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18日电北京市18日发布了一份关于北京市中小学生校园欺凌事件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46.2%的学生有过被故意冲撞的经历,40.7%的学生有过被人叫难听外号的经历,18.6%的学生有过被同学团结孤立的经历。

数据地图卓中伟照片

校园霸凌有多严重?

-超过40%的被调查学生被称为丑陋的昵称

上述调查包含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制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中。调查样本为北京市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共选取北京市12所学校,包括4所小学、4所初中和4所高中,共获得有效问卷1003份。

根据调查,学校欺负类型分为“肢体欺负”、“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46.2%的中小学生遭到过故意碰撞,6.1%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受到身体上的欺负;北京40.7%的中小学生被骂过难听的外号,11.6%的学生几乎天天被语言欺负;18.6%的学生被同学孤立,2.7%的学生几乎每天都经历这种关系欺负。

数据地图崔林照片

哪些孩子更容易被学校欺负?

——小学生和初中生受欺负的频率更高

从被欺负学生的主要特征分析来看,上述调查结果表明,欺负频率在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和初中生遭遇欺负的频率高于高中生。

从性别角度来看,调查显示,男生在身体欺负、言语欺负、关系欺负和综合欺负指数上得分高于女生。

从学校的分析来看,普通学校的学生比优质学校的学生更容易遭遇学校欺凌,并且存在显著差异。报告称,这里的优质学校是指师资、设备、资金投入较高,相对于其他学校普遍声誉较高的学校。

此外,上述调查表明,学生所在地区和家庭在校园欺凌方面存在差异。外国学生在身体、言语和欺负指数上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北京本地学生,但在关系欺负上的差异不显著。家庭方面,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学生更容易遭遇欺负,但主要体现在关系欺负上。

数据地图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学校欺凌对孩子的潜在危害是什么?

——退缩的人格更容易产生焦虑、敌意和抑郁

上述报告探讨了儿童受欺负经历与其发展的关系,指出受欺负经历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学校投资甚至学业成绩。

学校欺凌对孩子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包括:难以信任他人,其人格可能畏缩不前,缺乏利他主义和同情心,不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更容易焦虑、愤怒、敌对、抑郁或脆弱,欺负程度越高,表现越明显。

另外,遭遇学校欺凌的孩子对学校的归属感较少,对学习的兴趣也较少;较少参与学校学习和课外活动。

报告建议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以上研究表明,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与老师沟通的学生,更不容易遭遇学校欺凌。学生应该改善他们的同伴关系,在同一个班级交朋友。研究表明,有同班朋友的孩子明显比没有同班朋友的孩子受欺负的少。

此外,报告建议父母应该避免空缺,尽最大努力亲自照顾孩子,而不是把孩子交给别人。父母应该采取情感温暖而不是拒绝或过度保护,加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参与。

1.《北京中小学生校园欺凌调查 近两成学生被联合孤》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中小学生校园欺凌调查 近两成学生被联合孤》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73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