的很深。我自己喜欢试错探索的感觉。

这次去了上海,因为想在路上到处玩。我找了一本轻薄的书,里面有很多内容,还有便宜的书可以随身携带,看完可以随时扔掉。最后选择了《万历十五年》。

这本书以一年为目标,前后延伸。它通过几个不同人物的故事,讲述了明朝的历史,甚至中国古代的整个专制制度。

黄仁宇自己在书中说,他想讲讲中国落后的原因,就是以德代法。这本书里确实有很多讨论和例子。

但是,最让我受启发的不是这个,而是颠倒了我对古代集权制的认识。

以前我认为中央集权制更多的是一种独裁者,即皇帝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帝王技能等方面的权力集中来实现对庞大中国的统治和控制。但是看完《万历十五年》,发现自己理解错了,这也是大部分文学作品反映专制,把专制归咎于独裁者的错误。

当然,独裁者是专制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从万历十五年来看,他们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整个制度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专制不是个人独裁,而是制度专制。其实主力与其说是皇帝,不如说是平民群体,背后的思想资源是儒家。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悲伤的一幕。我们印象中的全能皇帝也是这个制度的受害者。万历皇帝不能让心爱的女人当皇后,不能让心爱的儿子当太子,甚至死后不能和心爱的女人睡觉。他只能选择消极怠工的方式对抗公务员群体。

除了皇帝,掌大权的张死后,成为文官集团攻击的对象,内阁是皇帝的刺史。所以内阁官员包括首辅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官集权,应该和宦官一起属于皇权的一端。当然,申时行试图弥合皇权和文官集团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政治制度的效率,但最终被文官集团击败。

以前关注的是皇权的强弱,这次关注的是文官集团的强弱。历史上除了少数强势君主,实际上大多数君主都很难完全掌控文官集团。

在现代社会,一些中国历史学家认为,文官集团实际上是皇权的一种制约机制,所以古代中国不是专制的。这种观点之所以被完全谈及,是因为文官集团对抗皇权,不是为了权力平衡,而是为了维护专制制度的连续性,因为皇帝的人格行为很可能会破坏制度。

正是为了维护专制制度的延续性,文官集团不断打压各种不符合儒家主流心态的行为,就连皇帝的行为也不例外。此外,文官集团还镇压武官,打击意识形态异端。书中的例子是戚继光和李志的悲剧人生。

然而,正是这种维护儒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导致了黄仁宇以德代法的思想。最后导致了整个体系的低效和内耗,为明朝的灭亡和中国在西方的落后埋下了伏笔。

想起前不久萧公传《中国乡村》中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结合本书中的文官集团,隐约觉得文人阶层才是中国朝代真正的“统治者”,同时也是最容易成为叛逆者的,所以儒家正统思想的维护是如此重要,今天依然如此,所以才会想尽办法打压农民、工人、学生、知识分子,最怕他们的结合,所以不管统治者怎么说,

在古代,仪式是维护儒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方式,所以这本书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各种仪式和礼仪制度,这也是我们在阅读中国历史时容易忽略的一点。北京大学的赵冬梅教授之前也提到过这一点,但并未引起重视,但这种解读再次证实了“仪式”在中国历史和理解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通过儒家思想维护庞大帝国的专制统治?最近在《中央帝国哲学法典》和《朱元璋政权与统治哲学》里分析过,我还没看完。看完就分享一下。

最后,吐槽一下这个经典。个人觉得这本书不是很好读,也不是很精彩。另一方面,《明朝的那些事》和张洪杰的《明朝的七张脸》都比较好读。对于历史分析和洞见,很多观点可能会被后来的新书引用。我看的新书比较多,所以再看这本书也没看到什么新鲜的观点。不看好这本书的不止我一个。我听历史学家谭伯牛说,这本书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他是由一位文笔很好的作家翻译后打磨出来的。

无论如何,读一读还是可以的,但是不一定要迷信经典。个人觉得比这本书好多了,比如王的《中国历史通论》。

个人觉得,带着问题感读历史可能更容易收获,但是找不到。可以参考一些主流问题:今天的中国历史是怎么形成的?中国为什么落后于西方?为什么专制集权存在了几千年,我们直到今天都没能走出“中世纪”?

1.《万历十五年 惭愧,我实在读不懂《万历十五年》好在哪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万历十五年 惭愧,我实在读不懂《万历十五年》好在哪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69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