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大高校都开学了,大一也开始了第一课——军训。网上也有“军训没用”的言论,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军训。什么是军训?

兵役法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颁布的《兵役法》规定,高中及以上学生在入伍前应接受军事训练。1984年版《兵役法》正式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目前,军训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进行的。

现代军事训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

20世纪初,天津北洋大学礼堂军训学生合影

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新步兵作战法》,这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的队列规则,德国至今仍在此规则下学习。1918年11月28日,为了庆祝一战胜利的荣誉,北洋政府在紫禁城举行了第一次西式阅兵。

西式游行起源于普鲁士。

当时欧洲军队刚装备火枪,黑火药发射的弹丸射程短,精度差。为了达到满意的杀伤效果,军队不得不整齐划一地站成一排,集体互相射击,也就是排成一行互相射击。

为了增强威慑力,普鲁士军队还在阅兵中吸收了一种流行的民间舞蹈,其特点是平行于地面抬起双腿。这种行进方式既能提神醒脑,梳理队列,又能产生震慑大地的音效。

英国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认为,“对于普鲁士的敌人来说,向前走象征着普鲁士士兵不仅仅是身着军装的农村男孩,而是超人的技能;对全世界来说,向前走象征着普鲁士不仅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而且是一个骄傲的大国。”

对于士兵来说,行进和排队,严格服从命令,成为队列和广场的一部分,对于排队和射击战术尤为重要。只有钢铁般的纪律和无私,才能面对敌人的枪口和倒下的伙伴,才能继续从容装弹射击,然后再装弹射击。

普鲁士打败法国完成德国统一后,德国军事教官风靡全球,并将这种行军队列传播到亚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

各国军训

01

俄罗斯军事训练

《俄罗斯联邦兵役义务和服役法》、《俄罗斯联邦储备局军事训练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了包括大学生军事训练在内的一整套预备役军事训练体系,高校学生按照预备役训练大纲进行军事训练。

按照俄罗斯普通学校的课程要求,10年级的男中学生,要在学校附近的军事院校完成5天40课时的封闭式军训。

俄罗斯留学生军训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军事爱国主义教育,包括学习基本军事知识、了解军队光荣历史、看爱国电影等。;二是学习军事技能,包括队列基础训练、自动步枪拆装、实弹射击、医疗救护训练等。;第三,体育锻炼,包括体育锻炼、越野跑步、参加各种球类运动。

02

美国军事训练

美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规范学生的军事训练。除了《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还有专门为青壮年制定的《全民军事训练和兵役法》。

美国在500多所地方高校中设立了531个预备役军官训练团,由国防部统一领导,负责美国学生的军事训练。其目的是使年轻学生能够在完成规定的学业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美国成立的预备役军官训练团每年运送7000多名成长中的军官,占所有成长中军官的50%以上。

美国学生军训分为两年制和四年制两种。以四年制学校为例,前两年训练时间一般为每周2-3小时,主要学习军事基础课程,后两年每周5小时,参加为期六周的军事夏令营。

03

英国

英国国防部预备役局在全国几十所大学设立了陆军军官训练团、海军训练中心和空军事飞行中队,负责本地区大学的军事训练和宣传工作。学生可以自愿参加陆军、海军和空组织的训练活动。培训时间安排在工作日、周末、节假日。

英国很多大学都有专门的军事学位,在提高青年学生基本军事技能的基础上,丰富他们的军事知识,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英国的一些中学也组织学生开展军训活动,假期也组织夏令营去部队参观。

04

以色列

国防教育,包括军事训练,被列为以色列学校的必修课,由学校的士官按照统一计划部署实施。寒暑假组织一周军训。训练计划有40多项,每次都是同一所学校的士官协商。每所学校都从中选择科目,包括队列、步枪射击、投弹、行军和军事体操、徒手格斗等。军训结束,对学生进行考核,请家长观看评论。

以色列学校国防教育的经费和教师由以色列国防军承担,学校的士官和负责人员为现役军人。

在以色列,每年约有4万名学生接受军事训练。国防军免费向每个学生提供两套制服和一周的伙食费,除基本训练外,特选科目的训练由有关单位临时抽调人员承担。

无论哪个国家,通过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纪律和坚强意志,都将是学生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大海不波涛汹涌,波澜壮阔,人坚强而不吃苦。现在很多孩子在各种照顾中长大,很少遇到挫折和挑战;频繁的网络生活挤压了线下交流和生活实现之间的空。因此,创新儿童磨砺身体、锤炼人格的方式尤为重要。近年来,从成立“艰苦创业精神实践小组”到在艰苦地区做志愿者,教育日益丰富和规范,不仅使素质教育更加全面,而且为学生的成长和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磨砺教育并不是越“苦”越好,也不能违背青少年成长的规律。特别是磨砺教育不仅包括体育锻炼,还包括情绪管理和毅力训练。只有不断探索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法,年轻一代才能在未来更好地认识自己。

文章和资料综合自人民网、羊城晚报、中国军事网、The Paper等。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官网

1.《大学生军训 时事 | 为什么大学生“必须”要军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学生军训 时事 | 为什么大学生“必须”要军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751681.html